男性未成年犯人格特征的聚类分析
本文关键词:男性未成年犯人格特征的聚类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男性未成年犯人格特征的分类模型,为分类矫治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罪犯个性分测验(COPA-PI)对558例入所时间两月以内的男性未成年犯进行个性特征调查,并对个性12个维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经聚类分析后得到5种人格类型,"情绪不稳定型":外倾、同情、波动、冲动及焦虑分较高;"类精神病型":从属、波动、冲动、自卑、焦虑、暴力倾向、变态心理及犯罪思维分数较高,聪敏分较低;"中间型":外倾、聪敏、戒备及变态心理分较低;"义气型":外倾分较高,从属、波动、戒备、自卑、焦虑、暴力倾向、变态心理及犯罪思维分较低;"反社会型":暴力倾向及犯罪思维分较高,同情、自卑分较低。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这5种人格类型在各维度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未成年犯人格特征具有聚类性,对这些聚类特征的分析将有助于开展分类矫治工作。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四川省成都未成年犯管教所;
【关键词】: 未成年 罪犯 人格特征 聚类分析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07BAI17B03)资助
【分类号】:D917
【正文快照】: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罪犯的人格特征具有偏离正常人群的倾向[1-3]。但未成年犯群体内差异的研究较少,既往研究多数采用的是艾森克个性问卷、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量表等,使用专门针对罪犯在监狱进行心理测试量表的研究很少。罪犯心理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隆丽;孙美;;区未成年犯管教所组织少年犯观看奥运节目[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08年09期
2 沈峰;;不能让未成年犯现身说法[J];公民导刊;2005年05期
3 ;陕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J];西部财会;2007年08期
4 ;调查表明93%以上未成年犯浏览过暴力书刊[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年01期
5 林小培;行刑社会化: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实践与思考[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年03期
6 朱雄伟;谢怀宁;;撒向高墙内的知识阳光——全国首家未成年犯义务教育学校成立始末[J];当代江西;2006年05期
7 叶青;春才;国华;孟新辉;周加良;;塑造“未来”——湖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重塑灵魂纪实[J];新闻天地;2007年10期
8 汉牛;;慈善活动“走进”未成年犯管教所[J];人权;2007年02期
9 汪勇;;论未成年犯的权利及保障[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年11期
10 胡骞骜;;恢复性司法在未成年犯矫正中的应用[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素琼;赵春玲;;多犯罪类型女性犯罪者人格特征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刘邦惠;黄希庭;;罪犯人格障碍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张敏强;王海燕;牛端;;成年女性罪犯的人格及其相关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宋志一;朱海燕;;监狱化进程对男性罪犯人格的影响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刘伟科;;浅谈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6 张万标;;浅议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7 陈钦;;未成年犯性犯罪的矫治[A];全国性与生殖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白汝芬;欧阳仑;常俊红;王东娥;;全日制教学对14—16周岁未成年犯的行为矫正[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唐志科;潘菲;;对社区矫正中未成年犯的心理矫治工作探析——以上海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为例[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10 刘贵萍;;论罪犯心理矫治中的心理咨询方法[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元;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共筑“防火墙”[N];海南日报;2009年
2 施荷生 王娟;楚州法司联手矫正未成年犯[N];江苏经济报;2010年
3 端传凤;学习改变人生[N];江苏法制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刘娜 实习生 徐宁;重新点燃生命的曙光[N];云南政协报;2009年
5 赵文明;湖南未成年犯有了义务教育课堂[N];法制日报;2007年
6 管收年;未成年犯审判寓教于审[N];天津政法报;2009年
7 史宣;坚持“一抓二创” 实现“三个提高”[N];西部法制报;2007年
8 韩岩;我省67名未成年犯获劳动技能等级证书[N];陕西日报;2008年
9 王胜先邋朱薇;重庆:两未成年犯宣誓入职,成特殊员工[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赵向南 实习生 张存亮 宋运海;教孩子做人比考分更重要[N];山西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罗艳红;犯罪群体的人格特征及其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2 刘津慧;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3 杨慧芳;女性犯罪者的人格、应付方式、情境因素与犯罪行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巍;上海警察职业生涯承诺的结构及其与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焦锋;犯罪青少年人格特征及父母教养方式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3 谢敏芳;浙江民警人格评定量表的初步编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郭俊伟;青年男性暴力罪犯人格及家庭危险因素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5 陈建梅;暴力犯罪的5-HT及病理心理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6 王颖颖;未成年犯出狱后的社会适应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7 高杰;未成年犯矫正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程娟;未成年犯的再社会化[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9 汤音平;用音乐对未成年犯实施感化教育的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田文利;未成年犯入矫前人身危险性评估制度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06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706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