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方式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0 12:05
本文关键词:市级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方式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转型期 群体性事件 市级公安机关 处置方式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推进,我国正在逐步进入到一个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重要时期,各种社会阶层、利益集团的矛盾日益凸显,群体性事件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且日渐成为影响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突出因素,也成为各级政府和人民大众十分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之一。市级公安机关在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过程当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笔者以在公安机关工作的亲身感受和相关经验为着眼点,全面剖析了市级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深入探究了优化市级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方式的对策。 本文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章绪论。此部分主要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目的意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阐述,针对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群体性事件的研究现状和观点同样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第二章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理论基础。首先,立足于三个不同维度对群体性事件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群体性事件的特征进行了梳理;其次,基于当前大量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归纳出当前群体性事件的演化趋势。同时,对本文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对群体性事件的深入研究,归纳总结出市级公安机关在处置过程中过程中的职能与作用。 第三章市级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现状与问题。针对近年来X市特殊背景下所爆发的具有典型性的群体性事件进行分析,总结事件的具体诱因,并着重归纳和总结市级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剖析,从而梳理事件、社会背景与处置方式的潜在联系。 第四章优化市级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方式的对策。针对上文所提及的目前市级公安机关处置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对市级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提出了优化的对策,明确了公安机关在处置过程中的角色定位,进一步完善公安机关的情报信息体系,及时准确的公开群体性事件相关信息,把握舆论导向,尽可能使群体性事件消除在萌芽阶段,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并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不同阶段,分别对处置过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与论述,旨在找寻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群体性事件处置方式。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 群体性事件 市级公安机关 处置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1.43
【目录】:
- 摘要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6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8-10
- 1.1.1 选题的背景8-10
-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0-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13-16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13-14
- 1.3.2 研究方法14
- 1.3.3 主要创新点14-16
- 第二章 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理论基础16-24
- 2.1 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及特征16-19
- 2.1.1 群体性事件的概念16-17
- 2.1.2 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点17-19
- 2.2 当前群体性事件的演化趋势19-20
- 2.2.1 激烈的行为方式19
- 2.2.2 多变的表现形式19-20
- 2.2.3 无序的现场环境20
- 2.2.4 高发的事件频率20
- 2.2.5 多元的事件诉求20
- 2.3 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基础理论20-22
- 2.3.1 社会冲突理论20-21
- 2.3.2 价值累加理论21-22
- 2.4 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职能与作用22-24
- 2.4.1 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职能22-23
- 2.4.2 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23-24
- 第三章 市级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现状与问题24-33
- 3.1 X市近年来发生的几起群体性事件典型案例24-25
- 3.2 X市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25-27
- 3.3 市级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现状27-28
- 3.4 市级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8-30
- 3.4.1 角色定位模糊,工作缺乏标准28-29
- 3.4.2 情报信息体系的不健全29
- 3.4.3 舆情信息公开不及时29-30
- 3.4.4 行为方式无准则30
- 3.5 市级公安机关群体性事件处置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30-33
- 第四章 优化市级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方式的对策33-41
- 4.1 明确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过程中的角色定位33-34
- 4.2 完善市级公安机关的情报信息体系34-35
- 4.3 信息的及时公开,把握舆论导向35-36
- 4.4 建立严谨、完善的行为准则36-37
- 4.5 准确把控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全过程37-41
- 4.5.1 事前阶段:主动未雨绸缪37-38
- 4.5.2 事中阶段:积极维护秩序38-40
- 4.5.3 事后阶段:做好善后工作40-41
- 结束语41-42
- 参考文献42-46
- 致谢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建嵘;;中国的社会泄愤事件与管治困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1期
2 丘志馨;;对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思考[J];公安教育;2006年08期
3 梁国聚;;关于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思考[J];公安研究;2006年05期
4 裘永进;;群体性事件处置十要素探析[J];公安研究;2008年07期
5 王祥生;;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发展趋势及其处置对策[J];公安研究;2010年02期
6 赵新彬;;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困境及解决路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7 钟华;;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4年06期
8 万川;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谢海军;;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演变态势及其动态应对机制[J];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02期
10 闫纪建;;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及处置对策[J];理论导刊;2010年05期
,本文编号:7064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706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