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边疆民族群体性事件:概念、治理模式与研究展望

发布时间:2017-08-22 03:09

  本文关键词:边疆民族群体性事件:概念、治理模式与研究展望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群体性事件 边疆 协和主义 向心主义


【摘要】:"民族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的衍生或次生概念,从"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和特征上看,属于冲突或社会冲突的范畴。学术界对群体性事件的界定主要有"违法标准说""主观标准说""客观标准说",反映出不同学科对群体性事件的方法论和认识论的差异。西方学术界关于族群冲突治理的向心主义模式与协和主义模式理论模式对于中国边疆地区存在的民族群体性事件的治理与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借鉴过程中要注意两个模式之间存在的差异:(1)前者倾向于大众参与,后者倾向于精英政治;(2)政治妥协达成的时机不同;(3)向心模式主张温和的"中间派"主导政治生活,协和模式主张由温和派与激进派共同组建"大联合政府";(4)两者在具体选举制度有着根本不同,协和模式实行偏好投票制,协和模式主张实行名单比例代表制。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关键词】民族群体性事件 边疆 协和主义 向心主义
【基金】: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我国边疆民族宗教问题法律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4SFB3005) 国家民委项目“边疆治理视野中的新疆城市社区冲突研究”(项目编号:2014-GM-08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4M552505)阶段成果
【分类号】:D631.43
【正文快照】: 新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边疆地区社会利益结构深刻变动,涉及不同民族利益层面的社会矛盾或阶层利益冲突也逐渐增多,已经发生多起恶性的民族群体性事件,这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一方面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银凤;;转型期群体性冲突调节机制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王国勤;;“集体行动”研究中的概念谱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葛双龙;;中国现阶段群体性事件探析[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6期

4 董育硕;;社会转型期社会失范与政府角色变化——以“瓮安6.28事件”成因的法社会学新解[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8期

5 柯仲甲;;关于群体性事件研究的文献综述[J];学理论;2012年14期

6 文亚敏;;政治社会学视野下的群体事件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6期

7 董天策;钟丹;;当前群体性事件报道的回顾与反思[J];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8 毛志鹏;姜瑞林;;农村群体性事件处理中的问题和新思路——从法律监督权出发[J];农业考古;2011年06期

9 李钟毅;;浅析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处置对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年08期

10 任慧超;;群体性事件行政问责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支援;集体维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刘丽霞;中国利益集团在公共政策过程中作用与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李自军;资源型城市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张士菊;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员工心理契约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王赐江;基于不满宣泄的集群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建荣;公共危机挑战下的中国公民责任及其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芳芳;乡村权威与村庄整合[D];上海大学;2012年

8 杜辉;环境治理的制度逻辑与模式转变[D];重庆大学;2012年

9 向良云;非常规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申霞;从对抗到合作:冲突社会下的风险治理[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耀斌;“不找乡长找中央”的问题如何解决──平息贾庄乡群众集体越级上访风波的调查[J];领导科学;1998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瑞清;余达宏;;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原因及其治理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2 李金;;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维护社会稳定[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杨瑞清;辜静波;;关于弱势群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透析[J];求实;2005年12期

4 王玉龙;吕云涛;;健全能量释放机制,加强突发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控制[J];台声.新视角;2005年06期

5 李新钰;蒋连舟;赵超;;试论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与防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农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四大机制[J];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39期

7 麻彦伟;;乡镇政府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原则[J];领导科学;2005年23期

8 余凌云;唐荧;;论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5年02期

9 李万和;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J];公安研究;2005年02期

10 阳红光;浅谈群体性事件的处置[J];公安研究;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雁英;;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及其根源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董v,

本文编号:716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716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a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