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司法回应新媒体产生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16:23

  本文关键词:司法回应新媒体产生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媒体 司法回应 问题 对策


【摘要】:司法在回应新媒体时,由于受程序性要求的制约,司法不能及时地回应新媒体的关切,因而司法有必要坚守独立性、效率性、公正性、民主性等。同时司法机关应建立健全与新媒体之间的互动机制;增强话语设计能力;认真引导或消解由新媒体传播所激发民众产生的同情心;对出现极端舆论环境可能导致不公审判时,应中止司法案件的审理。通过综合施策,实现司法与新媒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关键词】新媒体 司法回应 问题 对策
【分类号】:D926;G206
【正文快照】: “新媒体”(new media)一词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直到21世纪才开始在中国流行。当然,“新”与“旧”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区分标准,今天是“新”的,明天就有可能是旧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媒体是一个变动的概念,当广播、电视刚出现时,相对于其他传统的信息传播手段来说,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廖为建,李莉;美国现代危机传播研究及其借鉴意义[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8期

2 林娜;;我国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与媒体角色的转变[J];理论与改革;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少军;;通过正当程序实现实体正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2 陈宏光;;新时期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蕴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3 刘国庆;;关于刑诉中法官调查权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孙军;;对我国刑事拘留制度的再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5 孙军;;拘留、逮捕赔偿责任之异化与回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6 周进军;;论民事司法两效背离的柔性契合——从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切入[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7 刘少军;李延奎;;论辩诉交易与刑事和解的差异与融合[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8 万毅;;侦查讯问程序的批判性重塑[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汪杨;;新文化运动的地域展开——以安徽地区的书、报、刊等媒介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任云仙,牛杰;清末报刊评论与中国外交论析[J];安徽史学;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进华;;“九一八事变”前马克思主义在东北传播的文字媒介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上官春光;;检察权监督制约机制比较研究——以美、英、法、德、日为范例的比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孔璋;;一体与独立之争论及检察一体制论证[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钱翠华;;知识产权民事审判权滥用的公平矫正——公正视野下法官品德对专利民事审判权的影响[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5 黄进华;;20世纪初在黑龙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电子媒介[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黄韬;;考察我国法院处理不良金融债权争议案件的政治维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石先钰;;加强法官道德建设是法官职业化的必然要求[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孙瑞祥;;传播社会学:发展与创新[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10 朱杰;;中国裕固族媒介素养研究[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张进德;协商性司法在西方的兴起[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6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杨瑞;民事审级制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10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艳萍;我国刑事证人保护制度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钊;体育组织在危机公关中的媒体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张璐璐;论1919-1920年《晨报副刊》对女性问题的讨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晓冉;论重罪案件刑事和解[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方建新;论情势变更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袁伟;我国公共危机中媒体管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蕊;论信息化对诉讼领域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欧阳小婷;企业危机中的网络舆论引导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解君;法律漏洞略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2 孔祥俊;论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一项基本司法政策的法理分析[J];法律适用;2005年01期

3 孟建;;国家形象建构与中国政府新闻发布制度[J];国际新闻界;2008年11期

4 唐钧;从国际视角谈公共危机管理的创新[J];理论探讨;2003年05期

5 季秀平;;关于现代司法理念的一些误区[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园;;新媒体传播失范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分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12期

2 徐振祥;;主体之美:新媒体传播对青少年道德理性发展的影响[J];新闻界;2012年09期

3 薛冰;;新媒体传播格局对舆论引导的影响与对策[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4 李玺;;新媒体传播的失范及策略分析[J];今日中国论坛;2013年15期

5 衡晓春;;新媒体传播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影响和应对策略[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01期

6 潘治;;突飞猛进的新媒体传播[J];群言;2014年02期

7 王天德;;新媒体传播失范与犯罪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某监狱的调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12期

8 ;新媒体传播的政府应对方略[J];求知;2013年08期

9 蒋琳;;论企业政工的新媒体传播力[J];祖国;2013年10期

10 胡剑慧;;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渠道──以新媒体传播正能量为例[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磊;;新媒体传播专业技术类课程的建设与实践[A];安徽首届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暨社区科技传播体系与平台建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2 赵季伟;;“新媒体传播学”初步研究的要点[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07年

3 崔波;;传播秩序的重构——风险社会的视角[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9年

4 刘柱军;;新形势下传统媒体的发展[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文化与创意研究中心教授 黄传武;着力引领新媒体传播文化[N];中国教育报;2013年

2 记者 李红;“新媒体传播正能量”论坛在郑州举办[N];河南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范传贵;新媒体传播色情对青少年危害尤甚[N];法制日报;2014年

4 新疆互联网新闻中心主任 天山网总编辑 朱建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媒体传播格局[N];新疆日报(汉);2014年

5 邹翔;新媒体传播应公正客观[N];经济日报;2014年

6 记者 张海志;奥运新媒体传播联盟将致力奥运版权保护[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7 王英 录音整理 首席记者 王川;新媒体 新动画 新路径[N];牡丹江日报;2010年

8 孙长胜;新媒体营销势在必行[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能源研究基地研究员 张春宇;撒哈拉以南不会发生中东动荡的多米诺效应[N];中国石油报;2012年

10 付玉辉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新闻学院;网络时代的全景式观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静;新媒体传播特征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刘峰;传统绘画艺术的新媒体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吴钟赫;新媒体传播对消费者网络团购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4 王亚娇;新媒体传播平台对都市青春剧的立体影响与改变[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若伊;书法的新媒体传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6 刘艳;新媒体传播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7 谈敏;新媒体视域下传播伦理的困境及对策[D];江苏大学;2010年

8 王若韫;女性中医养生文化的新媒体传播实证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9 吕s,

本文编号:1043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043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2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