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我国专利诉讼中技术法官制度面临的挑战

发布时间:2018-01-08 00:23

  本文关键词:我国专利诉讼中技术法官制度面临的挑战 出处:《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专利诉讼 技术法官制度 司法判定


【摘要】:比较法上观察,各国采取不同的制度强化法院专业技术的处理能力,以此来解决专利有效性之司法判定问题。美国配置了专家证人,但因司法体制的特殊性实现起来成本较大;日本、韩国的技术审查官制度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治标不治本。德国的技术法官制度对技术法官的地位、专业技能的培养等做出了科学的规定,解决了专利无效判定之司法的彻底性问题。我国应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引入技术法官,强化现有法官的专业技能,设置法律法官与技术法官类别,作为专利制度改革的具体路径。
[Abstract]:According to comparative law, different countries adopt different systems to strengthen the processing ability of court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judicial judgment of patent validity. The United States has allocated expert witnesses. However,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judicial system, it is costly to realize; The system of technical examiner in Japan and South Korea is scientific, but it does not cure the symptoms. The system of technical judges in Germany has made scientific regulations on the status of technical judg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skills. We should introduce the technical judges on the basis of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the existing judges, and set up the categories of legal judges and technical judges. As the specific path of patent system reform.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专利无效判定的行政与司法博弈研究”(13CFX090)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专利诉讼中技术法官制度之构建与挑战研究”(12YBA100)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专利审查机制及其创新性研究”(13JJ4092)
【分类号】:D926.2
【正文快照】: 一、专利诉讼中技术法官制度的域外法适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科技产业与日俱增,技术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法院在处理专业技术能力上,各国都有其不同的制度规定加以协调,以达到一次性解决纠纷的目的,避免诉讼的延宕。在专利诉讼中,由于专利案件涉及跨领域的各种专业性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继军,谢文哲;英美法系专家证人制度弊端评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郭寿康;李剑;;我国知识产权审判组织专门化问题研究——以德国联邦专利法院为视角[J];法学家;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嘉军;扩张与限制:试析两大法系两种不同反诉观——兼论我国反诉制度的未来走势[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吴云;;论对我国民事诉讼中虚假陈述的法律规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张维新;曾平;;论我国民事终审制度的现状及其改革动向[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杨艺红;;英国民事司法改革进程中的ADR——兼论对构建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启示[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刘燕军;;民事对席审判原则研究[J];研究生法学;2009年05期

6 杨严炎;英美法系简易判决程序之分析与借鉴[J];当代法学;2002年04期

7 徐昕;专家证据的扩张与限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8 陈国猛;郑金雄;;关于建立证人宣誓制度的理论研究及其规则设计[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2期

9 张海滨;;滥用诉权及其法律规制研究[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10 洪秀娟;;司法鉴定改革模式评析——基于比较法视野的考察[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肖建国;;群体性利益的保护与公益诉讼——以民事诉讼为中心的研究[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2 宋云璇;杨光明;;我国知识产权司法职权配置模式之实践衍进与理论研判——论知识产权专门法院的设立[A];专利法研究(2009)[C];2010年

3 崔国振;;专利无效宣告制度的价值及其优化研究[A];专利法研究(2009)[C];2010年

4 乔雄兵;;信息技术与域外取证:问题、理论与规则[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5 唐墨华;;民事撤诉程序的异化与复归——以保障审判权的合轨运行为视角[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阮友利;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王琦;民事审判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仕春;民事保全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5 史飚;商事仲裁监督与制约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徐胜萍;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周孟炎;民事审判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毛玲;论英国民事诉讼的演进与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冀宗儒;论民事司法救济充分性的实现[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10 杜闻;民事再审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舒源;英国股东派生诉讼成文法的形成与构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龙中华;自认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于t;当事人程序违法责问失权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张志钢;论我国行政诉讼专家证人制度的构建[D];苏州大学;2010年

5 孙德军;论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理性构建[D];苏州大学;2010年

6 裴旭文;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7 陈珲;民事诉讼行为保全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咸静;我国民事诉讼撤诉制度重构论[D];山东大学;2010年

9 滕凡达;律师帮助权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秦长虹;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卢永红;论专家证人——美国专家证人制度的启迪与中国司法现实的思考[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毅;陶晓慧;;防患与反击并重——兼容打印耗材企业如何应对涉外专利诉讼[J];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08期

2 任声策;宣国良;;企业专利诉讼行为及其影响机制分析[J];知识产权;2006年02期

3 林晓晶;;建立我国统一知识产权上诉法院问题小议[J];内江科技;2007年09期

4 朱家涛;张润利;;专利诉讼应诉策略[J];工程机械文摘;2009年04期

5 杨海峰;;理性对待专利诉讼[J];通信世界;2011年12期

6 吴军辉;杨建成;;美国专利诉讼中的陪审团[J];法律适用;2007年07期

7 易健雄;;知识产权诉讼中的专家证人制度[J];人民司法;2009年11期

8 陈展;企业专利诉讼策略的应用及防御[J];知识产权;2005年04期

9 徐继军;;国外专家证人责任制度改革动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诉讼法论丛;2005年00期

10 程翔;;英、美专家证人制度的新发展及其借鉴意义[J];民事程序法研究;2006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可;;“专家证人出庭制度”的性质及律师实务[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赵吉军;范杰;;目前专利诉讼中鉴定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A];专利法研究(2004)[C];2005年

3 邹菁;汪金敏;;当事人自行委托的鉴定应予合理采信——从一则案例析《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确立的自行委托鉴定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4 周琦;;《海事诉讼证据的特别规定》(建议稿草案)[A];中国律师2006年海事业务研讨会暨年会资料集[C];2006年

5 陈家斌;;民事诉讼新证据规则对建筑工程合同纠纷案件中审价程序的影响[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许光玉;龙玉兰;;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建议[A];中国律师2006年海事业务研讨会暨年会资料集[C];2006年

7 张峰;;浅析我国鉴定人不出庭现象[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梁时中;;香港与内地在法庭科学技术标准化、规范化方面的比较[A];内地与香港法证科学标准化、规范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郑荣聪;谢刘义;;浅论法院法医转型为技术法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一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傅达清;李娟;;一个律师眼中的仲裁[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Vincent P.Kovalick;马克曼听证程序及其在美国专利诉讼中的重要作用[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2 莫瑞安·潘娜莉拉;阻挡专利诉讼的大潮[N];中国企业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潘强;当心成为专利诉讼高发地区[N];中国改革报;2009年

4 美国专利律师 李颖 本报驻美国记者 毛黎 供稿;专利诉讼和市场竞争[N];科技日报;2010年

5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朱伟一;专利诉讼之大仗、恶仗与乱仗[N];检察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丘文敏;如何打赢一场专利诉讼战[N];广东科技报;2004年

7 孙延峰;聘请专家证人与开庭[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3年

8 记者 郭桂花 实习生 李培渊 通讯员 心平;我市法院首创专家证人规则[N];厦门日报;2009年

9 杨钧 吴登楼 陆卫民;设立专家证人制度的设想[N];人民法院报;2001年

10 魏小毛邋刘珊;完善知识产权司法解释有了新纲领[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黎薇;生物技术企业专利诉讼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贺振华;刑事庭审中的人证调查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方道茂;我国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瑞丽;基于网络的MST领域专利诉讼战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2 高燕;论我国民事诉讼之专家证人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袁冬梅;论民事诉讼中专家证人制度[D];黑龙江大学;2012年

4 张铁瀛;论我国民事诉讼专家证人制度的构建[D];辽宁大学;2013年

5 李静;语言学家作为专家证人的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赵红燕;民事诉讼专家证人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戴晓东;专家证人职业道德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王静;英美法系专家证人制度评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志钢;论我国行政诉讼专家证人制度的构建[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吕慧;论民事诉讼中的专家证人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948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3948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4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