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归调解,审判归审判:民事审判中的调审分离
本文关键词: 调解 审判 调审区别 调审分离 出处:《中国法学》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调判结合"是我国法院长期采用的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但调解与审判至少具有12个方面的不同面相,是本质上存在重大区别的两种纠纷解决机制。将调解与审判分离才符合各自的规律,并有利于优化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有利于保障司法公正。在法院内部,调审分离的共识正在形成。近年来,法院进行的调解改革的尝试,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为调审分离奠定了实践基础。通过对人员分离、角色分离、程序分离和地点分离,可以在现有民事诉讼制度的框架内完成调审分离的改革。
[Abstract]:"combination of mediation and judgment" is a long-term solution to civil disputes adopted by Chinese courts, but mediation and trial have at least 12 different facets. The separation of mediation and trial conforms to their respective laws, and is conducive to the optimization of our civil litigation system and the protection of judicial justice. In recent years, the attempts of mediation reform carried out by court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ultiple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s have laid a prac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separation of persons, roles, procedures and locations. The reform of separation of investigation and trial can be complet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existing civil litigation system.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正义研究”(10ZD&0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曹建明;;当前行政审判工作中的几个问题[J];法律适用;2007年05期
2 白彦;杨兵;;有关“调审分离”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法律适用;2011年04期
3 李浩;论法院调解中程序法与实体法约束的双重软化──兼析民事诉讼中偏重调解与严肃执法的矛盾[J];法学评论;1996年04期
4 李秀平;首家调解法庭纪事[J];法律与生活;2004年10期
5 李浩;民事审判中的调审分离[J];法学研究;1996年04期
6 范愉;;“当判则判”与“调判结合”——基于实务和操作层面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06期
7 张豪;;调解八法[J];山东审判;2010年03期
8 姚红;朱江;王亚新;肖建华;;《民事诉讼法》修改大家谈[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赵天宝;;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7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8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9 李学宽;郭志远;;反传闻规则对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10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2 汪浩竞;;浅论科学发展观下的检察职能及创新[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田海平;;宪政伦理的问题意识与政治担当[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曲振涛;周方召;仲深;;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法经济学视角解读[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周谅;调裁制度的发展与理论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周凯霞;论法院“调解热”的成因、影响及对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雅婷;诉前调解机制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肖文斌;律师调解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乐;;司法行为及其选择的文化注释——以转型司法中的中国法官为例[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张传军;我国法官助理制度之探析[J];法律适用;2005年01期
3 曹建明;;当前民事审判工作中的若干问题[J];法律适用;2007年02期
4 范愉;;诉讼与非诉讼程序衔接的若干问题——以《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为切入点[J];法律适用;2011年09期
5 张卫平;;诉讼调解:时下势态的分析与思考[J];法学;2007年05期
6 徐昀;;“调判结合”的困境——以民事审判结构理论为分析框架[J];开放时代;2009年06期
7 刘治斌;;论司法公信之建构——以法官为中心[J];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8 江必新;构建和谐社会与司法政策的调整[J];人民论坛;2005年11期
9 项建新;浅谈经济纠纷案件的附条件调解[J];人民司法;1993年01期
10 佛法研;法官助理与法官员额问题研究[J];人民司法;2002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晓艳;陈娟娟;;实施立案调解 创新解纷模式——广东省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调解工作纪实[J];中国审判;2007年03期
2 王松;张媛媛;;诉讼调解:模式设计和原则适用[J];法律适用;2008年11期
3 吴小敏;;司法调解的弊端分析及完善[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4 张策;;对上海市闸北区教育系统民主调解小组的调查[J];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5 杨新;;试论新时期的法院调解[J];时代经贸(理论版);2006年05期
6 徐反根;;若要子孝 先当孝子[J];人民调解;2006年10期
7 刘霞;;健全企业调解制度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8 宋治礼;;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法律救济研究[J];西部法学评论;2010年03期
9 李小鲁;;论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创新与完善——重庆永川区区域性专业型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实践经验和展望[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王兴忱;;调解工作“七关”歌[J];人民调解;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龙启波;;推进我市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工作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2 王成军;;正当程序视野下的司法赔偿程序设计[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显波;;浅析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4 ;效率与保障:调解机制如何在我国民事争议解决中发挥作用[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梁凯军;;试论在现行民事诉讼程序框架基础上实行简便审判程序的可行性[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6 徐莉;王志伟;;邀请人大代表协助法院调解的法理依据及社会价值之思考——以董老的人民司法思想创新法院调解工作[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7 赵淼;马舒展;曹文英;;人体损伤法医学鉴定的回顾[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樊凤林;朱显有;;坚持和发展董必武的审判公正效率观[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9 靳文辉;;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刍议[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10 喻炬坤;吴泗萍;;农村纠纷矛盾化解及治安调解初探[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晓红;打造三级诉服新模式[N];江苏法制报;2010年
2 张员娇 元春华;我市千名村官竭力帮法院做好调解工作[N];抚州日报;2010年
3 吕瑞波;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交通事故调解工作[N];通辽日报;2010年
4 逄文越 李明;“四个构建”确保申投诉调解率100%[N];中国工商报;2011年
5 ;宁波保监局大力推进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工作[N];中国保险报;2011年
6 记者 金可;首都综治委社会矛盾多元调解工作协调委员会成立[N];北京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张先明;厚积累实 蓄势成局[N];人民法院报;2011年
8 谢慧 王伟伟;四川人大常委会充分肯定法院大调解工作[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记者 余建华 孟焕良;调解工作就是做群众工作[N];人民法院报;2011年
10 记者 肖志元;前8月 我市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8289件[N];广元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红;我国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陈海平;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郭明文;被告人认罪案件的处理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李莉;刑事简易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谢进杰;刑事审判对象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蔡宗翰;民事程序公正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陈果;论死刑正当程序[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夏红;无效刑事诉讼行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秦策;刑事诉讼比例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金荣洲;7-9世纪中外司法制度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佳丽;论民事诉讼中的调审分离[D];黑龙江大学;2013年
2 郑真江;论民事诉讼的调审分离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曲洋;家事审判程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巩子兵;论我国刑事简易审判程序的实践和改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李少杰;论我国民事诉讼调审分离制度的构建[D];湘潭大学;2010年
6 赵亚南;完善被害方参与死刑审判程序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7 宋维彬;试论我国民事诉讼中调解与审判的关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8 向廷祥;社工介入交通事故调解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苏惠聪;因审判程序违法发回重审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范菡;论审判程序中被害人权利保障之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299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529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