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自由心证制度驳议——以民国司法档案为据
本文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自由心证 经验法则 逻辑规则 出处:《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内地法学界对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司法证明方式和证据规则一直存在不同观点,对于其诉讼法律规定的自由心证制度,有的持"自由心证与法定证据制度混合论",有的则斥之为"伪心证论"。通过对民国司法档案中大量诉讼案例的梳理分析可以看出,自民国初年以来,从法定证据制度向自由心证的证据制度的演进,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已基本完成,法官依据经验法则和逻辑规则作出自由判断和认定事实的情形,在司法审判实践中已经普遍存在。
[Abstract]:There have been different views on the way of judicial proof and the rules of evidence in the period of the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in the legal circles of mainland China, as well as the free evidence system stipulated by the law of litigation. Some hold the "mixed theory of free psychological evidence and legal evidence system", others dismiss it as "false psychological evidence theor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litigation cases in the judicial archive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e can see tha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From the evolution of the legal evidence system to the free evidence system, to the basic completion of the period of the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the judges made the free judgment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facts according to the rules of experience and logic. It already exists in judicial practice.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基金】: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战大后方司法审判制度的改革与实践”(11BFX014)
【分类号】:D929;D92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莫良元;;构建我国现代自由心证制度的价值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陈晖;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的法理学分析[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杨旺年;关于测谎及其结论的争议与评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周洪波;;证明标准视野中的证据相关性——以刑事诉讼为中心的比较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张卫平;民事证据法必要性之考量[J];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法学版);2001年03期
6 熊秋红;对刑事证明标准的思考——以刑事证明中的可能性和确定性为视角[J];法商研究;2003年01期
7 田国宝;刑事证人作证行为法律定位的反思——兼谈《刑事诉讼法》第48条第1款的缺陷及其弥补方法[J];法商研究;2004年02期
8 顾一莎;浅论刑讯逼供的原因、危害及其废除[J];甘肃农业;2005年11期
9 陶钟灵;;论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法律控制机制——以古代法和民族习惯法为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6期
10 郭小冬,陈朝晖;关于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当庭认证制度的思考[J];河北法学;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郭志媛;刑事证据可采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史立梅;程序正义与刑事证据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张小玲;刑事诉讼客体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郑未媚;自由心证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赵信会;民事推定及其适用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李明;在犯罪控制与人权保障之间[D];四川大学;2005年
8 朱立恒;传闻证据规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朱拥政;刑事诉讼中的财产权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姜霞;仲裁司法审查程序要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桂蓉;公诉人的法律地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李玉华;论诉讼证明标准[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杨虹;浅议在中国确立沉默权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李微;论电子证据的确立与运用[D];湘潭大学;2002年
5 肖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车丽华;论电子证据[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金殿军;鉴定结论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牟文华;电子通关中的电子数据的相关法律问题[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9 吕文清;沉默权及其本土化问题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王建敏;论刑事诉讼中的口供[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鞠冬莲;彭贵珍;周世新;;民国地方政府对劳资争议的调处——以三友实业社劳资纠纷案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2 李新军;;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医疗保险立法(1927—1937)[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李新军;;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养老保险立法(1927-1937年)[J];皖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樊波;梁峻;袁国铭;;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医药立法研究[J];中医学报;2011年05期
5 樊波;梁峻;袁国铭;;民国时期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19期
6 李继红;;民初妇女婚姻法律地位过渡性原因分析[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2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卢征良;朱佩禧;;现实的抉择:近代中国反倾销法规的历史命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仇永贵 倪松石;应对诉讼,维权意识不可缺位[N];健康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克军;南京国民政府前期股东权益纠纷的司法救济(1927-1937)[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刘玉华;南京国民政府民事诉讼立法若干问题研究(1927-1937)[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曾桂林;民国时期慈善法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贾晖;中国近代财产权法律保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方立新;传统与超越[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6 吴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四川基层司法审判的现代转型[D];四川大学;2007年
7 季立刚;民国商事立法研究(1912-1937)[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8 刘清生;近代中国检察权配置与实践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9 马志刚;中国近代银行业监理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李倩;民国时期契约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鑫;南京国民政府宪政立法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何新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婚姻法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赵惠升;论南京国民政府法官制度[D];山东大学;2008年
4 任晋霞;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婚姻立法变迁考察[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莹;南京国民政府福利立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福永;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法官制度[D];山东大学;2009年
7 张敏;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律师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8 郭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行政诉愿制度探略[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熊欣;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新闻出版法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魏奇迅;南京国民政府刑事立法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46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546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