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乡村司法的“公正”与“秩序”

发布时间:2018-03-07 17:24

  本文选题:乡村司法 切入点:“法治乱象” 出处:《东方法学》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实用主义立场出发,规范法学所谓的"法治乱象",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法庭和法官的徇私枉法,而是由其固有的结构性条件决定的。而且乡村司法实践并非真如形式主义法治论所宣示的那样混乱、无序;相反,在貌似"混乱"的乡村司法背后隐藏着有序与正义的契机。但由于缺乏底线的程序规制,乡村司法的此种"公正"和"秩序"并非一种稳定和普遍的司法产品,而是因案件结构、法官个人因素等的差异而表现出一定的任意性和偶然性,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公正和秩序。
[Abstract]:From the standpoint of pragmatism, the so-called "rule of law disorder" in standardizing jurisprudence cannot simply be attributed to the court and the judge bending the law for personal gain. It is determined by its inherent structural conditions. And the judicial practice in the countryside is not as chaotic and disorderly as the formalistic rule of law claims; on the contrary, There is an opportunity for order and justice behind the seemingly "chaotic" rural justice.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bottom-line procedural regulation, this kind of "justice" and "order" in rural justice is not a stable and universal judicial product. Bu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of case structure and judge's personal factors, it shows certain arbitrariness and contingency, so it is a kind of "individualized" justice and order.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治理方式转型中的乡村人民法庭司法研究”(项目编号:14CFX0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6.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青;;乡村司法的社会结构与诉讼构造——基于锦镇人民法庭的实证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郭星华;;从中国经验走向中国理论——法社会学理论本土化的探索[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3 黄宗智;走出二元对立的语境[J];中国改革;2005年01期

4 朱晓阳;;“语言混乱”与法律人类学的整体论进路[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5 季卫东;法治中国的可能性——兼论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解读和反思[J];战略与管理;200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晓ng;乡村人民法庭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明辉;;公益诉讼的法哲学解读[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2 张艳;;论新时期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4年32期

3 朱明;张小林;;利益平衡原则与信息网络行为法律控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11期

4 尤乐;;论行政资助中比例原则之遵循[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5 何勤华;;宗教法本质考[J];法学;2014年11期

6 罗易扉;;写文化之后的意义关怀:1990年代以来西方艺术人类学思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7 冯军;;刑事判决合法化的手段解读——在政治社会学视野中的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孙日华;;基层纠纷解决中的司法知识划分与补给[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王俊;;行为经济学视野下激情犯罪的刑事责任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任伟海,陈麟;法官的职业伦理对行政官的借鉴意义[J];河北法学;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威;;法律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邢成举;;文化网络与乡村治理的世纪反思——从一起风水事件谈起[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柯华庆;;法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易凌;刘定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视角——基于法经济学的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衣文静;;判决错误对诉讼与守法的激励机制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易凌;刘定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视角——基于法经济学的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7 曹正汉;;地权界定中的法律、习俗与政治力量——对珠江三角洲滩涂纠纷案例的研究[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8 王彬;;浅析我国近代法律教育的课程设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9 陈德敏;杜辉;;关于《物权法》中水资源权属制度合理性的评介[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璐璐;;“路径依赖”话语下涉诉信访的变革逻辑[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茂中;反垄断法实施中的相关市场界定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杨晓莉;20世纪上半叶陕西地区法学思想与法学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郑少霖;航空联盟反垄断豁免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亮;竞技武术的诞生[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赵世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竞争法制建设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小虎;行动中的预防性法律:美国刑事诉讼中的审前服务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晓冉;论重罪案件刑事和解[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慧娜;司法的“地方化”与“中央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柯振兴;劳动合同法的双倍工资赔偿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蔡志伟;税法领域类推适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辛帅;习惯权利视角的生态补偿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周伟;审判委员会议案机制中证据规则的适用[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文兴;;论司法权国家化——以治理司法权地方化为视角[J];河北法学;2007年09期

2 侯猛;司法改革背景下的政法治理方式——基层政法委员会制度个案研究[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赵树凯;乡村治理:组织和冲突[J];河北学刊;2003年06期

4 范愉;;客观、全面地认识和对待调解[J];河北学刊;2006年06期

5 胡学相;农村法庭建设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龙太江;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发展──对革命后中国乡村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反思[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7 徐勇;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非均衡性和自主性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张立荣;冷向明;;当代中国政府治理范式的变迁机理与革新进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徐勇;;“行政下乡”:动员、任务与命令——现代国家向乡土社会渗透的行政机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许章润;;民族国家:双重规训与政治成熟[J];中国检察官;2010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行政法学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 杨海坤;[N];法制日报;2008年

2 公丕祥;[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建嵘;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以岳村为表述对象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韩秀桃;变革社会中的法律秩序[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3 迟日大;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司法改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景汉朝;民事司法改革论纲[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5 布仁巴图;中国司法独立之运作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宋明;人民调解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社会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毕可志;利益平衡机制的行政法表达[D];吉林大学;2006年

8 罗峰;变革社会中的政党权威与社会整合[D];复旦大学;2006年

9 雷新勇;公共政策的司法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韩德明;司法的现代性及其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智慧;我国人民法庭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李玉平;论两便原则在民事司法改革中的新思考[D];苏州大学;2006年

3 姜艳莉;人民法院现代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文;把“个案监督”的“钥匙”交给公民——人大监督司法个案之构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于晓青;司法的特质与理念[J];现代法学;2003年02期

3 张剑秋,郭志媛;传媒与司法的辩证关系[J];学习与探索;2003年03期

4 钟雪梅;我国的司法不作为初探[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刘仁山;吴乾辉;;省际刑事司法冲突问题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储殷;;中国司法的“翻译”式增长[J];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7 胡云腾;袁春湘;;转型中的司法改革与改革中的司法转型[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8 殷增华;殷文明;;揭开“司法群众路线”的迷雾——以司法改革为分析视角[J];法制与社会;2009年34期

9 王莉;;论能动司法的法理基础[J];公民与法(法学版);2009年11期

10 苏力;;关于能动司法[J];法律适用;2010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昃晶雯;;“社会问题司法化”背景下的司法价值选择及路径探索[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唐玉沙;;“反差”背后的思索——负面司法舆论下的法院形象重塑[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3 沈君;王静静;;个案民意的司法适用——以裁判方法和制度控制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乔素玲;;董必武司法观论略[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5 公丕祥;;董必武司法思想述要[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6 陈晓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刑事司法制度——论刑事司法双轨制的构建[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7 杨华;;环境司法中的法院[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晓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刑事司法制度——论刑事司法双轨制的构建[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9 王洁;;司法亚文化的生成基础[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10 李书琴;郭平珍;;坚持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践行司法为民宗旨[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庆飞;规范司法行为 促进司法公正[N];长白山日报;2008年

2 戴丽娟 翟敏;深入持久全面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N];江苏法制报;2009年

3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张芳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法院 林筱发 徐双桂 河南省长葛县人民法院 葛梅安 江西省丰城市人民法院 夏燕;深化司法改革 推动工作发展[N];人民法院报;2009年

4 常梦飞;当心司法对行政的路径依赖[N];检察日报;2009年

5 杨金琼;树立年轻法官能动司法价值观的途径[N];江苏经济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余建华 孟焕良;浙江 看司法乐章如何采风古越“民调”[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 赵华军;从群众不满处改起[N];人民法院报;2011年

8 厦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周峗;让舆论按照司法逻辑“出牌”[N];检察日报;2011年

9 乔新生;关于司法改革的十个基本问题[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9年

10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钱锋;司法为民“小与大”的思辨[N];人民法院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雅云;中国共产党领导司法的历史嬗变[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雷新勇;公共政策的司法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全娥;陕甘宁边区司法改革与“政法传统”的形成[D];吉林大学;2012年

4 白雅丽;司法的角色[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迟日大;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司法改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凤鸣;清代州县官吏的司法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张晓峰;法官权力论[D];吉林大学;2007年

8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梁三利;法院管理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0 黄先雄;司法谦抑论[D];湘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纪安;司法改革的法理学思考[D];郑州大学;2003年

2 许杰;论能动司法及其限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黄小康;关于司法与当事人—公众关系的探讨[D];厦门大学;2008年

4 刘晓梅;试论司法改革如何对待民意[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章烽;论司法能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进;司法改革背景下的“能动司法”:语义与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许凤伟;司法能动主义比较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8 李宏印;司法与民意的冲突和协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郭s,

本文编号:15802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5802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b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