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业主撤销权的行使——以上海法院的司法实践为参照
本文选题:业主撤销权 切入点:诉讼主体 出处:《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摘要】:业主撤销权属于形成诉权,需通过撤销权诉讼行使。应按照区分权利享有和权利行使的思路,以诚实信用为判准,厘定业主撤销权的行使资格,据此得对业主大会或业委会决定提起撤销权诉讼的业主应限为:参与表决并明确表示异议的业主,主动不参与表决、但未根据业主大会议事规则计为非异议票的业主,被动不能参与表决的业主。司法解释确定的1年业主撤销权除斥期间失于过长,应比照《公司法》关于股东撤销权除斥期间的规定,将其缩短为60日,自决定作出之日起算。在业主大会或业委会决定仅具有形成瑕疵场合,若该形成瑕疵不影响决定的内容,应赋予法官是否驳回业主撤销请求的自由裁量权。
[Abstract]:The owner's right of rescission belongs to the right of action, which needs to be exercised through the action of the right of rescission.In accordance with the train of thought of differentiating the enjoyment of rights from the exercise of rights, and taking good faith as the criterion, the qualifications of the owners for the exercise of the right of rescission shall be determined.On this basis, the owner who brings an action for rescission against a decision of the owners' general meeting or the industry committee shall be limited to the owner who has voted and expressed a clear objection, the owner who, of his own motion, does not vote, but who has not been counted as a non-dissenting vot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ules of procedure of the owners' meeting,Passive owners who cannot vote.If the legal interpretation determines that the period of exclusion of the owner's right of rescission is too long, it should be shortened to 60 days according to the provisions of the Company Law on the period of exclusion of the right of rescission by the shareholders, which shall be counted from the date of the decision.In the case of the owners' meeting or the Industry Committee's decision that there is only a defect, the judge shall be given the discretion to reject the owner's request for revocation if the forming defect does not affect the content of the decision.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法学院;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7年重大项目“团体法秩序的法理逻辑”(项目编号:2007JJD81015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6.2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蓉;试析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与意思自治的关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李伟;试析合同无效时返还财产的法律性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03期
3 王红;公司章程变更法律探析——从动因和规制层面[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萧也红;公法与私法的分类及其对现今中国之意义[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5 杨继;公司董事“注意义务”与“忠实义务”辨[J];比较法研究;2003年03期
6 幸颜静;《德国民法典》中先买权之法律技术性质的逻辑解读[J];比较法研究;2004年03期
7 易军;;论私法上公序良俗条款的基本功能[J];比较法研究;2006年05期
8 董学立;;方法整合与本体确立——关于民法基本原则的初步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7年04期
9 赵晓华,潘凤焕;控制股东忠实义务探析[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贾盛荣;论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与善意取得适用的协调与平衡[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曹淑江;;公立高校银行贷款中的法律问题探讨[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赵强;;我国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程序制度若干问题研究[A];2007年海商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加瑞;公司股东权诉讼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徐念沙;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邓辉;论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林薰基;中韩外商直接投资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薄燕娜;股东出资形式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陈柳裕;新中国民营经济法律制度之变迁[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7 章礼强;民法本位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8 刘楠;法律的确定性问题[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9 蔡磊;非营利组织基本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10 朱晓U,
本文编号:1713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713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