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监督司法:传媒对舆论的支援与离逸

发布时间:2018-04-06 03:03

  本文选题:舆论监督 切入点:传媒 出处:《新闻大学》2013年02期


【摘要】:我国素有"法本原情"的文化传统,中国司法活动对民意、舆论保持着一种遵从与迎合姿态,这使得舆论监督司法获得了充足的合法性。在此前提下,传媒基于与社会公众的信托关系,必然在相当程度上对舆论监督司法的行为给予支援,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同时,传媒应努力克服舆论情感因素有余、理性成分不足的弱点,自觉对不合理的舆论采取离逸态度,避免这些舆论经过传媒的传播而扩散,干预司法独立。
[Abstract]:Our country has the cultural tradition of "the original situation of law", Chinese judicial activities maintain a attitude of obeying and pandering to the public opinion, which makes the supervision of the judicature by public opinion obtain sufficient legitimacy.On this premise, based on the trust relationship with the public, the media must support the judicial behavior of public opinion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judicial justice. At the same time, the media should strive to overcome the emotional factors of public opinion.The weakness of the lack of rational elements consciously takes an attitude away from unreasonable public opinion to avoid the spread of these public opinions through the media and interfere with judicial independence.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南石油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突发事件中的手机舆情生成及对策研究》(12XJA8600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6;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旭培,刘洁;传媒与司法统一于社会公正——论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关系[J];国际新闻界;2003年02期

2 张威;中西比较: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J];国际新闻界;1999年01期

3 孙笑侠;法律家的技能与伦理[J];法学研究;2001年04期

4 代振华;贾国飚;;媒体监督司法的合理性思考[J];新闻界;2010年01期

5 郭晴;;媒介舆论:在各种权力与公众之间——兼论公共舆论向媒介舆论的转向[J];新闻界;2010年02期

6 刘作明;完善我国司法工作监督机制[J];求是;2003年21期

7 钱增;;传统媒体如何避免被“网络审判”绑架[J];新闻实践;2009年06期

8 陈力丹;易正林;;舆论监督中传媒的责任是“监”还是“督”?[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9 王军;李王颖;;互联网信息时代的舆论监督与司法——以“杭州飙车肇事案”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10 马知远;;舆论监督与“媒体审判”边界论——以“南浔协警强奸案”的舆论监督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绍红;民主的路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视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杨泽章;;托克维尔与自由的正当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杨海坤;;中国走向宪政之路——兼论“三个代表”理论和我国宪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刘艳芳;于恒强;;民事执行的司法性质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5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6 章敬平;;民意表达机制的实证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7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8 王圣扬;杨国萍;;辩护律师与刑事法官关系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9 郑晓华;达尔经济民主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余京华;;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批判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中秋;;存在一个中国道路吗?——当代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现状之辩正[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陈小君;高飞;李俊;;地权纠纷中的法律救济——村庄合并中的农地权属纠纷救济的理想与现实[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3 原平方;;社会网络化(SNS)与中国公民社会想象[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高洪贵;;农民工参与公共决策探析——以协商民主理论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7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8 郑家昊;;服务型政府建设背景下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耀东;;技术向工程转化中媒体的社会责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陈宏彩;;公民身份、公民社会与公共秩序——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分析框架和政策维度[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何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葛令磊;法律与发展运动述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沈申甬;中国式民主的适切性与有效性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爱军;舆论监督的三种话语形态——探讨舆论监督的一种知识政治学视角[J];当代传播;2003年06期

2 陈力丹;刘宁洁;;规范传媒的庭审报道[J];当代传播;2007年02期

3 郭道晖;实行司法独立与遏制司法腐败[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4 杨治;;网络舆论与司法公正的冲突与协调 以司法个案的分析为视角[J];法律适用;2009年01期

5 孙笑侠;司法权的本质是判断权——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十大区别[J];法学;1998年08期

6 龙宗智,李常青;论司法独立与司法受制[J];法学;1998年12期

7 覃理爱,苏鹏程;舆论监督在反腐败中的作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05期

8 郭镇之;舆论监督与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J];国际新闻界;1999年05期

9 郭道晖;;公民的政治参与权与政治防卫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贺卫方;传媒与司法三题[J];法学研究;1998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柯;论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斌;;新闻舆论监督司法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 雷群安;陆国东;;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关系辨[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03期

3 孙晶晶;;对司法独立与舆论监督关系的认识[J];法制与社会;2011年02期

4 桑永刚;;危及司法公正的话语霸权——加强舆论监督热潮中的反思[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陈永忠;试论公众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赵利;;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博弈[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任学勤;;舆论关注下的司法审判——论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平衡[J];现代交际;2011年07期

8 余才忠;熊峰;陈慧芳;;舆情民意与司法公正——网络环境下司法舆情的特点及应对[J];法制与社会;2011年12期

9 胡家胜;;浅谈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的平衡关系[J];新闻世界;2011年03期

10 刘娟,周艳华;论司法独立与舆论监督[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顺革;;董必武司法公正思想及其改革[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2 王策;邹立言;;论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于大水;张玉平;;错案标准的界定与司法公正——错案追究制之评析[A];执法责任制度研究——“完善责任制,确保司法、执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张荣芳;任舒泽;;司法公正与政治文明建设[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5 仇小松;;司法公正与司法制度改革[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6 仇小松;;司法公正与司法制度改革[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7 杨荣新;张晓茹;;司法公正与效率的保障[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8 张红林;;以司法理性化解强势媒体对司法独立的不利影响[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钟晓渝;;实践“三个代表”、深化司法改革、实现司法公正[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苏媛;;在冲突中寻求和谐——浅谈传媒与法制的关系[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鹏;浅议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N];人民法院报;2000年

2 王渊;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N];河北经济日报;2003年

3 喻小龙;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N];安徽日报;2003年

4 滕兑现邋何斌朝;正确处理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N];铜川日报;2007年

5 记者 邬焕庆;司法公正需要新闻舆论监督[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6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夏晓龙;司法公正与媒体监督存在冲突[N];文汇报;2011年

7 吴兢;舆论监督司法的平衡点[N];人民法院报;2006年

8 刘佑生;一币之两面 一车之两轮[N];检察日报;2003年

9 刘武俊;定罪量刑不因舆论压力人为拔高[N];福建日报;2007年

10 傅达林 李 强;如何避免媒体引导审判的危险[N];人民法院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学松;寻求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D];吉林大学;2007年

2 胡玉鸿;马克思主义司法公正学说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3 布仁巴图;中国司法独立之运作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宋双;我国司法监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韦群林;中国司法管理学学科构建及发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6 王淑荣;论法官职业伦理[D];吉林大学;2007年

7 刘玉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司法公信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刘李明;社会舆论的司法意蕴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9 杨宗仁;论法官独立[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杨柳;司法裁判的经济学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田甜;论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冲突与协调[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2 蒋剑华;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D];吉林大学;2006年

3 李赞;论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冲突与平衡[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4 周海波;论司法独立与舆论监督的冲突和平衡[D];兰州大学;2009年

5 于猗澜;法治社会中传媒与司法的平衡[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冯迪;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关系论要[D];吉林大学;2007年

7 董玲;影响我国司法公正的障碍性因素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赵愚;论法官独立[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9 王建华;审判委员会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阚玲;论我国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和完善[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176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7176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2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