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司法事实自由裁量权规制研究
本文选题:不确定性 + 司法自由裁量 ; 参考:《现代法学》2013年06期
【摘要】:刑事审判法官对案件的判决涉及两个基本要素:事实和规范。事实的未定、事实和规范的路遇、规范的抽象性和规范载体的模糊性均使刑事司法遭遇事实的不确定、规范的不确定和语言的不确定,并由此衍生出刑事司法自由裁量权,以此实现事实的确定、规范的确定和语言的确定,最终实现罪与刑的确定。事实的确定是基础、根据和前提,事实的裁定是事实自然属性的确定,而规范的确定和语言的确定都是服务于事实法律属性的确定。因此,刑事司法自由裁量权规制不仅包括对确定事实法律属性的裁量权的规制,也包括对常被忽略的确定事实真相的裁量权的规制。基于刑事司法事实裁量权的存在领域和受制因素,可通过完善程序法制、提升实体法规范质量和严格遵循基本原则等方式来实现刑事司法事实自由裁量权规制,从而祛除影响法官事实裁量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实现刑事司法事实裁量和最终裁判的公正。
[Abstract]:The judgment of a criminal trial judge involves two basic elements: facts and norms. The uncertainty of facts, the road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the abstractness of norms and the vagueness of normative carriers make criminal justice encounter uncertainty of facts, uncertainty of norms and uncertainty of language, which gives rise to the discretion of criminal justice. In this way, the facts, norms and language are determined, and the crime and punishment are finally determined. The determination of facts is the basis, the basis and the premise, the ruling of facts i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natural attributes of facts, while the determination of norms and language serve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legal attributes of facts. Therefore, the regulation of criminal judicial discretion includes not only the regulation of the discretion to determine the legal attributes of facts, but also the regulation of the discretion to determine the truth of facts, which is often ignored. Based on the existing field and restricted factors of the fact discretion of criminal justice, we can realize the regulation of the discretion of the fact of criminal justice by perfecting the legal system of procedur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ubstantive law norms and strictly follow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In order to remov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judge's factual discretion, and realize the criminal judicial fact discretion and the justice of the final decision.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基金】:2011年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罪刑法定语境下的刑事司法案例指导制度研究”(2011QNFX53)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玉庭;董进宇;;刑事自由裁量权负效应及其克服[J];北方论丛;2006年02期
2 马新福,杜宴林,孙波;司法自由裁量权合理运作的构成要件[J];当代法学;1999年01期
3 王珉;岳阳;;穿越法律“花环”背后的无奈——自由裁量与严格规则之衡平[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10期
4 江必新;;论司法自由裁量权[J];法律适用;2006年11期
5 孟勤国,蒙晓阳,刘慧玲;削弱司法自由裁量权与提高成文法地位——中国司法改革之路[J];法学;2000年10期
6 黎宏;;论存款的占有[J];人民检察;2008年15期
7 韩士彦,田宏杰;自由裁量权探析[J];社会科学研究;1996年05期
8 高艳东;;从盗窃到侵占:许霆案的法理与规范分析[J];中外法学;2008年03期
9 陈兴良;;利用柜员机故障恶意取款行为之定性研究[J];中外法学;2009年01期
10 张明楷;;许霆案的刑法学分析[J];中外法学;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洪兵;;论财产犯罪之间的界限与竞合[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刘志坚;;论量刑程序中各利益群体的“信息-利益”整合[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董玉庭;董进宇;;刑事自由裁量权基本问题[J];北方法学;2007年02期
4 刘彦辉;;也论许霆案的定性[J];北方法学;2008年06期
5 李文杰;;法律原则、自由裁量与良法价值理念的构建[J];北方法学;2010年06期
6 董玉庭;董进宇;;刑事自由裁量权负效应及其克服[J];北方论丛;2006年02期
7 沈建峰;;具体人格权立法模式及其选择——以德国、瑞士、奥地利、列支登士敦为考察重点[J];比较法研究;2011年05期
8 景海芳;;浅论不起诉裁量权的合理扩张[J];沧桑;2010年08期
9 梅鹏;曾鹏;任双全;金龙飞;;对篮球裁判员“自由裁量权”的若干问题的探究[J];成功(教育);2012年01期
10 李志鹏;;论中国语境下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规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琦;郭振忠;;作为法律行为的判决——判决的法理学分析之一[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王承斌;;试论海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的理论定位[A];2008年度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3 范一丁;;司法自由裁量权公正的程序保证[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磊;量刑情节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周玉芝;凯尔森法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胡宜奎;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公司参加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张红昌;论财产罪中的占有[D];武汉大学;2011年
5 胡志斌;法官素质养成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延祥;实证主义抑或自然主义?[D];吉林大学;2012年
7 刘晓宏;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权力、程序、文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邓修明;刑事判例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苗炎;哈特法律规范性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韩红俊;释明义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立政;不当得利返还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马朗;犯罪的二次性违法属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于t;当事人程序违法责问失权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胡莎;论存假币取真币行为的定性[D];湘潭大学;2009年
5 杨阳;构建检察机关量刑建议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常更生;论法官量刑自由裁量权及其规制[D];西北大学;2010年
7 李杰;论法官司自由裁量权[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祝焕仪;我国量刑规范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清;论我国量刑建议制度的构建[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黎俊;信用卡诈骗罪司法认定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新福,杜宴林,孙波;司法自由裁量权合理运作的构成要件[J];当代法学;1999年01期
2 赵芳英;刘家梁;;试论法官的自由裁置权[J];东方企业文化;2007年11期
3 贺日开;司法改革:从权力走向权威——兼谈对司法本质的认识[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4 张明楷;;许霆案减轻处罚的思考[J];法律适用;2008年09期
5 张明楷;;盗窃与抢夺的界限[J];法学家;2006年02期
6 孟勤国;质疑“帝王条款”[J];法学评论;2000年02期
7 马骏驹,聂德宗;当前我国司法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法学评论;1998年06期
8 杨兴培;;“许霆案”的技术分析及其法理思考[J];法学;2008年03期
9 朱洁莹;;司法自由裁量权的经济学分析[J];消费导刊;2009年14期
10 贾敬华;;司法自由裁量权的现实分析[J];河北法学;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少仿;李艳楼;;论司法鉴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完善[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2 黄文辉;;论民行检察中的自由裁量[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吴中远;;检察建议权存在的必要性及规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4 胡琰;;论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的执法质量[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年06期
5 丁红军;;电子证据取证的滞后及其规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6 孟繁英;;“和谐”与“规范”视角下的人民调解[J];前沿;2010年24期
7 赵静华;;行政诉讼中的法律盲点[J];法学与实践;2006年06期
8 刘鸿玉;;中国私人侦探合法化问题探讨——从与保安和律师的服务对比中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06期
9 刘晓莉;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立法保障[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张应立;经济犯罪案件中取保候审的运用[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大鹏;;构建担保业务法律合作模式——律师参与担保业务法律建设的思考[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2 罗力彦;;浅谈交叉询问中的诱导性询问[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3 潘公明;;论自认的法律效力[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4 朱静;;困境与完善:信息可分割性原则的司法审查——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22条为研究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朱淑娣;;国际贸易行政诉讼与财产权的逻辑关联——全球行政法的分析视角[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德诗;张金智;;环境污染纠纷处理过程中的证据及举证责任的分配[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7 林越坚;;论工程造价的证明责任和证明责任合同[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余辉胜;;从司法职权运行机制失范看司法改革[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陈柏新;陈云光;;论办案的社会效果[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10 王嘎利;杨士龙;;简论环境风险的司法控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孙军;“情态证据”揭开事实真相[N];检察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叶红;揭开迷雾还原事实真相[N];检察日报;2010年
3 江苏省新沂市人民法院 林操场;司法局限性之法理分析[N];人民法院报;2008年
4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史立梅;“程序正义”要优先[N];北京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梁家俊 通讯员 黄恒燕 吴茜;一个细节还原真相 鲁莽教员获免起诉[N];法治快报;2009年
6 张吉喜;德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禁止[N];人民法院报;2005年
7 记者 余虎;畅通民意,构建“可接近可信任的司法”[N];重庆日报;2009年
8 李保 李文斌;谨防人民调解变成“私设公堂”[N];人民政协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巩峥 通讯员 赵立明 刘新;房山长沟法庭进村开庭[N];北京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宗时风 实习生 刘学军;去年全区法院受理妇女维权案6509起[N];宁夏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郭湫君;企业专利侵权诉讼预警机制与应对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清;法官庭审话语的实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万永海;刑事法庭调查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霍海红;民事证明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栗峥;后现代证据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斌;论我国小额诉讼机制的构建[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2 陈玉萍;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运用与规范[D];安徽大学;2005年
3 梁彦;规范我国法律服务市场秩序的制度性思考[D];四川大学;2007年
4 周晓红;技术侦查及其法律规制[D];苏州大学;2007年
5 郑映宇;侦查机关司法鉴定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6 许珑申;我国法院执行听证程序探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7 王新庄;司法自由裁量权滥用问题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8 陈庭会;行政诉讼司法自由裁量权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9 胡焕刚;司法自由裁量权的法理解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10 赵乙桥;论司法裁决的不确定性[D];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163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816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