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网络传媒对司法的影响及应对

发布时间:2018-07-07 16:06

  本文选题:网络传媒 + 司法 ; 参考:《天府新论》2012年06期


【摘要】:网络热点事件的发生刺激网络舆论的形成。近年来,在与传统媒体的交互作用下,网络民意对司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正面的推动,也造成诸多不符合司法规律的现象。面对网络传媒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司法应秉持超然的本性,维护制度的权威。
[Abstract]:The occurrence of network hot events stimulates the formation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interaction with traditional media, network public opinion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judiciary, has a positive impact, but also causes a lot of phenomena that do not conform to the law of justice. Facing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influence of the network media, the judiciary should uphold the transcendental nature and maintain the authority of the system.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沈刘红;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引导[J];传媒观察;2004年05期

2 汪建成,孙远;论司法的权威与权威的司法[J];法学评论;2001年04期

3 高一飞;;论媒体与司法关系规则的三种模式[J];国际新闻界;2011年03期

4 郭莉;;权力制约视野下的网络舆论监督法理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5 张亮;;“围观”究竟能否改进中国——主流媒体引导网络热点的思考[J];新闻实践;2011年02期

6 汪明亮;;媒体对定罪量刑活动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作用机制[J];现代法学;2006年06期

7 谢梅;刘昊;;网络传播环境中的舆论传播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8期

8 吴建华;许振兴;班生;;论当前我国舆论监督的新变化——基于网络热词的视角[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刘鹏飞;;2010:网络舆论格局新变及传统媒体的作为[J];新闻记者;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述红,黄仕红;应对WTO挑战的司法审查制度改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司法改革语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4 闫海;;基于司法独立的我国司法预算制度重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5 田飞龙;;中国村民自治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新思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6 钟娟;姜起民;;行政相对人监督行政的理论基础[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储新宇;美国总统与国会争夺外交主导权的根源及实质[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于江;雅典民主制评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江振春;;调和与共融——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的形成[J];安徽史学;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梁晓淮;张洪得;;独立化 公开化 法制化——检察机关侦查权内部制约机制的检讨与重构[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王祺国;;论和谐司法[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王学成;;我国检察权制约行政权的制度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朱全景;;论检察机关贯彻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黄韬;;考察我国法院处理不良金融债权争议案件的政治维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周光辉;彭斌;;认真对待共和国——关于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的思考[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8 燕继荣;;政府创新与政府改革——“中国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主题发言[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9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10 郝建臻;;中国高校反腐机制建设刍议[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4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秀红;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7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9 叶凡美;“内部改进”与美国早期国家构建(1801-1833)[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会丽;论税务行政复议制度[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秦中蕾;法律保留原则下的基本权利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旭东;《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胡骏军;法治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郭春阳;司法能动抑或司法克制——“洛克纳案”之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基华;论罪刑法定原则在当代中国的实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章烽;论司法能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琪;网络舆论被主流媒体引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贾(?);论当代中国社会团体参与问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健;;表达自由法制中的管理性权力[J];比较法研究;2008年02期

2 陈顺清;论以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汪建成;论刑事诉讼程序[J];法学评论;2000年02期

4 汪明亮;论定罪量刑中的法官情感[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5 李浩;法官素质与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J];法学研究;1998年03期

6 贺卫方;传媒与司法三题[J];法学研究;1998年06期

7 廖友国;;网络流行语兴盛的心理动因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闵大洪;中国网络媒体的生态环境[J];新闻实践;2001年04期

9 陈端洪;法律程序价值观[J];中外法学;1997年06期

10 陈端洪;司法与民主:中国司法民主化及其批判[J];中外法学;1998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靓;我国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现状初探[D];武汉大学;2005年

2 徐文生;我国舆论监督与政府官员名誉权的冲突与规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秋妹;陆莉;李萌;;浅谈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36期

2 周成刚;于超;;大事件后日益凸显的网络传媒作用[J];新闻传播;2009年09期

3 刘畅;试论电脑网络对当代报业的影响[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蔡玉萍;WTO与中国传媒[J];山西科技;2002年06期

5 刘德良;互联网对隐私保护制度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03年03期

6 罗栋;崔雅男;;网络舆论对法治的影响[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7 党慧巧,郭敏丽;大众传媒对青海妇女发展的影响[J];攀登;2002年04期

8 张凡;;网络民意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探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黄健,张怀涛;支持网络环境的信息技术:特点、功能、影响[J];郑州纺织工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李兴亮;论美国对近现代中国新闻传播业的影响[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伍刚;;第一高地 第一时间 第一落点——传统广播与网络媒体融合向第一影响力媒体的跨跃的实证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郭彦丽;;社会网络视角下组织内部信息资源共享研究[A];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与模型研究——2009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学术研讨会专集[C];2009年

3 何俊涛;文炳森;房淑文;;报纸媒介框架与受众认知——以《南方都市报》和《华西都市报》的农民工报道为例[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邓涛;;论时评的起源、现在与未来[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高献忠;何明升;孟庆伟;;试论网络群体极化效应及其调控分析[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6 刘静静;吴月娥;;新媒体是科技传播的“双刃剑”[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杨宁兵;;试论媒介“社会资本经济”——一种解读媒介产业本质的经济社会学考量[A];首届中国传媒经济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靖鸣;刘锐;;大众传播过程对采访对象受访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与反作用[A];第五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心理学会新闻与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红林;;以司法理性化解强势媒体对司法独立的不利影响[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宫昊;;当今网络媒体的发展现状[A];首届中国传媒经济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夏晓龙;司法公正与媒体监督存在冲突[N];文汇报;2011年

2 仇东方;谈谈网络传媒[N];光明日报;2001年

3 苗娴雅;媒体报道与司法公正[N];河南日报;2003年

4 王哲;多彩贵州网络传媒新航母正式启航[N];中国贸易报;2007年

5 贵阳市花溪区新闻信息中心 田晓;论网络传媒的社会文化建设[N];贵州民族报;2008年

6 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 黄权;浅谈新闻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保障机制[N];汕头日报;2011年

7 刘晓梅;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N];甘肃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黄晓;媒体报道促进司法公正[N];光明日报;2003年

9 记者 罗妮;继续为促进司法公正鼓与呼 推进我区检察工作再上新台阶[N];法治快报;2009年

10 ;警惕网络传媒的道德失范现象[N];中国文化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明伟;媒介形态理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骏;论媒体监督对定罪量刑活动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8年

2 卫睿博;论媒体监督与审判独立的冲突[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刘晶明;舆论与司法公正[D];吉林大学;2007年

4 周莹;公开报道与公开审判的冲突及其法律调整[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吉强;媒介生态学视角下的新闻频道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邓卓;我国电视技术发展对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冯迪;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关系论要[D];吉林大学;2007年

8 李勇;试论当代社会的文化媒介化及其对受众的影响[D];南昌大学;2007年

9 陈晶;媒介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电视节目形态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余梁意;浅析新媒体对2008美国总统选举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05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105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d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