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民事执行的社会参与

发布时间:2018-08-18 10:00
【摘要】:正如果说法院是公正的象征,那么执行就是公正的依托。只有执行实现了文书记载的公正,社会矛盾才会彻底化解。然而,"执行难"是困扰法院司法工作的一大难题,执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对法院工作是否满意。针对这一问题,学界和实务界纷纷对执行权力性质、执行体制、执行机构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改革方案。
[Abstract]:If the court is the symbol of justice, then execution is the basis of justice. Only when the execution realizes the justice recorded in the document can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 be completely resolved. However, the difficulty of execution is a difficult problem that puzzles the judicial work of the court, and whether the public is satisfied with the work of the cour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the execu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academic and practical circles have studied the nature of executive power, executive system, executive organization and so on, and put forward various reform plans.
【作者单位】: 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分类号】:D925.1;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谭秋桂;;民事执行权的配置方式与民事执行体制的构建[J];法律适用;2006年Z1期

2 童兆洪;改革语境中的民事执行权配置理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建农;民事诉讼代理制度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高光亮;;论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完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李德仁;;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地位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熊跃敏;诉讼上和解的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3年02期

5 王慧娟;;论民事诉讼中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改进[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6 方红生;从博弈角度看中小股东解决纠纷的过程——从一个流行模型的残缺谈起[J];财经科学;2002年02期

7 方红生;中小股东的福音:张维迎的承诺要胁诉讼模型的再修正[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S1期

8 宋平,严俊;“攻击防御方法”之平衡——简论民事证据调查令制度[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邓辉辉;论我国民事诉讼辩论主义原则的确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胡剑波;小额诉讼程序之比较与借鉴[J];当代法学;200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策;邹立言;;论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蔡从燕;罗曙光;;民事司法改革与股份有限公司中小股东诉讼[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生长;仲裁与调解相结合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2 贺绍奇;论法官的职业伦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陈海光;中国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4 徐胜萍;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周孟炎;民事审判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张晓茹;家事裁判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毛玲;论英国民事诉讼的演进与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王彦;行政诉讼当事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王韶华;民事诉讼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王娣;强制执行竞合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东堂;论民事证据证明力[D];河南大学;2001年

2 陈健;民事证据适用研究及其价值取向[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3 洪更强;论替代性的纠纷解决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雷道茂;论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施建清;民事检察的权能及运作方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6 田超奇;论民事检察监督对象[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刘勇华;简易程序论[D];湘潭大学;2002年

8 蔡惠珍;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9 刘道全;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10 郭笔成;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邢克波;试论“审执分家”的必要性[J];当代法学;2001年06期

2 童兆洪;论民事执行权的定位[J];法律适用;2003年09期

3 童兆洪;论民事执行权的构造[J];法律适用;2003年11期

4 童兆洪;论民事执行权的配置[J];法律适用;2003年12期

5 黄斌;刘正;;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现状、困境与出路 立足于我国法院的思考[J];法律适用;2007年11期

6 童兆洪;民事执行权的配置及运行设计[J];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兆洪;郑孟状;;构建长效机制 谋求科学发展——浙江法院构建执行工作良性循环长效管理机制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学刊;2006年04期

2 黄海,许晔;浅谈民事执行与法官诚信[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02期

3 燕振科;邯郸地区各级人民法院加强民事执行工作[J];河北法学;1983年02期

4 韦家安;促进民事执行公正的若干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S1期

5 冯璩;交易安全与民事执行[J];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01期

6 童兆洪;论民事执行权的运行[J];法律适用;2004年01期

7 刘东平,王军;关于实施民事执行案件收案登记制度的调查报告[J];山东审判;2004年02期

8 刘福泉;;法、德两国民事执行救济体系之比较[J];武陵学刊;2011年02期

9 柳福华;天津召开执行会议[J];人民司法;1987年05期

10 张志爱;;破解民事执行难的对策——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破解执行难[J];法制与社会;2010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渠新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简论[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2 张步洪;;修订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基本问题与主要观点评介[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3 赵丽萍;;修改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应当注意的法律衔接问题[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4 邓丽霞;张东生;;我国执行异议制度的研究与完善[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5 王振清;胡浩立;;从董必武法律思想谈司法拘留制度之完善[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1年

6 刘洪帅;魏新;马晶波;;财产被执行人房地产权益保护初探[A];国际房地产估价论坛——估价与财产保护论文集(第一册)[C];2008年

7 赵建伟;;人民检察院职能职权配置及其完善——在修改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视野下[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辽宁省人民检察院 任文松;创建民事执行检察制度 破解民事执行难题[N];检察日报;2008年

2 孔江水;小民事案引起的执行大麻烦[N];今日信息报;2009年

3 记者 梁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事执行工作[N];西藏日报;2010年

4 山东省肥城市人民检察院 孙建军 李思然;明确民事执行监督程序和要点[N];检察日报;2010年

5 石家庄市新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王建中;加强民事执行法律监督还须立法支持[N];检察日报;2011年

6 梁春林 何林;民事执行可尝试“劳务抵债”[N];江苏法制报;2011年

7 蔡抗美;民事执行参与分配的适用条件[N];江苏经济报;2011年

8 记者 王贵廷 刘宝权;法院民事执行工作机制创新成效显著[N];人民法院报;2011年

9 高国华;对现行民事执行体制的思考[N];江苏经济报;2003年

10 孔令宏;浅谈民事执行经济性的实现途径[N];江苏法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金殿军;民事执行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黎蜀宁;民事执行行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谭秋桂;民事执行原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4 马登科;民事强制执行中的人权保障[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童兆洪;民事执行权的理论构建[D];吉林大学;2004年

6 于泓;民商事执行中第三人异议问题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邹川宁;论我国强制执行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潘度文;我国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角色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匡青松;第三人执行异议之诉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楠楠;论我国民事执行承担制度的完善[D];辽宁大学;2010年

2 陈亢睿;民事执行威慑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付凤娟;论我国民事执行威慑机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t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韩丙振;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金燕;论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D];广东商学院;2010年

7 刘海燕;论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D];苏州大学;2010年

8 彭潜;论我国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D];郑州大学;2010年

9 王妙玲;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李哲;民事执行内部监督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89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189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a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