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惩罚机能与改造机能的冲突与融合
[Abstract]:In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penalty execution in China, there are theoretical defect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nishment and reform. As a means, prison punishment violates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ssential function of execution and the secondary function, and will result in the alienation of the purpose of punishment. There is a conflict between the punishment function and the reform function, the punishment function emphasizes the commonness, the reform function emphasizes the individuality, and the two conflicts exist in the support of the system. However, in modern society, punishment fun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function can be highly integrated, because they are unified on the basis of goal and social generation. The ultimate goal of punishment and reform is to make criminals return to society smoothly. The internalization demand of punishment and the external motive force of reform have laid a profound social generating foundation for the social function demand of contemporary prison.
【作者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
【基金】:刘崇亮主持的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监狱惩罚机能的限制——以权力的规范配置为分析视角》(12YJC820060)阶段性成果 刘崇亮主持的2012年上海政法学院院级课题《监狱、罪犯与市民社会的三维架构与互动——以目的为主的综合改造刑论》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武树臣;;移植与播种——个人本位法律观在中国的命运[J];河北法学;2011年09期
2 刘崇亮;;监狱进化的本质与社会属性——兼析监狱进化论[J];河北学刊;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赵天宝;;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7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8 周进军;;论民事司法两效背离的柔性契合——从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切入[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9 王浩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体性原则[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王兆良;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爱华;;论中西方传统家庭文化发展及其伦理特征的异同[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7年
2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3 董军;杨萍;;本体思维的伦理转型与生态价值观之确立[A];伦理视野下的社会发展——第17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薛桂波;;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A];伦理视野下的社会发展——第17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樊浩;;“生态文明”的道德哲学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晏辉;;论中国伦理学的三种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周怡;;文本建构过程的竞争:行动者、关系和制度——转型经济中的“地方社会”模型(以温州“农民建镇”为例)[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9年
9 徐卫红;;黑格尔国家神话中的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李道刚;;中国传统人权观念再探——一个比较法文化的视角[A];北京国际法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刘金华;期待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彭慧玲;论交通肇事罪的认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谢丽莉;论严格责任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武树臣;;寻找最初的“刑”——对古“刑”字形成过程的法文化考察[J];当代法学;2010年04期
2 武树臣;;寻找最初的礼——对礼字形成过程的法文化考察[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3 武树臣;;寻找最初的“律”——对古“律”字形成过程的法文化考察[J];法学杂志;2010年03期
4 武树臣;;寻找最初的独角兽——对“^獭钡姆ㄎ幕疾靃J];河北法学;2010年10期
5 张晶;中国现代监狱制度价值解读[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传伟;;我国社区矫正法律体系构建研究[J];东岳论丛;2011年07期
2 王文婕;;中外未成年人犯罪立法与刑罚之比较[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3 李巾惠;;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制定法的冲突和互动[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年07期
4 张叶亮;;浅议刑法修正案(八)下的社区矫正制度[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5 孙锦延;黄霖德;;浅析刑罚执行中被监管人人权保障[J];福建法学;2011年02期
6 陈文峰;;论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监狱刑罚执行中的运用[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丁英华;;刑罚执行监督过程中的问题与完善[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07期
8 张宇飞;;刑罚执行阶段回避制度的设立[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7期
9 刘漫漫;冯兴吾;;当前我国减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08期
10 杨艳青;;刍议“首要标准”语境下未成年犯的刑罚执行与改造——以前科消灭制度与刑罚执行系统的理性融合为例[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鞠晓黎;战晓军;纪晓慧;;浅析检察机关对刑罚执行的监督[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2 李冠航;;试论刑罚执行监督职能之缺陷与强化[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3 王X;;完善刑罚执行监督机制的对策思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4 王廷惠;;私有化的边界与局限:以美国监狱私有化实践为例的分析[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衣奋强;张全国;;配合“严打”斗争 搞好刑罚执行[A];“严打”政策法律问题研究[C];2002年
6 王成荣;;儒家伦理与企业家精神的冲突与融合[A];商业文化精品文库[C];2001年
7 郑导;薛伟宏;;试论检察机关对刑罚执行的监督——兼论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决定机制的改革完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8 周郢;;从“泰山龙脉”之争看满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9 张莉;;福禄倍尔和蒙台索利的冲突与融合[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贺政银;;刑罚执行体制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浅议刑罚执行法律体系和机构的改革与完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段德贵 记者 赵乃政;六年监管无事故[N];吉林日报;2010年
2 张振江 孙经志;刑罚执行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今日信息报;2005年
3 杨忠奎 本报记者 徐鑫;推动刑罚执行监督[N];辽宁日报;2009年
4 崔永佑;应改进刑罚执行中的宽严相济政策[N];太行日报;2010年
5 记者 李劲;南充片区刑罚执行工作联席会召开[N];南充日报;2010年
6 记者 徐建波 尹铮;进一步强化刑罚执行监督[N];检察日报;2001年
7 记者 刘德华 通讯员 朱加丽 袁向阳;“无缝对接”监督刑罚执行[N];检察日报;2009年
8 记者 高传伟 通讯员 刘立新 程景恩;河南:刑罚执行监督向大墙外延伸[N];检察日报;2011年
9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检察院 石亚明;广东东莞 从三方面强化刑罚执行监督[N];检察日报;2011年
10 凌云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周祺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开创刑罚执行监督工作新局面[N];法治快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应云;冲突与融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桂梅;冲突与融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胡承浩;中国社区矫正发展的路径选择[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黄相喜;冲突与融合[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5 余华川;从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看中西法律制度和思想的冲突与融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包雯;慎刑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朱琳;法国刑事政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郑伟;法社会学视野中的刑罚理念及制度[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李凤亮;诗·思·史:冲突与融合——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引论[D];暨南大学;2001年
10 甄志宏;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冲突与融合——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佩琴;社区矫正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2 柴卫华;论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和完善[D];河南大学;2007年
3 吴荣喜;我国开展社区矫正的法律问题探讨[D];湖南大学;2008年
4 张峰;监狱行刑社会化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5 王清波;论我国前科消灭制度的构建[D];湖南大学;2008年
6 邵连民;未成年人刑罚执行制度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
7 何忠伟;论我国非监禁刑体系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媛媛;行刑社会化探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王瑞琼;刑罚执行法律监督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刘洋;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948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194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