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司法民主的正当性及其限度

发布时间:2018-10-22 17:29
【摘要】:在新一轮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司法民主的正当性及其限度进行探讨,将有助于把握改革的重点以及司法民主的推进方向。将民主性因素注入司法,必须确保司法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空间,避免司法的政治化倾向,并强调一种制度化和程序化的推进方式。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round of judicial reform, it will be helpful to grasp the emphasis of the reform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promotion of judicial democracy by probing into the legitimacy and limitation of judicial democracy. To inject democratic factors into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we must ensure that the judiciary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independence, avoid the tendency of politicization of the judiciary, and emphasize a way of promoting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rocedure.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江苏高的律师事务所;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金钊;法官如何表达对法律的忠诚[J];法学;2001年12期

2 周永坤;;民意审判与审判元规则[J];法学;2009年08期

3 韩轶;江国华;;司法民主:理论与现实的困境[J];时代法学;2010年01期

4 顾培东;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J];法学研究;2000年03期

5 苏力;;法条主义、民意与难办案件[J];中外法学;2009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 秦前红;[N];检察日报;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述红,黄仕红;应对WTO挑战的司法审查制度改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万绍红;民主的路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视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3 杨泽章;;托克维尔与自由的正当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4 杨海坤;;中国走向宪政之路——兼论“三个代表”理论和我国宪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5 王超;;新世纪中国司法改革之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6 章敬平;;民意表达机制的实证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7 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司法改革语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8 王圣扬;董琼;;论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平衡原则[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9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10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新力;梁亮;;在自由与限制之间——认真对待大学章程[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姚中秋;;存在一个中国道路吗?——当代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现状之辩正[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王新环;;检察权独立行使的制度保障[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梁晓淮;张洪得;;独立化 公开化 法制化——检察机关侦查权内部制约机制的检讨与重构[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王祺国;;论和谐司法[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梁晓淮;张舒翔;;转变执法理念 严格遵法守法 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王学成;;我国检察权制约行政权的制度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朱全景;;论检察机关贯彻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余辉胜;;从司法职权运行机制失范看司法改革[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张进德;协商性司法在西方的兴起[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纯辉;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毕波;论行政调查[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会丽;论税务行政复议制度[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何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娟;论我国行政决定说明理由制度的建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秦中蕾;法律保留原则下的基本权利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黄维娜;董事信义义务的司法审查[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明楷;;许霆案减轻处罚的思考[J];法律适用;2008年09期

2 游伟;;许霆盗窃案涉及的法律关系梳理及反思[J];法律适用;2008年09期

3 吕芳;;大众的法律意识与法官的职业思维 以许霆恶意取款案为研究范本[J];法律适用;2008年09期

4 关永宏;;在银行ATM机“多取款行为”的法律定性 从合同法和电子商务法视角对“许霆案”的辨析[J];法律适用;2008年09期

5 陈兴良,周光权;刑法司法解释的限度——兼论司法法之存在及其合理性[J];法学;1997年03期

6 张永泉;以事实为根据之辨析——法院裁判的事实基础之价值取向[J];法学;1999年03期

7 武秀英;焦宝乾;;法教义学基本问题初探[J];河北法学;2006年10期

8 王晖;王元建;;论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现实意义[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顾培东;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J];法学研究;2000年03期

10 李浩;法官素质与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J];法学研究;1998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张建伟;[N];检察日报;2002年

2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 秦前红;[N];检察日报;2004年

3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肖扬;[N];人民日报;2002年

4 傅达林;[N];人民日报;2004年

5 蒋熙辉;[N];学习时报;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超;;民意与司法——司法改革的一种法理学透视[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张嘉军;;诉讼契约的正当性之维[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郜占川;;民意对刑事司法的影响考量——“能与不能”、“当或不当”之论争[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张顺;;解构司法民意[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5 吕兴瑞;蓝云峰;;民事程序选择权的正当性分析[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陈冰琪;;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初探[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年08期

7 樊安;;为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权一辩[J];政法学刊;2010年06期

8 李晓光,孙瑞;关于建立我国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章剑生;论行政程序正当性的宪法规范基础——以规范实证分析为视角[J];法学论坛;2005年04期

10 孙长春;陈淑智;;法哲学视野下的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勇;;关于我国环境纠纷行政仲裁的反思与重构[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2 王建芳;;为逻辑三段论正名[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3 尚洪立;邱新华;;嫁接与耦合:法院调解正当性的现实出路——以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为切入点[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宋航;沈竹莺;;专家陪审的制度效用和正当性分析——以金融审判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傅贤国;;司法裁判吸纳民意机制之建构[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6 杨翔;谷国艳;;民事再审发回重审制度的正当性考察与改革——基于某省法院的运行现状分析[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占云发;叶蕾;;从董必武司法权威思想谈司法如何应对民意[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8 卫丹;;在处分权与审判权动态平衡视野下的撤诉干预[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孟春阳;;环境法庭的正当性分析——以能动司法为视角[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10 马秀娟;;论刑事和解的正当性基础[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政法研究所 王华梅;司法如何正确对待民意[N];人民日报;2010年

2 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 方海明;倾力打造司法与民意的和谐[N];人民法院报;2010年

3 记者 田九星 通讯员 任国栋;忻府区在全省法院率先开通民意专用电子信箱[N];山西日报;2009年

4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韩伟;司法要有效回应民意[N];检察日报;2011年

5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 罗猛;民意与司法的统一,才是最佳的司法境界[N];检察日报;2011年

6 崔真平;300余家法院开通民意沟通信箱[N];人民法院报;2009年

7 江西省德兴市人民法院 虞瑞普 何春华;倾听民意是改进工作的有效途径[N];人民法院报;2010年

8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杨雪娅;司法与民意[N];人民法院报;2011年

9 宋庆党 苗晓娟 庞玉宏;漯河:加强民意沟通 提升司法公信[N];人民法院报;2011年

10 ;司法应吸收合理民意而不是激烈对抗民意[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华容;宪法诉讼正当性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2 梁玉霞;论刑事诉讼方式的正当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3 肖波;刑事庭审调查制度的正当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龙云辉;律师权利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蒋开富;侦查策略正当性原理[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张临伟;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吉林大学;2005年

7 李奕;法官自由裁量权论[D];吉林大学;2005年

8 王文生;国家非公开行使权力的法治[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宋双;我国司法监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程龙;对程序正义研究中的两个基本认知模式的批判性反思[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岸;论诱惑侦查之法治化建构[D];苏州大学;2005年

2 梁伟;法官自由裁量权寻读[D];山东大学;2005年

3 王秋荣;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D];四川大学;2005年

4 秦红;论诱惑侦查[D];四川大学;2005年

5 邬炼;法官庭外调查权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6 穆华桂;我国私人侦探业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唐R冀,

本文编号:2287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287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b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