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我国检察权性质的复合式解读

发布时间:2018-10-24 07:18
【摘要】:对我国检察权性质的争论主要有四种观点:检察权是行政权,检察机关是行政机关;检察权是司法权,检察机关是司法机关;检察权具有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双重属性;检察权是法律监督权,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考察我国检察权的性质,必须从多维的角度进行,从行政和司法的角度论证我国检察权的性质。所以,在阐释检察机关的权力来源时,可以概括称之为检察权;在讨论检察机关的独立性时,应当称之为司法权;在研究检察机关的功能及其与行政机关、审判机关的关系时,应当称之为法律监督机关。
[Abstract]:There are four points of view about the nature of procuratorial power in China: procuratorial power is administrative power, procuratorial organ is administrative organ, procuratorial power is judicial power, procuratorial power is judicial organ, procuratorial power has the dual attribute of administrative power and judicial power. Procuratorial power is the power of legal supervision, and procuratorial organ is the organ of legal supervision. To investigate the nature of procuratorial power in our country, we must demonstrate the nature of procuratorial power from the angle of multi-dimension and from the angle of administration and judicature. Therefore, in explaining the source of power of the procuratorial organ, we can generally call it the procuratorial power; when discussing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procuratorial organ, we should call it the judicial power; when studying the function of the procuratorial orga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 and the judicial organ, It should be called legal supervision organ.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国刑事诉讼法学会;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
【分类号】:D92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朱孝清;;中国检察制度的几个问题[J];中国法学;2007年02期

2 谢鹏程;论检察权的性质[J];法学;2000年02期

3 石少侠;论我国检察权的性质——定位于法律监督权的检察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03期

4 彭勃;检察权的性质与“检警一体化”理论试析[J];当代法学;2002年08期

5 孙笑侠;两种价值序列下的程序基本矛盾[J];法学研究;2002年06期

6 陈卫东;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以公诉权为核心的分析[J];法学研究;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尚金,胡冬平;刑事公诉权性质研究[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张智辉;李哲;;检察学的学科使命与理论体系[J];人民检察;2007年15期

3 孙洪坤;;人权保障与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以刑事司法国际准则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王文华,张平;关于检察权性质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季卫东;;法律程序的形式性与实质性——以对程序理论的批判和批判理论的程序化为线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杨蔼,陈良刚;WTO与我国司法审查标准[J];比较法研究;2002年02期

7 左卫民,谢鸿飞;法院的案卷制作——以民事判决书为中心[J];比较法研究;2003年05期

8 龚曙东;日耳曼法的启示——从李宜琛《日耳曼法概说》谈起[J];比较法研究;2004年01期

9 周安平;行政程序法的价值、原则与目标模式[J];比较法研究;2004年02期

10 焦宝乾;;法律论证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比较法研究;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代福;;从检察权性质的不同说法谈加强检察机关宪法地位的认识[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徐美君;;律师保守职业秘密的道德批判[A];中美“律师辩护职能与司法公正”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2 申建中;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陈东;论跨国公司治理中的责任承担机制[D];厦门大学;2001年

5 孙笑侠;程序的法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贺绍奇;论法官的职业伦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冯颜利;论全球发展的公正性[D];苏州大学;2002年

9 林广华;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勇华;简易程序论[D];湘潭大学;2002年

2 胡子君;公诉权若干基本问题初探[D];河北大学;2005年

3 赵宁;我国检察官自由裁量权完善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4 毕雁英;行政程序法的价值取向及其关联因素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马青波;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分析[D];湘潭大学;2001年

6 洪更强;论替代性的纠纷解决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胡秋明;论审前程序[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李红枫;行政诉讼证据制度之检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刘月楚;罪刑法定的程序性要素[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姚国建;宪政背景下中国检察权的属性定位[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谢鹏程;论检察权的性质[J];法学;2000年02期

2 张智辉;黄维智;;控辩平等与法律监督[J];法学;2006年08期

3 叶建丰;法律监督权:检察权的合理定位[J];河北法学;2004年03期

4 陈卫东;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以公诉权为核心的分析[J];法学研究;2002年02期

5 郝铁川;中国依法治国的渐进性[J];法学研究;2003年06期

6 沈丙友;公诉职能与法律监督职能关系之检讨[J];人民检察;2000年02期

7 倪培兴;论司法权的概念与检察机关的定位——兼评侦检一体化模式(上)[J];人民检察;2000年03期

8 陈正云;;试论我国法律监督架构及其属性[J];人民检察;2006年05期

9 韩大元,刘松山;论我国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瑞兰;葛存军;;社会管理创新视域下的检察职能重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2 张芹;;我国非诉行政执行制度的缺陷分析及对策思考[J];传承;2011年20期

3 靳文辉;;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行为的司法权保障[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9期

4 王建国;;列宁的司法权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J];河北法学;2011年07期

5 韩钢;;司法权基本属性解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4期

6 韩成军;;论检察权与审判权的关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王道彬;;检察权独立行使之内涵浅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8 何锦龙;;司法专业化、精英化与大众化——以司法权的本质为视角[J];经营管理者;2011年12期

9 王鹏;;论检察权的定位[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吴专生;;逮捕必要性条件的实证考量[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孙笑侠;;司法权的本质是判断权——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十大区别[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杨衍宇;刘曦;;司法权与公平正义法制环境之营造[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4 毛争青;;简论司法权与公民权的关系[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杨衍宇;刘曦;;司法权与公平正义法制环境之营造[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6 李萍;;公民权与司法权的关系[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汪习根;;论和谐司法[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8 刘明;;对我国审判委员会制度的检省及完善[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倪业群;;论司法独立与党的领导[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徐瑞祥;;司法体制改革、制度完善与司法的公平与正义[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坛市检察院 韩彦霞;宪政制度是研究检察权性质的逻辑起点[N];江苏法制报;2010年

2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 刘用军;司法权的三重视野[N];检察日报;2009年

3 羽戈;司法权如何被信任[N];中国经营报;2009年

4 杜长辉 易珍春 赵健;学会并习惯在监督下行使司法权[N];人民法院报;2011年

5 最高人民法院 范明志;司法权运行状态的宏观思考[N];人民法院报;2011年

6 汪明卓;习惯在监督下行使司法权[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袁家熙;从国家走向社会的司法权[N];法制日报;2011年

8 记者 娄银生 通讯员 徐国英;江苏加强司法权运行监督[N];人民法院报;2011年

9 记者 程义峰 许雪毅;中央统一行使司法权[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特约评论员 郑琼现;遏止司法权的异化[N];亚太经济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洋;论司法权的社会功能[D];吉林大学;2012年

2 韩成军;检察权配置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3 冯景合;检察权及其独立行使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潘度文;我国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角色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雷新勇;公共政策的司法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关玫;司法公信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邱飞;侦查程序中的司法审查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任瑞兴;诉权的法理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9 宋双;我国司法监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王建国;列宁司法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先雄;我国行政诉讼视野下的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D];湘潭大学;2004年

2 颜茂苏;论司法权的结构与优化[D];苏州大学;2006年

3 王京;论我国公证制度的公权性[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解辉;死刑复核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张伟;王权与司法权的争执[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子飞;司法权的载体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7 史正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马登峰;从条件看英国历史上的司法独立[D];烟台大学;2007年

9 王登喜;法院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10 沈晖;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907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2907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1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