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检察官客观义务与司法伦理建设

发布时间:2018-10-25 11:43
【摘要】:检察官客观义务是检察伦理的核心内容。实践中,检察伦理的缺失不仅会导致冤假错案和个案处理不公,而且会导致司法公信力的缺失,也无法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对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形成很大障碍。检察机关应当秉持客观义务,从客观义务伦理的内在要求和现实状况来建设检察机关伦理道德,并重点关注正义精神、公平意识、公益之心、法治信仰和诚信伦理。同时,还要认真研究检察官伦理建设的有效性问题,即尊重现实人性,固守"底线伦理";发挥示范作用,形成"引导伦理";重在制度建设,生成"规制伦理";协调矛盾冲突,确立"至上伦理"。
[Abstract]:The objective duty of procurator is the core content of procuratorial ethics. In practice, the lack of procuratorial ethics will not only lead to unfair cases and cases, but also lead to the lack of judicial credibility, also can not form a good legal environ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law form a great obstacle. The procuratorial organ should uphold the objective obligation, construct the procuratorial organ ethics morals from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 and the realistic condition of the objective obligation ethic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justice spirit, the fair consciousness, the public interest heart, the rule of law belief and the credit ethics.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seriously study the validity of the ethical construction of procurators, that is, respecting the human nature of reality, adhering to the "bottom line ethics", giving play to the role of demonstration, forming "guiding ethics", focusing on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generating "regulatory ethics", coordinating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Establish "supreme ethics".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何怀宏;一种普遍主义的底线伦理学[J];读书;1997年04期

2 英格沃·埃布森;喻文光;;德国《基本法》中的社会国家原则[J];法学家;2012年01期

3 龙宗智;;两个证据规定的规范与执行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2010年06期

4 龙宗智;论司法改革中的相对合理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5 张志铭;徐媛媛;;对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的初步认识[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国艳;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司法工具价值[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吕耀怀;网络伦理:本土资源与全球性道德共识[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蒋安;理想与现实:我国陪审制度回顾评析与改革展望[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蒋鹏飞;;诉讼和谐何以可能——以刑事诉讼为分析对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姜献辉;刘兵;;基础德目教育研究综述[J];成功(教育);2010年01期

6 高一飞;林国强;;论《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证据部分[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7 韦群林;;中国司法改革研究述评[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向忠诚;论陪审独立[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方剑明;;司法腐败研究[J];研究生法学;1999年04期

10 郑春燕;;法官专业化问题探讨——兼驳苏力先生:《基层法官的司法素质》一文[J];研究生法学;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泽明;;人民监督员制度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李辉;;人民陪审员应走向“平民化”——基于对陪审制度的价值分析[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慧;李斌;;公诉工作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证据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4 潘基俊;罗兆丹;;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面临的挑战及应对[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证据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5 方清;程家敏;;浅析完善我国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A];赣台法学论坛文集——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1年)[C];2011年

6 李忠勇;;对于完善刑事瑕疵证据补救制度的思考——以某中级法院普通刑事案件判决为样本[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7 王长军;唐楠栋;;瑕疵证据审查运用规则实证研究[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8 周金富;钱鹏;;司法现代化标准下的检察委员会制度改革[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其他[C];2013年

9 李茂久;;刑法视域下民族习惯法司法适用性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1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赵应云;冲突与融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方立新;传统与超越[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4 李俊;司法赔偿程序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余维武;冲突与和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施鹏鹏;陪审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钟得志;检察侦查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张友好;书证收集与程序保障[D];四川大学;2007年

9 谢识;不起诉制度论[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王静;中国古代道德法律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静远;刑事诉讼中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吕静;我国死刑量刑程序独立性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马威;论侦查阶段律师会见权及限度[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威杰;人民监督员监督效力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波;审判委员会保留论[D];西南大学;2011年

6 戴丽;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困境与出路[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张璐;论自白排除规则在我国建立[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袁应泳;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范京川;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中国化[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王敬晶;司法民主化进程中的陪审制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志铭;;中国法官职业化改革的立场和策略[J];北方法学;2007年03期

2 龙宗智;欺骗与刑事司法行为的道德界限[J];法学研究;2002年04期

3 吕广伦;罗国良;刘雅玲;王锋永;冯黔刚;朱晶晶;;《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理解与适用[J];人民检察;2010年16期

4 张志铭;;对中国“检察一体化改革”的思考[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张志铭;;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认知[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龙宗智;;理性对待法律修改 慎重使用新增权力——检察机关如何应对刑诉法修改的思考[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王斗斗 赵阳 周斌;[N];法制日报;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常德;;浅论农村财富伦理建设[J];理论研究;2006年05期

2 宋志明,刘成有;儒学与伦理建设[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4期

3 谭欣;公共伦理建设应制度化[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10期

4 龙昶;贺志明;;司法伦理建设的现状和途径研究[J];传承;2008年02期

5 单孝虹;;关于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村社区伦理建设的思考[J];理论与改革;2008年02期

6 黄朗喜;;警防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的偏差[J];政工研究动态;2008年19期

7 李志君;刘秀梅;;社会转型期农村社区伦理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陆春蓉;朱丹丹;;公共反腐:公共生活伦理建设之鹄[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9 黄礼伟;;推进企业伦理建设 实现企业和谐发展[J];学习月刊;2011年24期

10 马建刚;;关于警察伦理建设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尚毅;;行政主体伦理建设中的几个问题[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韩升;;公共管理的伦理维度探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全国政协委员天正集团董事长 高天乐;必须重视企业伦理建设[N];中国企业报;2002年

2 唐在富;卷烟企业的伦理建设问题[N];中国企业报;2004年

3 赵崇南;加强企业伦理建设[N];贵州日报;2006年

4 全国政协委员、天正集团董事长 高天乐;必须重视企业伦理建设[N];人民政协报;2002年

5 曹爱华;加强企业伦理建设 夯实企业和谐的道德基础[N];经理日报;2007年

6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卿定文;后危机时代应加强金融伦理建设[N];人民日报;2010年

7 李树;群体和谐要“向内用力”[N];人民日报;2014年

8 窦炎国;切实加强企业伦理建设[N];苏州日报;2007年

9 北京行政学院教授 赵春福;论企改中的伦理建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10 田智;中国共产党伦理建设研究的新尝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伟;社会转型时期中小企业伦理建设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刘印房;社会转型时期的“文人相轻”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晓莉;企业伦理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霞;会计伦理建设与实施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郭强强;质检系统从业人员的伦理建设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4 谷雨;公益志愿理念下的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5 卢立南;当代中国公共生活伦理建设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3年

6 张敬梅;我国企业环境伦理建设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7 邹继伶;现阶段我国企业伦理建设初探[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8 呙青松;现代企业的质量伦理建设研究[D];西华大学;2012年

9 赵莉;我国法官角色伦理建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夏绪梅;企业伦理建设的理论架构[D];西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2936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2936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a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