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地方法院“造法”的逻辑——以温州等地宅基地流转试验为切入点

发布时间:2018-11-07 09:46
【摘要】:目前地方政府和法院对现行法律中"宅基地不得抵押"的规定有所突破,这类实质性的"造法"行为被人为地纳入了"能动司法"的范畴。对"造法"过程的考察表明,在"政法传统"的逻辑下,我国地方法院的"造法"行为体现出的与其说是司法的"能动性",不如说是司法与政治的"联动性"。改革开放以来,"条块"政制关系中强调"以块为主"的倾向强化了既有的"政法传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地方法院"造法"腾挪出了空间。地方法院的"造法"呈现出三个基本特点:一是"造法"过程镶嵌在政法结构中;二是"造法"基础来自于实质合理性的要求;三是"造法"行为将被长期容忍甚至鼓励。
[Abstract]:At present,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court have broken through the stipulation of "no mortgage on the homestead" in the current law, and this kind of substantive "making law" behavior has been brought into the category of "active judicature" artificially.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rocess of "making law" shows that under the logic of "the tradition of politics and law", the "law making" of local courts in our country embodies not only the "active role" of judicature, but also the "linkage" between judicature and politic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tendency of emphasizing "the priority of block"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ip" and the political system has strengthened the existing "political and legal tradition",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has made room for the district court to "create the law". The "law making" of the local court shows three basic characteristics: first, the process of "making the law" is embedded in the structure of political law; second, the foundation of "making the law" comes from the request of substantial rationality; and the "making law" behavior will be tolerated and even encouraged for a long time.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地方法制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08JZD0010)之子课题“地方法制中的司法问题”的资助,是其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象;;法学三十年:重新出发[J];读书;2008年09期

2 范愉;;诉前调解与法院的社会责任 从司法社会化到司法能动主义[J];法律适用;2007年11期

3 苏力;;关于能动司法[J];法律适用;2010年Z1期

4 罗东川;丁广宇;;我国能动司法的理论与实践评述[J];法律适用;2010年Z1期

5 ;能动司法制度构建初探[J];法律适用;2010年Z1期

6 侯猛;;中国的司法模式:传统与改革[J];法商研究;2009年06期

7 周永坤;;论中国法的现代性十大困境[J];法学;2006年06期

8 陈兴良,周光权;刑法司法解释的限度——兼论司法法之存在及其合理性[J];法学;1997年03期

9 公丕祥;;当代中国能动司法的意义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10 周其仁;;农地产权与征地制度——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重大选择[J];经济学(季刊);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季长龙;规范性司法解释的法源地位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飞龙;;中国法治的现象解释与理性展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周进军;;论民事司法两效背离的柔性契合——从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切入[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3 雷安军;;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合法性问题初探[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4 王凤涛;;迈向回应社会的法——精神慰藉困境与“常回家看看”入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5 赵坤;;论移植宪法的权威性[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6 孙洪坤;;人权保障与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以刑事司法国际准则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7 胡小红;;公益诉讼与行政执法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8 刘小牛;储育明;;诚信原则的价值与意义:从实体法到程序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周阿红;莫良元;;构建我国现代自由心证保障体系的路径探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田佳灵;;民意对司法裁判过程的影响[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新力;梁亮;;在自由与限制之间——认真对待大学章程[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梁晓淮;张舒翔;;转变执法理念 严格遵法守法 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王学成;;我国检察权制约行政权的制度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余辉胜;;从司法职权运行机制失范看司法改革[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李怀;高磊;;我国农地流转中的多重委托代理结构及其制度失衡解析——从当前我国重庆、成都、四川、广东等省土地产权流转案例中得到的启示[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王凤涛;;年龄与职业门槛——雇用年龄限制的正当性[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宋振兴;;关于宅基地的产权配置与征收过程中利益分配的探讨[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魏建;张广辉;;城市房屋的“拆迁”与“征收”:“责任规则”到“产权规则”[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周林彬;陈胜蓝;;商事审判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作用探析:理论与实证[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许可;;从法律博弈论看土地所有权制度设计——以征地补偿为中心[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纯辉;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6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慧勇;周恩来与“文革”后期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健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祥琪;我国征地补偿机制及其完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毕波;论行政调查[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娟;论我国行政决定说明理由制度的建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胡荣鑫;农地家庭经营法权关系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永斌;论我国量刑程序的相对独立性[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浩;行政执法中的正当程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符超翔;法律史中的“阐释”与“史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郭春阳;司法能动抑或司法克制——“洛克纳案”之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陈志湘;从两岸物权法的制定与发展看德国法对中国民法的影响[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雅婷;诉前调解机制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力;;农村基层法院的纠纷解决与规则之治[J];北大法律评论;1999年01期

2 谢庆奎;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刘星;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我国司法解释方法比较[J];比较法研究;1989年02期

4 黄宗智;中国法律制度的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0年01期

5 苏力;基层法院法官专业化问题——现状、成因与出路[J];比较法研究;2000年03期

6 朱庆育;权利的非伦理化:客观权利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命运[J];比较法研究;2001年03期

7 周旺生;重新研究法的渊源[J];比较法研究;2005年04期

8 朱力宇;;论完善我国的法律渊源体系[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9 王勇飞;;试论法的渊源[J];当代法学;1988年03期

10 丁慕英,陆德山;也论我国刑法司法解释权的归属问题──与游伟、赵剑峰同志商榷[J];当代法学;1994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何兵;[N];经济观察报;2008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信春鹰;[N];人民法院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明和;司法解释认识论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宫宝芝;当代中国司法解释体制的法律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曹彪;我国刑事司法解释实证分析[D];苏州大学;2004年

3 刘晓源;我国司法解释体制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谢雪雁;中国司法解释体制解读[D];武汉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锐;;“能动司法”:喧嚣过后的反思[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乔鹏;;能动司法与大调解语境下的法院调解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0年28期

3 王刚;;浅议能动司法下法官释明权的正当行使[J];法制与社会;2010年28期

4 栗峥;;底层社会、纠纷应对与能动司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张榕;;我国最高法院能动司法的路径选择[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李辉;;司法能动主义和我国的能动司法[J];法律方法;2010年02期

7 贾丽;;裁判解释权初探[J];法律方法;2010年02期

8 张新宇;李海宁;;法官在民事审判过程中的能动性[J];中国市场;2011年35期

9 李美芳;;规则之治与自由裁量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04期

10 於艳萍;;法官能动司法的伦理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赵淑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冯希;;行政法律规范冲突中司法权的限度与运行——从能动司法哲学观出发[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赵国玲;杨钢桥;;农户宅基地利用现状及其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董昆;;浅析制约审判独立的非理性社会舆论——从“胡斌飙车案”切入[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庆丰;谢锐勤;;互动与博弈:民事调解与能动司法——以城乡二元社会为背景[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章波;魏西云;;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研究——以北京市郊区为例[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董淳锷;;面对“历史遗留问题”的法律宽容——以“法人股个人持有”现象及其诉讼纠纷为分析样本[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孟春阳;;环境法庭的正当性分析——以能动司法为视角[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记者 马立群;农村宅基地如何转让[N];经济日报;2004年

2 嘉兴市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 莫建林;嘉兴市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对策思考[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3 ;农民的住房及宅基地能否转让[N];检察日报;2005年

4 丁蔚文;南通全面推行集体土地流转[N];新华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胡敏 实习生 张健 张蕾;物权法草案与人们预期有差距[N];四川日报;2005年

6 张翼;《物权法》三审触碰中国体制改革核心难题[N];中国经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一;我国“能动司法”的本义与反思[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李辉;论司法能动主义[D];山东大学;2010年

3 刘全娥;陕甘宁边区司法改革与“政法传统”的形成[D];吉林大学;2012年

4 刘涛;当代中国政法委员会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刘政;能动司法的理论探讨与制度改革[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君峰;信访制度现代化基本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云鹤;比较法视野下的能动司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晓莹;能动司法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4 李放;我国能动司法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5 房东升;能动司法及其在新中国的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天辉;集体土地之上的“小产权房”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7 贺盛涛;民意进入司法的法理学思索[D];西南大学;2012年

8 崔规定;中国语境下“能动司法”的理论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9 丁冬;何以能动,,如如何司法?—利益多元时代乡土司法理念重构[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代力刚;民事能动司法探究[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159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3159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e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