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罪与非罪:舆情、地方性知识与法律信任危机

发布时间:2020-04-03 09:41
【摘要】:近年来,司法舆情事件迭出不穷,现有的研究都在应然层面探讨司法应该如何对待舆情,但是其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司法舆情事件是法律信任危机的表征,司法舆情事件的背后是民众对于司法体系本身的不信任。现有的法律信任理论将中国法律信任缺失归因于外部的“人”,即因为中国人缺乏普遍信任和法治精神,所以造成了中国法律信任缺失的现状,但是,这种解释面对司法舆情事件就丧失了解释力。因此,将研究重心回归到“法”本身是极为必要的。文章以吉登斯的抽象体系的信任理论为分析框架,重新解释了“为什么民众会对司法判决结果产生不信任”。通过对许霆案和赵宇案等个案的剖析,我们发现:法律信任的建立和维系机制为法律信任危机的爆发提供了形式可能性,法律知识的“拟态去技能化”造成了法律知识的可窥性,其结果就是公众用其所持有的常识和经验去“对标”司法判决结果,尤其是涉及“罪与非罪”与“刑轻与刑重”的结果;司法判决结果与公众所持有的地方性知识相冲突是法律信任危机爆发的实质性原因,而司法判决结果偏离了公众所持有的价值共识是法律信任危机爆发的最根本原因。基于上述判断,反思现有的法律信任理论,对于培育法律信任具有积极意义。在司法舆情事件中,法律信任的危机是由“法”本身造成的,是司法判决结果与民众所持有的价值观相冲突的结果,因此,现有法律信任理论所主张的权威统治模式并不可行,而共商模式是具有可行性的路径。在共商模式中,司法体系并不应回避舆论及民意背后的价值诉求,同时也应该重新认识舆论及民意。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26;C912.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云路;;论民族新闻采编中的“地方性知识”建构[J];采写编;2018年04期

2 周尚意;苏娴;陈海明;;地方性知识与空间治理——以苏州东山内圩治理为例[J];地理研究;2019年06期

3 李容芳;李雪萍;;乡土规则的生产:地方性知识的行动逻辑——基于丽江“斋女”现象的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7年06期

4 安梅琴;;高校教育中如何加强地方性知识的传授[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08期

5 孙薇薇;董凯悦;;疾病的解释与应对:基于地方性知识视角的解读[J];思想战线;2018年06期

6 ;蒙本曼著的《知识地方性与地方性知识》出版[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7 鲍超;崔文菊;;“地方性知识”促进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年02期

8 芦坚强;;从内容到方法的地方性知识[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8年02期

9 陈丽;;浅谈地方性知识视角下初中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姑苏文化外事小导游”校本课程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年13期

10 李怡;;地方性知识的价值[J];红岩;201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春梅;;地方性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A];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19年

2 周海亮;;“地方性知识”与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文化的“地方性”研究[A];回顾与创新: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成立30年纪念暨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吴彤;;从科学哲学的视野看地方性知识研究的重要意义——以蒙古族自然知识为例[A];中国少数民族和谐思想研究[C];2005年

4 蔡仲;;科学、后殖民主义与全球化[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地方性知识学校传承的现实困境与理论反思[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戴健林;李朝旭;李竹琴;王雁飞;;中国人的法律观念:一种本土化的解释框架及其实证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7 吴彤;;地方性知识:概念、意蕴和少数民族哲学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建设实践研究[C];2008年

8 宗喀·漾正冈布;何乃柱;;地方性知识与藏区和谐社会的构建——以民间或非政府组织为视角[A];藏学学刊(第4辑)——多元视角下的藏区社会研究专辑[C];2008年

9 杨念群;;“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前景[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崔波;;地方性知识: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新视角[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清华大学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孟繁华;史诗、传奇和地方性知识[N];文艺报;2018年

2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蔡仲;现代化转型中“地方性知识”如何自处[N];中国科学报;2019年

3 外交学院院长、教授 秦亚青;地方性知识与全球国际关系学:东亚合作的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4 王广瑞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地方性知识是民族村落实现脱贫的社会文化资源[N];中国民族报;2018年

5 祁进玉 郭跃;用当地人视角书写地方性知识[N];中国民族报;2018年

6 课题负责人 姜爱;重视土家族地方性防灾减灾知识的现代利用[N];中国民族报;2017年

7 本报评论员 杨于泽;为考上清华学生塑像的“地方性知识”[N];长江日报;2013年

8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严新明 南京大学历史系 刘金源;地方性知识:区域软实力的内核[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魏德东;重视宗教的地方性知识[N];中国民族报;2012年

10 赵峰;法律是一种地方性知识[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立强;北村社会制度[D];上海大学;2007年

2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武青艳;日本创造技法的地域性特征及其文化解读[D];东北大学;2012年

4 李琦;认知实践视野中的地方性知识[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5 李海英;地方性知识与现代抒情精神[D];河南大学;2013年

6 张晓舒;湖北红安张家湾舞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滔;寻找“最基层”:民族村寨村民自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张晓松;历史文化视角下的贵州地方性知识考察[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乔文娟;科学哲学视野中的中医形象[D];南开大学;2009年

10 宛景森;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胜芳现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鸣;地方性知识视角下的中国古代台风学说[D];浙江大学;2019年

2 黎璐晗;城市散居少数民族社区的地方性表征[D];河南大学;2019年

3 秦瑶;罪与非罪:舆情、地方性知识与法律信任危机[D];中共中央党校;2019年

4 赵婧琦;地方性知识的高等教育及其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年

5 付泓潇;地方性知识平台构建中的影像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D];湖南大学;2018年

6 荣青;地方性知识的失落与农民的都市生活想象[D];辽宁大学;2018年

7 侯馨茹;地方性知识运用于民族地区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年

8 齐翔;地方性知识与赋能赋权: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8年

9 应沛艳;生态风险与哈尼族地方性知识[D];云南大学;2017年

10 程夏;论基层法官的地方性知识[D];中南民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13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613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6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