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动司法与规则治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乔治·P.弗莱彻;周折;;正确的与合理的[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2 陈光中;肖沛权;;关于司法权威问题之探讨[J];政法论坛;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露;吴亚楠;;略论人数不确定代表人诉讼的可行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王亚明;;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纠纷解决机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许发民;徐光华;;罪刑法定视野下的禁止类推之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4 周娉;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环境法理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闫超;;公共政策执行偏差问题的执行主体因素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6 李晓光,孙瑞;关于建立我国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郭志远;;对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反思与构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郭志远;;“以人为本”与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的完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孙泳;;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价值及建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向俊杰;;农民的进城务工经历与其对村委会满意度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青原;;中国传统“做人”概念与和谐社会[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7年
2 王青原;;中国人日常语汇中的“做人”概念[A];第16回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田凯;;非协调约束与组织运作——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理论框架[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4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5 许建明;刘伟平;;制度性腐败的政治学[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陈会广;吴沅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与诉讼比较研究——基于金坛的案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明辉;;开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程》精品教材的途径[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8 燕继荣;;政治文明、宪政与公共管理[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公共政策”政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9 董正华;;韦伯、桑巴特、托尼资本主义精神动因思想比较——兼评格林菲尔德的新著《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10 甘培忠;吴元元;;转型中国语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内涵探究[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徐维余;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7 邝小军;科技工作者社会分层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10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小芳;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低效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徐晓影;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黄明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社会资本培育中的政府行为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王凯;由人格化到体制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毛佳怡;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制度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慧娜;司法的“地方化”与“中央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郭春阳;司法能动抑或司法克制——“洛克纳案”之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吴玄;马基雅维利与威尼斯城市共和国宪政[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毛晓秋;;法律的驯顺与政治的审慎——解读霍布斯《一位哲学家与英格兰普通法学者的对话》[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2 淳于闻;;法律的“概念”澄明——评H.L.A.哈特《法律的概念》[J];河北法学;2006年10期
3 保罗·H·罗宾逊;马卡斯·德克·达博;刘仁文;王yN;;美国模范刑法典导论[J];时代法学;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平;陈聪;;转型期能动司法的实践进路[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2 张新宇;李海宁;;法官在民事审判过程中的能动性[J];中国市场;2011年35期
3 许国鹏;;能动司法:必要性、问题与路径选择[J];理论探索;2011年04期
4 谢小弓;;浅论市场规制法视野下的司法能动[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郭晓晶;;能动司法初探[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7期
6 丁万志;;司法能动的软法之治[J];行政与法;2011年09期
7 栾爽;平旭;;抗战时期中共抗日民主政权司法制度建设及启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05期
8 董淳锷;;面对“历史遗留问题”的法律宽容——以“法人股个人持有”现象及其诉讼纠纷为分析样本[J];法学家;2011年04期
9 杨丽丽;;能动司法的实现条件——一个中美比较的视角[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李慧;;我国法治建设中判例制度的价值解析[J];科技与法律;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何海波;;晨光初现的正当程序原则[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冯希;;行政法律规范冲突中司法权的限度与运行——从能动司法哲学观出发[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董昆;;浅析制约审判独立的非理性社会舆论——从“胡斌飙车案”切入[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庆丰;谢锐勤;;互动与博弈:民事调解与能动司法——以城乡二元社会为背景[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董淳锷;;面对“历史遗留问题”的法律宽容——以“法人股个人持有”现象及其诉讼纠纷为分析样本[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全国律协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议程[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庄汉;叶茂;;以司法改革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从董必武对于法与社会关系的论述谈起[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8 孟春阳;;环境法庭的正当性分析——以能动司法为视角[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9 李亚凝;;“嵌入性”不足与本土化司法模式之建构[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开大学法学院讲师 法学博士 王彬;司法能动主义溯源及现实意义[N];人民法院报;2009年
2 上海市一中院 凌捷;司法能动主义的改革方向[N];法制日报;2010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信春鹰;中国是否需要司法能动主义[N];人民法院报;2002年
4 河北省深泽县人民法院 王军锋;审判实践中的司法能动主义走向[N];人民法院报;2009年
5 西南政法大学 郝振江;司法能动主义与我国非讼事件程序法的制定[N];人民法院报;2010年
6 最高人民法院 郝银钟;解析法律统一适用的价值追求与机制保障[N];人民法院报;2008年
7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高一飞;司法的时代性和民主性[N];人民法院报;2008年
8 杨力;认真对待最高法院[N];法制日报;2007年
9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左卫民;法治社会中的法院功能[N];人民法院报;2002年
10 刘岚;社会公众是最终受益者[N];人民法院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辉;论司法能动主义[D];山东大学;2010年
2 韩德明;司法的现代性及其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柳;法律、管制与声誉约束[D];复旦大学;2007年
4 施嵩;美国宪法解释的原意主义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杨积讯;穿越历史[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黄先雄;司法谦抑论[D];湘潭大学;2007年
7 朱福勇;论民事法官能动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蔡东丽;罗斯福新政时期的联邦最高法院(1933-1939)[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9 范春莹;法律思维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姜世波;习惯国际法的司法确定[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凤伟;司法能动主义比较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2 林感;司法能动主义探析[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3 冉纲瑞;论司法能动注意在我国的适用[D];西北大学;2011年
4 郭俊伟;对中国司法能动主义的思考[D];宁波大学;2011年
5 蔡丽敏;司法能动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房东升;能动司法及其在新中国的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吴宝林;论能动司法的界限及实现[D];南京大学;2011年
8 何亚婷;世贸组织争端解决中的司法能动主义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9 周超;当代中国语境下能动司法的合理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钟月辉;WTO司法能动主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29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729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