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我国司法责任追究制适用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30 01:32
   司法人员作为一个国家(地区)实施司法公正的专业法律职业群体,坚守法治、站稳天平、秉公司法是他们天然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如何确保司法人员公正公信的行使这份责任和义务是我国司法责任追究的重难点,关系到司法改革能否顺利推进、达到预期效果.司法责任追究制度是规定追究违法违规司法责任人应承担的责任,主要包括责任主体、追责主体、追责事由、追责程序四个方面。司法责任追究制度设计是否合理、运行机制是否规范顺畅,直接影响着司法人员的崇高形象,也影响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和法治事业的进步.从辩证法的角度分析,虽然我国已经有关于法官、检察官等司法人员责任追究的相关普适性的法律法规,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在司法责任追究制的追责主体、追责事由、追责程序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修正和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关系到我国司法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乃至影响司法公正公信的实现。追责主体是追究司法人员责任的问责机构.我国目前的追责主体主要有法院检察院内部的纪检监察部门、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以及司法惩戒委员会,体现了内外结合、相铺相成的监督追责机制.但是由于司法机关独立运行机制的规定缺失、司法权行政化运行导致司法地方化倾向和权责不清问题产生,追责主体失去了应有的司法权属性,鉴于此应坚持司法化方向,明确追责原则、厘清追责主体相互之间的权利和职能划分,完善司法惩戒委员会,从根本上使追责主体实现依循行政逻辑向遵循司法逻辑的方向转变。司法责任追究事由是在司法人员责任追究的制度设计和适用过程中需要坚守的基本准则,是追究司法人员责任的一种行为尺度。由于现有立法规定的不足、司法人员对法律理解认识的偏差、案件出现新情况等原因,实践当中追责事由结果化、宽泛化问题严重,严重制约了司法人员办案积极性的提高,因此应当从完善立法、明确追责事由和责任豁免事由方面完善责任追究事由,将责任认定标准,从以结果归属的错误做法转向主观过错与客观行为结合,防止因追责事由不明确而导致不当追责发生.在界定追责主体和追责事由后,最为重要的是如何落实相关规定,即如何让司法责任追究在制定出相关制度后,有效的运作起来。从而使得责任追究公平公正的进行,符合相关司法责任追究制的规定和精神,使得需要追责的人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承担应付的责任,使得与案件无关者免受牵连。从目前我国现行的司法责任追究的立案、审理、救济阶段来看,追责程序行政化和追责过程不透明问题严重,内部干预太多,使得追责效力大打折扣,饱受公众质疑,违背了阳光司法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应在现有制度框架之下,借鉴美国司法人员惩戒程序有益经验,坚持程序公开要求,从公开追责过程,科学设置追责程序两方面补足程序存在的问题。总之,司法责任追究制度的修正和完善非一朝一夕所能,涉及到各方利益的重新安排或整合。要牢牢坚持司法权运行规律这一核心,吸收借鉴现代西方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改革的有益之处,不断完善,使其发挥制度应有之意。
【学位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92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司法责任追究制之基本范畴
    (一) 责任主体
    (二) 追责主体
    (三) 追责事由
        1. 错案责任
        2. 违法办案责任
    (四) 追责程序
二、司法责任追究制的追责主体
    (一) 现行追责主体及其弊端
        1. 纪检监察部门独立性不足
        2. 人大机关罢免权被动化行使
        3. 司法惩戒委员会职能不健全
    (二) 追责主体功能缺失的原因
        1. 司法机关独立运行机制的规定缺失
        2. 司法权的行政化运行严重
    (三) 追责主体的完善
        1. 明确追责原则
        2. 厘清权限与职能划分
        3. 完善司法惩戒委员会
三、司法责任追究制的追责事由
    (一) 追责事由的现有规定
    (二) 追责事由存在的问题
        1. 追责事由结果化
        2. 追责事由宽泛化
    (三) 追责事由弱化的原因
        1. 立法相关规定不足
        2. 不确定的案件事实
        3. 对法律理解认识的偏差
        4. 案件出现新事实或新证据
    (四) 追责事由的完善
        1. 完善立法
        2. 明确追责标准
        3. 明确责任豁免事由
四、司法责任追究制的追责程序
    (一) 追责程序的现有规定
        1. 立案阶段
        2. 审理阶段
        3. 救济
    (二) 追责程序存在的问题
        1. 追责程序行政化
        2. 追责程序不透明
    (三) 追责程序的完善
        1. 公开责任追究过程
        2. 科学设置追责程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健健;;大数据视角下乡镇环境司法问题研究[J];乡村科技;2018年28期

2 唐进;;网络舆论与刑事司法:典型案件整理[J];法论(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00期

3 姚尚贤;;司法改革中的多元竞逐与单一效忠——以民国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收回为例[J];南开法律评论;2016年00期

4 ;内容简介[J];清华法治论衡;2016年00期

5 孙笑侠;;用什么来评估司法——司法评估“法理要素”简论暨问卷调查数据展示[J];中国法律评论;2019年04期

6 王栋;;再思司法改革:基于腐败治理的观察[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7 王志祥;王艺丹;;司法责任认定基本问题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8 陈楚;;媒体“绑架”司法问题之探析[J];法制博览;2018年31期

9 焦宝乾;;我国司法方法论:学理研究、实践应用及展望[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02期

10 翟中东;属人原则司法问题[J];四川省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公丕祥;;董必武的人民司法思想及其时代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六辑)[C];2016年

2 陆学明;李宏昌;;烟草专卖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相关问题研究[A];中国烟草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7年

3 卢有学;谭建荣;陈香兰;;新闻监督与刑事司法问题研究——以我国刑事司法判例分析为视角[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4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国强 西南政法大学特聘教授;认真对待司法特性[N];北京日报;2017年

2 姚建军;以创新的思维审视司法改革[N];人民法院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王宥力;坚守公平正义的生命线[N];青海日报;2017年

4 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董秉惠;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7年

5 最高人民法院 张勇健;自觉担当使命 护航“一带一路”[N];人民法院报;2017年

6 本报记者 李阳 本报通讯员 吴延波;根相连 心相契 终相守[N];人民法院报;2017年

7 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刘华;坚持问题导向 扎实推动司法行为规范[N];检察日报;2017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在全;民国时期国民党司法党化的困境与局限[N];团结报;2017年

9 本报记者 乔文心 刘婧 严剑漪 本报通讯员 孟珉;以公正司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N];人民法院报;2017年

10 刘勃;省检察院:对违法、违规、不规范司法行为予以问责[N];法制生活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焕芳;国际民商事司法与行政合作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唐伟华;清前期广州涉外司法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李凤鸣;清代州县官吏的司法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张永红;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研究[D];北京大学;2003年

5 王明新;现代社会中的法官[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雷新勇;公共政策的司法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方立新;传统与超越[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8 张晓峰;法官权力论[D];吉林大学;2007年

9 邓玮;法律场域的行动逻辑[D];上海大学;2006年

10 黄先雄;司法谦抑论[D];湘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甄孟;论我国司法审判权的行政化难题及改革方向[D];吉林大学;2019年

2 王亚红;逮捕司法审查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3 邓芳宁;我国司法责任追究制适用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4 刘家硕;行政处罚的定罪量刑机能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8年

5 周丽洁;我国司法理念的生态化探析[D];郑州大学;2019年

6 魏爱慈;司法的剧场化效应与广场化挑战[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7 陈宇;论我国冲突法中“有利条款”司法困境之检讨及解决[D];山东大学;2019年

8 曹月君;论行政协议中行政优益权的司法审查[D];辽宁大学;2018年

9 滕春恒;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改革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8年

10 严亦珂;跨领域视角下司法社会工作督导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30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8305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7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