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判辅助事务的集约化管理
发布时间:2021-01-08 16:02
为了疏解法院日益严峻的案件压力,增强司法服务的协同性和实效性,对审判辅助事务实施制度化剥离并进行集约化管理,是当前法院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审判辅助事务不需要高度的专业水平和判断能力,通过遵循流程化和重复性的程序规则就可以完成,因此可以对其集中管理以提升工作质效。从社会分工和分配正义理论出发,并考量当前法院遭遇的"案多人少"的困境,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无疑是缓解法官压力、提升司法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一项有效改革举措。传统上,我国司法实践中对个案涉及的审判事务实行的是混合管理模式,核心事务与辅助事务交织,法官与辅助人员分工不明,而多数现代化国家则通过精细化和专业化的人员分类管理实现了审判事务的分离,为集约化管理创造了条件。总结已有的地方实践并结合法院的现实需求,下一步我国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要实现法治化应从内外两条路径同时推进:对内是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组建专门团队,将部分审判辅助事务集中到诉讼服务中心由专业化团队负责;对外是引入社会化力量,将适宜外包的审判辅助事务集中委托给社会组织、法人或自然人处理,并出台统一的操作规程,为业务实践提供指引。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41(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的意蕴
(一)审判辅助事务及其制度化剥离
(二)集约化管理理念的引入
二、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的机理
(一)理论根源
1.社会分工理论
2.分配正义理论
(二)实践需求
(三)现实意义
1.疏解法官压力
2.提高司法效率
3.优化资源配置
三、审判辅助事务管理模式的实践考察
(一)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审判辅助事务管理模式考察
(二)比较法视阈下的审判辅助事务管理模式考察
四、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的法治化路径
(一)内部集约化:诉讼服务中心的推广
(二)外部集约化:审判辅助事务社会化外包
1.社会化外包的规范依据
2.社会化外包的服务主体
3.社会化外包的具体内容
4.社会化外包的执行形式
5.社会化外包的经费保障
6.社会化外包的跟踪管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司法辅助事务集约化的含义、内容和法治化路径[J]. 尤乐. 北方法学. 2019(04)
[2]论司法职权内部配置的优化[J]. 张智辉. 法学家. 2019(04)
[3]新时代人民法院购买社会服务相关机制研究[J]. 唐新,卢腾达. 人民司法(应用). 2018(28)
[4]立案登记制改革:理论基础、运行困境与路径优化[J]. 石春雷.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5]法官助理制度的法理分析[J]. 刘练军.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4)
[6]创新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与发展——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为例[J]. 陈辽敏. 中国应用法学. 2017(03)
[7]论司法权和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的分离[J]. 徐汉明. 中国法学. 2015(04)
[8]论法官的角色困境[J]. 江国华,韩玉亭.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5(02)
[9]如何编制法官员额——基于民事案件工作量的分类与测量[J]. 王静,李学尧,夏志阳.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5(02)
[10]分配正义的两个基本原则[J]. 易小明. 中国社会科学. 2015(03)
本文编号:2964888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41(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的意蕴
(一)审判辅助事务及其制度化剥离
(二)集约化管理理念的引入
二、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的机理
(一)理论根源
1.社会分工理论
2.分配正义理论
(二)实践需求
(三)现实意义
1.疏解法官压力
2.提高司法效率
3.优化资源配置
三、审判辅助事务管理模式的实践考察
(一)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审判辅助事务管理模式考察
(二)比较法视阈下的审判辅助事务管理模式考察
四、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的法治化路径
(一)内部集约化:诉讼服务中心的推广
(二)外部集约化:审判辅助事务社会化外包
1.社会化外包的规范依据
2.社会化外包的服务主体
3.社会化外包的具体内容
4.社会化外包的执行形式
5.社会化外包的经费保障
6.社会化外包的跟踪管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司法辅助事务集约化的含义、内容和法治化路径[J]. 尤乐. 北方法学. 2019(04)
[2]论司法职权内部配置的优化[J]. 张智辉. 法学家. 2019(04)
[3]新时代人民法院购买社会服务相关机制研究[J]. 唐新,卢腾达. 人民司法(应用). 2018(28)
[4]立案登记制改革:理论基础、运行困境与路径优化[J]. 石春雷.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5]法官助理制度的法理分析[J]. 刘练军.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4)
[6]创新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与发展——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为例[J]. 陈辽敏. 中国应用法学. 2017(03)
[7]论司法权和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的分离[J]. 徐汉明. 中国法学. 2015(04)
[8]论法官的角色困境[J]. 江国华,韩玉亭.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5(02)
[9]如何编制法官员额——基于民事案件工作量的分类与测量[J]. 王静,李学尧,夏志阳.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5(02)
[10]分配正义的两个基本原则[J]. 易小明. 中国社会科学. 2015(03)
本文编号:29648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964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