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巡回审判制度探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巡回审判制度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我国巡回审判制度进行探究,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很有意义的。本文先交代了我国当前推进巡回审判制度的司法改革的大背景,并对继续推行巡回审判制度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接着,以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主要代表性国家(地区)和我国的巡回审判制度的比较考察为切入点,本文归纳总结了当前我国巡回审判制度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发现我国巡回审判制度建构中的突出障碍,并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的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巡回审判制度,对我国巡回审判的前景做出展望。一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我国当前推进巡回审判制度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第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完满结束,我国启动了又一轮的司法改革,最高法院巡回法庭紧接着应运而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气象。接着,多层面的分析中国继续实施巡回审判制度的现实意义:比方说,巡回审判更加有助于推进深化司法改革,巡回审判是司法为民的体现,巡回审判便于法官公正、高效审理案件,等等。第二部分,巡回审判制度的历史考察。这部分先分别介绍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代表性国家(地区)的巡回审判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接着,比较的考察了我国的巡回审判制度,主要介绍“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第三部分,我国巡回审判制度的现状。这一部分先归纳总结了我国巡回审判制度的显著特点,如:我国巡回审判制度规范化发展,组织形式多样、专业性巡回判法庭增多,适用范围相对特定,运行方式多元,巡回审判与非诉解纷机制联系密切,注重调解。然后,多维度的分析了当前我国巡回审判制度建构过程中的障碍:我国巡回审判制度运行不规范;巡回审判实践中的片面“形式化”现象;我国巡回审判的物质保障不全面;巡回审判法庭与基层组织沟通协调不充分;适用范围盲目扩大以及巡回审判公开与个人隐私之间的矛盾。第四部分,对我国巡回审判制度建构的思考。这一部分在前文的逐层阐述下,为我国巡回审判制度更好的建构,开展积极主动的思考:如完善立法以加强制度运行的可操作性;建立新型巡回审判法官的遴选制度;设立开展巡回审判的专项财政;促成巡回法庭与基层组织的长效合作机制以及构建巡回审判法官与律师的新型职业关系。
【关键词】:巡回审判 历史考察 特点 障碍 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5.1;D926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引言9
- 一、我国当前推进巡回审判制度的背景及意义9-17
- (一) 我国当前推进巡回审判制度的背景10-13
- 1. 新一轮司法改革的启动10-11
- 2. 最高法院巡回法庭的设立11-13
- (二) 推行巡回审判制度的意义13-17
- 1. 改善我国司法资源匮乏、司法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13-14
- 2. 巡回审判助力司法改革的推进深化14-15
- 3. 巡回审判是司法为民的体现15-16
- 4. 巡回审判便于法官公正、高效审理案件16-17
- 二、巡回审判制度的历史考察17-23
- (一) 英美法系国家巡回审判制度的产生和发展17-20
- 1. 英国的巡回审判制度考察17-19
- 2. 美国的巡回审判制度考察19-20
- 3. 其他国家的巡回审判制度考察20
- (二) 大陆法系国家(地区)巡回审判制度的产生和发展20-21
- 1. 法国的巡回审判制度考察20-21
- 2. 其他国家(地区)的巡回审判制度考察21
- (三) 我国巡回审判制度的历史考察21-23
- 1.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产生21-22
- 2. “马锡五审判方式”成功之处的现实价值22-23
- 三、我国巡回审判制度的现状23-40
- (一) 我国巡回审判制度的特点24-35
- 1. 我国巡回审判制度的规范化发展24-25
- 2. 巡回审判组织形式多样,专业性巡回审判法庭增多25-29
- 3. 巡回审判适用范围相对特定29-32
- 4. 巡回审判运行方式多元32-33
- 5. 巡回审判与非诉解纷机制联系密切33
- 6. 调判结合,注重调解33-35
- (二) 我国巡回审判制度建构中的障碍35-40
- 1. 我国巡回审判制度运行不规范35
- 2. 巡回审判实践中的片面“形式化”现象35-37
- 3. 我国巡回审判的物质保障和后勤保障不足37-38
- 4. 巡回审判法庭与基层组织沟通协调不足38
- 5. 适用范围盲目扩大38-39
- 6. 巡回审判公开与个人隐私之间的矛盾39-40
- 四、对我国巡回审判制度建构的思考40-50
- (一) 完善立法以加强制度运行的可操作性40-42
- 1. 巡回审判的适用范围41
- 2. 巡回审判监督机制及奖惩措施41-42
- 3. 巡回审判的周期设定42
- 4. 巡回审判的人员配置42
- (二) 建立新型的巡回法官遴选、培训制度42-44
- (三) 设立开展巡回审判的专项财政44-45
- (四) 促进巡回法庭与基层组织的长效合作机制45-46
- (五) 构建巡回审判法官与律师的新型职业关系46-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7
- 致谢57-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军;;中国审判制度的发展[J];法制资讯;2009年01期
2 许少波,尹绪洲;我国家事审判制度之建构[J];开封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3 朱云平,龚春英;清末审判制度改革探微[J];宿州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4 刘冬明;入世后我国审判制度面临的挑战[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2期
5 刘冬明;;入世后我国审判制度面临的挑战[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韩君玲;论日本审判制度的特点及其改革[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方明航;;我国巡回审判制度新特点及其完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8 富庸;;谈谈“十五贯”中几个古代审判制度[J];法学研究;1957年02期
9 罗素全;审判制度和法律手~尣荒芤桓欧穸╗J];法学;1958年06期
10 张晋藩;;试论中国封建审判制度的特点[J];学习与探索;198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阎晓军;;秦汉时期的诉讼审判制度[A];秦文化论丛(第十辑)[C];2003年
2 肖晋;;老年人权益维护与老年审判制度的完善[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选集[C];2006年
3 郑艺群;;环境审判制度初探[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任洪涛;黄锡生;;我国环境审判的现实问题与制度完善[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邓禾;王国萍;;印度环境法庭的制度考察及启示[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阚超;巡回审判制度的完善[N];江苏经济报;2014年
2 覃帅 柳州市柳北区人民检察院;建立网络审判制度相关问题探究[N];广西法治日报;2012年
3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谢萍;浅谈德国少年审判制度[N];人民法院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吕金平;审判制度改革重在去行政化[N];云南政协报;2013年
5 本报评论员;完善审判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N];人民法院报;2007年
6 瞿森斌;少年审判制度改革势在必行[N];江苏经济报;2011年
7 丁英 张福坤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法院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检察院;中国传统审判制度中“情”的现代解读[N];人民法院报;2014年
8 本报评论员;加强制度建设,推动依法治国方略深入实施[N];人民法院报;2007年
9 通讯员 丁红波邋张玉卓;增加调解结案力度 建立巡回审判制度[N];长春日报;2008年
10 梅永红;仲裁与审判制度的改革[N];国际商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熙照;传统审判制度近代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李俊;晚清审判制度变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3 郭正怀;民国时期审判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静;基层法院巡回审判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张照;我国法院巡回审判制度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
3 徐锦羊;中国巡回审判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4 赵茜;我国巡回审判制度探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5 严晓英;我国巡回审判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邵希斌;试论中国审判制度改革[D];郑州大学;2003年
7 王锐;家事审判制度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李婧;论我国民事巡回审判制度的完善[D];内蒙古大学;2013年
9 刘美玲;英国巡回审判制度与普通法的形成[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10 姜盼;当代巡回审判制度的思考[D];内蒙古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巡回审判制度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74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97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