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法裁判立场的价值流变与社会回应
发布时间:2021-02-20 01:01
在法教义学视角下",泸州遗赠案"反映了法条主义和后果主义的观点碰撞,缺乏详尽周密的释法说理是判决结果饱受争议的原因之一。在法社会学的视角下,如何抉择法律的确定性与婚姻的道德性是法官面临的价值衡量难题,体现了"社会-司法"的多方利益考量。从德国"情人遗赠案"法院立场的价值流变中可以看出",泸州遗赠案"的价值选择远未到盖棺定论之时。从"试错型"思维理念出发,在案例指导制度下构建"约束型回应范式"才是形成发展型法律模式的有效途径。
【文章来源】:河北农机. 2020,(08)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双重视角还原“泸州遗赠案”的决择真相
1.1 法教义学视角下严格法条主义和后果主义的观点碰撞
1.2 社会学视角下确定性与道德性的价值衡量
2 从德国遗赠案“价值流变”中得出的当代启示
3 建立以案例指导制度为基础的“约束型回应范式”
3.1 建立现有案例与未来司法的可持续模式
3.2 在“同案同判”的方法论中把握“同”与“不同”
3.3 以“试错型”逻辑思维取代“对照型”办案模式
4 结语
本文编号:3041975
【文章来源】:河北农机. 2020,(08)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双重视角还原“泸州遗赠案”的决择真相
1.1 法教义学视角下严格法条主义和后果主义的观点碰撞
1.2 社会学视角下确定性与道德性的价值衡量
2 从德国遗赠案“价值流变”中得出的当代启示
3 建立以案例指导制度为基础的“约束型回应范式”
3.1 建立现有案例与未来司法的可持续模式
3.2 在“同案同判”的方法论中把握“同”与“不同”
3.3 以“试错型”逻辑思维取代“对照型”办案模式
4 结语
本文编号:3041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041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