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西藏法院民事调解现状、成因及完善

发布时间:2021-02-24 02:44
  第一部分调解和法院调解概述,阐述了调解和法院调解的概念,并分析了调解的优点及不同类型调解的局限性。该部分在对调解的给予肯定的同时,指出了调解特别是法院调解的弊端,从而为第四部分西藏法院民事调解制度的完善做好铺垫。第二部分西藏法院民事调解现状,主要通过西藏各法院年度工作总结中的资料统计展现出了法院调解的大致情况,与全国范围类的民事案件调解情况进行比较,从而考察西藏法院民事调解概貌。第三部分法院民事调解在西藏受青睐的原因。该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西藏法院的民事案件调解率虽然只是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笔者以为,相比内地城市而言,有一些特殊的因素影响着西藏法院的调解,这些因素或许才是我们应该去积极探索的。第四部分西藏法院民事调解存在的不足及完善。该部分主要结合西藏的客观实际,针对西藏如何建立起和谐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从而使西藏实现真正的现代法治。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调解和法院调解概述
    一、调解概念
    二、法院调解的概念
    三、调解的优点
        (一) 解决纠纷的实效性
        (二) 节约司法资源
        (三) 修复人际关系
    四、调解的局限性
第二部分 西藏法院民事调解现状
    一、通过西藏各法院年度工作总结中的资料统计展现出的法院调解现状
    二、全国范围类的民事案件调解情况
第三部分 法院民事调解在西藏受青睐的原因
    一、调解追求的“和谐”价值与西藏传统文化相契合
        (一) 西藏传统文化的价值
        (二) 西藏传统文化与调解在某种层面的价值“同一性”
    二、西藏地区司法外解决纠纷的体制力量还很薄弱
        (一) 人民调解力量的薄弱
        (二) 仲裁组织力量的缺失
        (三) 大调解机制的缺失
    三、西藏大部分地区还是“熟人社会”,有利于促成调解
        (一) 熟人社会的基本性质
        (二) 对西藏“熟人社会”的界定
        (三) 熟人社会中的调解
    四、西藏大部分民事案件适于调解
    五、西藏地区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需要
    六、调解者的因素
第四部分 西藏法院民事调解存在的不足及完善
    一、西藏法院民事调解存在的不足
        (一) 忽视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 非程序性
        (三) 非中立性
    二、西藏法院民事调解制度的完善
        (一) 强化人民调解的力量,从量上分流法院的压力
        (二) 法院调解技术方面的完善
        (三) 加强法官司法理念的培养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审判职能、说服责任与“案结事了”[J]. 张保生.  证据科学. 2009(06)
[2]熟人社会的性质[J]. 宋丽娜.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3]充分发挥司法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J]. 肖扬.  求是. 2006(19)
[4]对抗制与调解制度的冲突与融合——美国调解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 肖建华,杨兵.  比较法研究. 2006(04)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J]. 张文显.  中国法学. 2006(01)
[6]调解的重构(下)——以法院调解的改革为重点[J]. 范愉.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4(03)
[7]调解的重构(上)——以法院调解的改革为重点[J]. 范愉.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4(02)
[8]法院调解的立法价值探究——兼评法院调解的两种改良观点[J]. 张晋红.  法学研究. 1998(05)
[9]法治的理论形态与实现过程[J]. 吴德星.  法学研究. 1996(05)
[10]民事审判中的调审分离[J]. 李浩.  法学研究. 1996(04)



本文编号:3048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048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f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