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B区法院小额诉讼程序的实践调研

发布时间:2021-08-19 17:22
  小额诉讼程序在世界历史上产生已久。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把小额诉讼程序作为一种大众化、普惠的司法程序,它在提升审判效率、保障司法公平和优化资源配置诸方面具有明显价值。小额诉讼程序符合我国当前的司法需求而得以引入。201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第一百六十二条设立起小额诉讼程序。我国的小额诉讼程序是以效率为核心价值建立,其程序目的在于“快立快审快结”。我国的小额诉讼程序自立法确立以来,一直传出运行不畅的声音。作为早期接触这一程序的B区法院,在小额诉讼程序运行中有过挫折,亦有经验与启示。本文以法社会学视角切入对B区法院小额诉讼程序的运行情况展开调研。小额诉讼程序在B区法院的历史生成、变化走向反映出,小额诉讼程序普及适用得益于司法政策作用,小额诉讼的类型与数量是反映经济民生的“晴雨表”。B区法院的实践认识经历过转折,生成了诸多疑问。小额诉讼的实际办案效率、办案质量和办案效果与外部推测有所差距。在具体的办案情景中,小额诉讼程序的参与者们所担当的角色忠于程序法律规定,又在不同情境下偏离与异化。办案人员与当事人在合作与对抗的互动中,显示出当前小额诉讼程序在构造上的不足。观察小额诉讼程序的整...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小额诉讼程序制度概况
    (一)小额诉讼程序的价值
    (二)我国小额诉讼程序演变
二、B区法院小额诉讼调研情况
    (一)调研思路
    (二)数据情况
三、B区法院小额诉讼程序的常规运行
    (一)小额诉讼的办案组织设置和基本流程
    (二)小额诉讼的办案质效
    (三)小额诉讼在审判活动中的地位
四、小额诉讼中的“人”:角色、特征与互动关系
    (一)小额诉讼当事人的角色与特征
    (二)小额诉讼中的“代理人”:有无与功能
    (三)小额诉讼案件承办人:谁在办案
    (四)小额诉讼办案人员与当事人的互动关系
五、小额诉讼的目标:期待、反馈与展望
    (一)学界与司法理论的期待
    (二)司法实践对期待的反馈
    (三)小额诉讼在实践问题的主要成因
    (四)小额诉讼的积极应对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额诉讼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研究——基于上世纪中叶美国的小额诉讼[J]. 和芫,马峰.  时代法学. 2019(04)
[2]刘守英:中国步入“城乡中国”阶段[J]. 刘守英.  新城乡. 2019(05)
[3]美国小额诉讼程序的误读与澄清[J]. 汪静.  江西社会科学. 2018(12)
[4]比较法视阈下我国大陆地区小额诉讼程序的新图景[J]. 鄢焱.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5]我国小额诉讼制度运行的困境与出路——以北京市基层法院的审判实践为蓝本[J]. 陆俊芳,牛佳雯,熊要先.  法律适用. 2016(03)
[6]小额诉讼与福利制度[J]. 王福华.  中外法学. 2016(01)
[7]理想与现实:小额诉讼程序运行的困境与完善路径——基于宁波市六区法院的实证研究[J]. 蒲一苇,朱秋燕.  民事程序法研究. 2015(02)
[8]小额诉讼的运行现状及其完善——基于绵阳市小额诉讼的调研[J]. 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小额诉讼调研课题组.  西部法学评论. 2015(04)
[9]励讼:当代中国诉讼文化的变迁[J]. 郭星华,郑日强.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10]小额诉讼适用案件类型的思考[J]. 肖建国,刘东.  法律适用. 2015(05)



本文编号:33518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3518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8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