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我国刑事审判法庭的空间布局 ——以现代刑事庭审结构理念为视角
发布时间:2021-08-20 20:41
审判法庭的空间布局是庭审结构最直观的体现,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各诉讼角色的位置设置和安排方式。不同的位置设置和安排方式又折射出相应的司法理念和诉讼观念,刑事诉讼以其特有的庭审模式和诉讼程序更是如此。而现行刑事审判法庭布局既不能完整反映控、辨、审三方主体的诉讼地位和相互关系,又没有充分体现现代刑事诉讼的司法理念,甚至已不适应庭审方式改革后刑事庭审正常进行的技术性要求。本文通过对我国刑事庭审结构的考察与定位,从审判法庭空间布局的技术性合理设置以及能折射庭审结构理念的独特视角,反思现有刑事法庭布局的弊端,提出了重构刑事法庭布局的大胆而激进的设想,以克服上述弊端,最大限度实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刑事诉讼目标,并借此推动呼声日益高涨的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再次修改。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一、刑事审判法庭的空间布局与刑事庭审结构
(一) 刑事审判法庭的空间布局
(二) 刑事诉讼结构与刑事庭审结构
(三) 刑事诉讼结构的基本模式
1、有关“刑事诉讼结构”的理论观点
2、我国目前刑事诉讼结构的特点
(四) 刑事庭审结构的基本类型
1、前现代刑事庭审结构
2、现代刑事庭审结构
二、我国刑事庭审结构的考察与定位
(一) 我国现行刑事庭审结构及其运行困境
(二) 完善我国现行刑事庭审结构的理念定位
1、应确立最大限度追求庭审公正的理念
2、应确立公正前提下追求庭审效率的理念
3、应坚持裁判中立和独立的理念
4、应坚持控辩平等的理念
(三) 现行的刑事庭审应亟需解决的问题
1、实行起诉状一本主义
2、实现公诉人在庭审中的“当事人”化
3、强化辩护职能,保障控辩平等对抗
4、限制庭外调查权
5、贯彻直接、言词原则,完善证人出庭制度
6、建立交叉询问制度
三、现有法庭布局:蕴含职权主义庭审结构理念
(一) 世界各国刑事审判法庭的空间布局
(二) 我国刑事审判法庭空间布局的相关规定
(三) 我国现有刑事审判法庭空间布局的弊端
1、现有法庭空间布局不能完整反映控辩平等、制衡对抗的现代刑事庭审结构的理念
2、现有法庭空间布局不利于被告人诉讼权利的实现
3、现有法庭空间布局不利于被告人基本人权的保障
4、现有法庭空间布局不适应刑事庭审活动正常进行的合理性技术要求
5、现有法庭空间布局不能反映法庭“庄严性”的一般特征
(四) 未成年人刑事审判法庭空间布局的改革
1、“圆桌审判”模式有利于审判
2、“圆桌审判”模式有利于矫正
四、重构法庭布局之设想:折射现代刑事庭审结构之理念
(一) 普通刑事法庭的空间布局
(二) 未成年人刑事法庭的空间布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我国刑事法庭设置看刑事审判构造的完善[J]. 卞建林,李菁菁. 法学研究. 2004(03)
[2]论刑事诉讼人权保障[J]. 杨宇冠.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2(04)
[3]论我国刑事诉讼结构及其模式[J]. 李传轩.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2(02)
[4]庭审改革后法庭布局重构之设想[J]. 叶林达. 河北法学. 2001(02)
[5]刑事庭审方式比较研究[J]. 崔自力. 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1)
[6]论我国刑事诉讼的结构和职能[J]. 许江.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1998(02)
[7]现代刑事审判模式评析[J]. 谷国文.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8(01)
本文编号:3354196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一、刑事审判法庭的空间布局与刑事庭审结构
(一) 刑事审判法庭的空间布局
(二) 刑事诉讼结构与刑事庭审结构
(三) 刑事诉讼结构的基本模式
1、有关“刑事诉讼结构”的理论观点
2、我国目前刑事诉讼结构的特点
(四) 刑事庭审结构的基本类型
1、前现代刑事庭审结构
2、现代刑事庭审结构
二、我国刑事庭审结构的考察与定位
(一) 我国现行刑事庭审结构及其运行困境
(二) 完善我国现行刑事庭审结构的理念定位
1、应确立最大限度追求庭审公正的理念
2、应确立公正前提下追求庭审效率的理念
3、应坚持裁判中立和独立的理念
4、应坚持控辩平等的理念
(三) 现行的刑事庭审应亟需解决的问题
1、实行起诉状一本主义
2、实现公诉人在庭审中的“当事人”化
3、强化辩护职能,保障控辩平等对抗
4、限制庭外调查权
5、贯彻直接、言词原则,完善证人出庭制度
6、建立交叉询问制度
三、现有法庭布局:蕴含职权主义庭审结构理念
(一) 世界各国刑事审判法庭的空间布局
(二) 我国刑事审判法庭空间布局的相关规定
(三) 我国现有刑事审判法庭空间布局的弊端
1、现有法庭空间布局不能完整反映控辩平等、制衡对抗的现代刑事庭审结构的理念
2、现有法庭空间布局不利于被告人诉讼权利的实现
3、现有法庭空间布局不利于被告人基本人权的保障
4、现有法庭空间布局不适应刑事庭审活动正常进行的合理性技术要求
5、现有法庭空间布局不能反映法庭“庄严性”的一般特征
(四) 未成年人刑事审判法庭空间布局的改革
1、“圆桌审判”模式有利于审判
2、“圆桌审判”模式有利于矫正
四、重构法庭布局之设想:折射现代刑事庭审结构之理念
(一) 普通刑事法庭的空间布局
(二) 未成年人刑事法庭的空间布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我国刑事法庭设置看刑事审判构造的完善[J]. 卞建林,李菁菁. 法学研究. 2004(03)
[2]论刑事诉讼人权保障[J]. 杨宇冠.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2(04)
[3]论我国刑事诉讼结构及其模式[J]. 李传轩.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2(02)
[4]庭审改革后法庭布局重构之设想[J]. 叶林达. 河北法学. 2001(02)
[5]刑事庭审方式比较研究[J]. 崔自力. 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1)
[6]论我国刑事诉讼的结构和职能[J]. 许江.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1998(02)
[7]现代刑事审判模式评析[J]. 谷国文.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8(01)
本文编号:3354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354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