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监督员制度若干问题及对策思考
发布时间:2021-10-10 10:46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监督者由谁监督”是一个受人关注的话题。我国宪法赋予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权力,那么,谁来监督检察机关呢?尤其是对检察机关在直接立案查办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犯罪活动时,又有谁在监督检察机关的执法行为和办案活动呢?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尽管人民检察院的各项工作都是受到人民代表大会、党内监察部门、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但是,并没有独立的外部法定机构,也没有法定的外部监督机制。对检察机关侦查业务的监督工作主要体现在检察机关内部,这种内部监督是难以消除公众对“监督不力”的怀疑。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民主、法制的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司法改革确定了方向,人民群众广泛认识到“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要求加强对司法机关进行监督的呼声日益高涨。最高人民检察院主动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开始了建立检察机关外部监督机制的有益改革。然而正因为制度刚建立需要一个逐步探索完善的过程,本文试从现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由来、理论基础、试行的状况着手,分析人民监督员制度实践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再就如何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探究性地提出一些初浅的建议。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人民监督员制度概述
第一节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由来
一、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产生背景
(一) 我国政治文明、社会和谐发展环境的客观需要
(二) 我国诉讼结构模式下的检察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产生过程
第二节 现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基本情况
一、现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内容
(一) 人民监督员的产生
(二) 人民监督员的职责和范畴
(三) 人民监督员的工作制度
(四) 人民监督员的监督程序
(五) 人民监督员的履职保障
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试行情况
(一) 对“三类案件”的监督情况
(二) 对“五种情形”的监督情况
(三) 对“一种情况”的监督情况
三、现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特点
(一) 监督主体具有代表性
(二) 监督方式体现全程性
(三) 监督客体侧重程序性
(四) 监督功能呈显实效性
(五) 监督内容突显法律性
第三节 设立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意义
一、人民监督员制度有利于实现司法民主
二、人民监督员制度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
三、人民监督员制度有利于体现程序公信
四、人民监督员制度有利于保障人权法益
第二章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法律基础
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法理依据
(一) 权力制衡理论
(二) 人民主权理论
(三) 司法公正理论
(四) 人权保障理论
三、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社会基础
第三章 现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缺乏直接的法律依据
第二节 人民监督员制度自身存在的争议
一、监督主体资格定位争议
二、监督客体范围界定争议
三、监督方式兼听与否争议
四、监督经费来源渠道争议
五、监督机构隶属关系争议
第三节 人民监督员制度与其它检察制度的冲突
一、撤销案监督期限与侦查期限的冲突
二、不服逮捕决定监督程序与逮捕备案审查制度的冲突
三、人民监督员程序与不起诉案件审批制度的冲突
第四章 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思考
一、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的法理分析
(一) 立法的必要性
(二) 立法的重要性
(三) 立法的可行性
二、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的构想
(一) 刑事诉讼法应增补的内容
(二)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应增补的内容
第二节 合理规范人民监督员制度内容
一、合理规范主体条件
二、合理规范客体范围
三、合理规范监督模式
四、合理规范经费渠道
五、理顺机构隶属关系
第三节 人民监督员制度与其他检察制度衔接的设想
一、撤销案件监督期限与侦查期限的衔接设想
二、不服逮捕决定监督程序与逮捕备案审查制度的衔接设想
三、人民监督员程序与不起诉案件审批制度的衔接设想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民监督员直接客观监督的求证与构想[J]. 邢同宝.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7(02)
[2]保障人民监督员制度实效性略论[J]. 洪新进,郭其洪. 人民检察. 2006(22)
[3]评人民监督员制度[J]. 杨廷文.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
[4]人民监督员监督意见的效力探讨[J]. 李建明. 人民检察. 2005(15)
[5]关于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几个问题探讨[J]. 龙宗智. 人民检察. 2005(08)
[6]人民监督员:理念与制度的深化和发展[J]. 左卫民,吴卫军. 人民检察. 2005(02)
[7]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价值及完善[J]. 徐泽军.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4)
[8]关于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几点思考[J]. 孙翠林. 人民检察. 2004(06)
[9]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一项有生机和活力的制度[J]. 樊崇义. 人民检察. 2004(02)
本文编号:3428226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人民监督员制度概述
第一节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由来
一、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产生背景
(一) 我国政治文明、社会和谐发展环境的客观需要
(二) 我国诉讼结构模式下的检察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产生过程
第二节 现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基本情况
一、现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内容
(一) 人民监督员的产生
(二) 人民监督员的职责和范畴
(三) 人民监督员的工作制度
(四) 人民监督员的监督程序
(五) 人民监督员的履职保障
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试行情况
(一) 对“三类案件”的监督情况
(二) 对“五种情形”的监督情况
(三) 对“一种情况”的监督情况
三、现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特点
(一) 监督主体具有代表性
(二) 监督方式体现全程性
(三) 监督客体侧重程序性
(四) 监督功能呈显实效性
(五) 监督内容突显法律性
第三节 设立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意义
一、人民监督员制度有利于实现司法民主
二、人民监督员制度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
三、人民监督员制度有利于体现程序公信
四、人民监督员制度有利于保障人权法益
第二章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法律基础
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法理依据
(一) 权力制衡理论
(二) 人民主权理论
(三) 司法公正理论
(四) 人权保障理论
三、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社会基础
第三章 现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缺乏直接的法律依据
第二节 人民监督员制度自身存在的争议
一、监督主体资格定位争议
二、监督客体范围界定争议
三、监督方式兼听与否争议
四、监督经费来源渠道争议
五、监督机构隶属关系争议
第三节 人民监督员制度与其它检察制度的冲突
一、撤销案监督期限与侦查期限的冲突
二、不服逮捕决定监督程序与逮捕备案审查制度的冲突
三、人民监督员程序与不起诉案件审批制度的冲突
第四章 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思考
一、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的法理分析
(一) 立法的必要性
(二) 立法的重要性
(三) 立法的可行性
二、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的构想
(一) 刑事诉讼法应增补的内容
(二)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应增补的内容
第二节 合理规范人民监督员制度内容
一、合理规范主体条件
二、合理规范客体范围
三、合理规范监督模式
四、合理规范经费渠道
五、理顺机构隶属关系
第三节 人民监督员制度与其他检察制度衔接的设想
一、撤销案件监督期限与侦查期限的衔接设想
二、不服逮捕决定监督程序与逮捕备案审查制度的衔接设想
三、人民监督员程序与不起诉案件审批制度的衔接设想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民监督员直接客观监督的求证与构想[J]. 邢同宝.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7(02)
[2]保障人民监督员制度实效性略论[J]. 洪新进,郭其洪. 人民检察. 2006(22)
[3]评人民监督员制度[J]. 杨廷文.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
[4]人民监督员监督意见的效力探讨[J]. 李建明. 人民检察. 2005(15)
[5]关于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几个问题探讨[J]. 龙宗智. 人民检察. 2005(08)
[6]人民监督员:理念与制度的深化和发展[J]. 左卫民,吴卫军. 人民检察. 2005(02)
[7]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价值及完善[J]. 徐泽军.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4)
[8]关于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几点思考[J]. 孙翠林. 人民检察. 2004(06)
[9]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一项有生机和活力的制度[J]. 樊崇义. 人民检察. 2004(02)
本文编号:3428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428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