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建议法制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4 17:03
检察建议是一个比较“中国化”的法制现象。国外检察机关的建议基本上属于公诉职能的范畴,主要适用于刑事诉讼活动之中;而在我国检察建议则负有多元化的功能。通过历史考察,检察建议与检察职能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检察职能是检察建议的直接根据,检察建议是检察职能的表现形式之一。一定的检察建议总是体现一定的检察职能,检察建议随着检察职能的日益完善而得到了丰富发展。检察建议的基本定位是立足检察职能、结合执法办案,不能重蹈历史上“一般监督”的覆辙。当然,以发展的眼光来看,检察职能的转型发展势必带动检察建议的同步发展;反过来,检察建议的创新实践也会推动检察职能的进一步拓展与完善。“检察职能——检察建议”这一研究思路不能脱离我国的检察制度以及宪政体制的内在规定性。从法理上分析,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在履行检察职能的活动中,针对妨碍检察目的之实现的有关违法行为或者诉讼活动事项、以及可能再次引发违法犯罪的隐患问题,以书面形式,向特定的被建议对象提出纠正、处理或者改进工作意见的检察行为。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检察建议以检察权为基础、依托乃至后盾,是一种手段性的检察行为。就其性质而言,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的一种表意行为...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检察建议概述
第一节 检察建议的产生与发展
一、检察建议在一般监督制度下的具体实践
二、检察机关恢复重建以来检察建议的应用与发展
第二节 检察建议的概念辨析
一、检察建议概念的主要观点述评
二、如何界定检察建议的概念
第三节 检察建议的性质
一、关于检察建议性质的不同观点
二、如何理解检察建议的性质
第四节 检察建议的特征
一、法律依据的概括性
二、法律地位的从属性
三、法律关系的协商性
四、法律行为的弱权力性
五、法律效果的不确定性
第五节 检察建议的现实功能
一、延伸执法效果的功能
二、完善检察手段的功能
三、提高诉讼效率的功能
四、强化法律监督的功能
第二章 检察建议类型化研究
第一节 检察建议的一般分类
一、按建议的表现方式分类
二、按建议的发送对象分类
三、按建议的法律依据分类
四、按建议的实际用途分类
第二节 以检察职能为依据的分类
一、参与诉讼类检察建议
二、法律监督类检察建议
三、预防违法犯罪类检察建议
第三节 检察建议与司法建议、行政建议的比较分析
一、检察建议与司法建议
二、检察建议与行政建议
第三章 检察建议法制化的正当性分析
第一节 法制化与正当性的内涵
一、法制化与检察建议法制化
二、正当与正当性的含义
三、法制化与正当性的关系
第二节 检察建议法制化的必要性
一、检察建议的适用范围不明确
二、检察建议的内容格式不统一
三、检察建议的制作程序不规范
四、检察建议的回复率总体偏低
第三节 检察建议法制化的合法性
一、检察建议的现行法律根据
二、检察建议法制化在立法层面所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检察建议法制化的合理性
一、合原理性
二、合法理性
三、合情理性
第五节 检察建议法制化的合规律性——兼评《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试行)》
一、主要内容
二、值得商榷的问题
第四章 检察建议的法制化建构
第一节 检察职能的转型发展对检察建议法制化的影响
一、不同类型国家的检察职能
二、我国检察职能模式的实然和应然分析
三、检察职能从"诉讼型"向"宪政型"的转型发展
第二节 检察建议的法制化路径
一、修改和完善《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试行)》
二、联合会签有关规范性文件
三、引导和促进地方立法
四、推进国家修法和立法解释
五、大力推动检察建议专门立法
第三节 《检察建议法》的立法建议
一、基本思路
二、主要框架
结语
附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检察监督》评介(下)——中俄检察之比较[J]. 孙谦. 人民检察. 2010(02)
[2]法律监督职能哲理论纲[J]. 樊崇义. 人民检察. 2010(01)
[3]《检察监督》评介(上)——中俄检察之比较[J]. 孙谦. 人民检察. 2010(01)
[4]《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试行)》解读[J]. 陈国庆. 人民检察. 2010(01)
[5]检察建议研究[J]. 王斌.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9(11)
[6]论检察权能及其转型[J]. 肖金明. 法学论坛. 2009(06)
[7]论我国法律监督制度对当代检察制度的发展[J]. 蒋德海.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8]检察建议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 梁凤娣,顾文虎. 中国检察官. 2009(06)
[9]中国特色检察制度的理论探索——检察基础理论研究30年述评[J]. 张智辉. 中国法学. 2009(03)
[10]检察建议的实践运用与规范[J]. 朱春莉. 人民检察. 2009(06)
博士论文
[1]现代性语境下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一个思想史的考察[D]. 刘毅.中国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55645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检察建议概述
第一节 检察建议的产生与发展
一、检察建议在一般监督制度下的具体实践
二、检察机关恢复重建以来检察建议的应用与发展
第二节 检察建议的概念辨析
一、检察建议概念的主要观点述评
二、如何界定检察建议的概念
第三节 检察建议的性质
一、关于检察建议性质的不同观点
二、如何理解检察建议的性质
第四节 检察建议的特征
一、法律依据的概括性
二、法律地位的从属性
三、法律关系的协商性
四、法律行为的弱权力性
五、法律效果的不确定性
第五节 检察建议的现实功能
一、延伸执法效果的功能
二、完善检察手段的功能
三、提高诉讼效率的功能
四、强化法律监督的功能
第二章 检察建议类型化研究
第一节 检察建议的一般分类
一、按建议的表现方式分类
二、按建议的发送对象分类
三、按建议的法律依据分类
四、按建议的实际用途分类
第二节 以检察职能为依据的分类
一、参与诉讼类检察建议
二、法律监督类检察建议
三、预防违法犯罪类检察建议
第三节 检察建议与司法建议、行政建议的比较分析
一、检察建议与司法建议
二、检察建议与行政建议
第三章 检察建议法制化的正当性分析
第一节 法制化与正当性的内涵
一、法制化与检察建议法制化
二、正当与正当性的含义
三、法制化与正当性的关系
第二节 检察建议法制化的必要性
一、检察建议的适用范围不明确
二、检察建议的内容格式不统一
三、检察建议的制作程序不规范
四、检察建议的回复率总体偏低
第三节 检察建议法制化的合法性
一、检察建议的现行法律根据
二、检察建议法制化在立法层面所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检察建议法制化的合理性
一、合原理性
二、合法理性
三、合情理性
第五节 检察建议法制化的合规律性——兼评《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试行)》
一、主要内容
二、值得商榷的问题
第四章 检察建议的法制化建构
第一节 检察职能的转型发展对检察建议法制化的影响
一、不同类型国家的检察职能
二、我国检察职能模式的实然和应然分析
三、检察职能从"诉讼型"向"宪政型"的转型发展
第二节 检察建议的法制化路径
一、修改和完善《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试行)》
二、联合会签有关规范性文件
三、引导和促进地方立法
四、推进国家修法和立法解释
五、大力推动检察建议专门立法
第三节 《检察建议法》的立法建议
一、基本思路
二、主要框架
结语
附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检察监督》评介(下)——中俄检察之比较[J]. 孙谦. 人民检察. 2010(02)
[2]法律监督职能哲理论纲[J]. 樊崇义. 人民检察. 2010(01)
[3]《检察监督》评介(上)——中俄检察之比较[J]. 孙谦. 人民检察. 2010(01)
[4]《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试行)》解读[J]. 陈国庆. 人民检察. 2010(01)
[5]检察建议研究[J]. 王斌.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9(11)
[6]论检察权能及其转型[J]. 肖金明. 法学论坛. 2009(06)
[7]论我国法律监督制度对当代检察制度的发展[J]. 蒋德海.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8]检察建议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 梁凤娣,顾文虎. 中国检察官. 2009(06)
[9]中国特色检察制度的理论探索——检察基础理论研究30年述评[J]. 张智辉. 中国法学. 2009(03)
[10]检察建议的实践运用与规范[J]. 朱春莉. 人民检察. 2009(06)
博士论文
[1]现代性语境下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一个思想史的考察[D]. 刘毅.中国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55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455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