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农村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6 22:41
我国目前正处于整体转型时期,农村人口众多。改革开放所进行的根本性的社会结构转换、体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所带来的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表现在我国农村尤为明显。虽然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高速发展,绝大多数农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农民负担逐步减轻,相当一批农民已经进入小康生活,甚至是富裕生活阶段。但因在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农村精神文化建设、道德法制建设发展不平衡;再加上转型期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利益分配发生深刻而广泛的变化,而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法律规范未能及时出台;政府层面的农村干部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跟不上政府职能的转变等等诸多因素,造成目前农村“热点”“难点”问题居多。在传统型社会纠纷发生率居高不下的同时,因土地征用、拆迁补偿、环境污染、村务管理等引发的新型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也屡屡发生,尖锐对立程度加剧。农村目前的纠纷疏导体制运行的不畅通,大量农村社会纠纷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导致大量上访、信访事件甚至严重刑事案件的发生。如何结合中国“乡土社会”的国情,同时又能实现“法治中国”的建设目标,去疏导和解决农村社会纠纷,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难点问题。党和国家对于转型时期农村纠纷的解...
【文章来源】: 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类型及成因
(一) 农村纠纷的类型
(二) 农村纠纷的特点
(三) 农村纠纷的成因分析
二、转型期农村纠纷处理的乡土性
(一) 农村纠纷解决依据的乡土性
(二) 农村纠纷解决者的乡土性
三、纠纷发生后影响农民求助倾向的因素
(一) 实用主义的生活观念
(二) 以利益为内容的成本核算
四、我国现有农村纠纷解决机制现状
(一) 私力救济
(二) 公力救济
(三) 社会救济
五、转型期农村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
(一) 应遵循的原则
(二) 具体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转型期乡镇调处矛盾纠纷的制约与突破 [J]. 白呈明. 学习与探索. 2010(03)
[2]乡土社会背景下司法行为之规范——以基层法庭为视角的研究 [J]. 陈晓华. 法制与社会. 2010(09)
[3]乡土正义:鲁南周村的纠纷解决 [J]. 栗峥.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0(01)
[4]新农村建设条件下人民调解制度的重构 [J]. 王晓红.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5]转型中农村多元纠纷解决方式的重构 [J]. 汤唯,郭晓燕.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6]民间社会规范在基层司法中的应用 [J]. 范愉.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7]理性看待法院调解的强制性因素 [J]. 赵旭东. 法学家. 2007(06)
[8]民间调解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J]. 徐胜萍,孙迎娣. 思想战线. 2007(04)
[9]人民调解的两条道路——法治亦或强制 [J]. 康怀宇. 理论与改革. 2006(03)
[10]乡土社会中的特殊法律人——浅议我国乡土社会中的人民调解员 [J]. 顾敏,邓红蕾. 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 2005(06)
本文编号:3480660
【文章来源】: 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类型及成因
(一) 农村纠纷的类型
(二) 农村纠纷的特点
(三) 农村纠纷的成因分析
二、转型期农村纠纷处理的乡土性
(一) 农村纠纷解决依据的乡土性
(二) 农村纠纷解决者的乡土性
三、纠纷发生后影响农民求助倾向的因素
(一) 实用主义的生活观念
(二) 以利益为内容的成本核算
四、我国现有农村纠纷解决机制现状
(一) 私力救济
(二) 公力救济
(三) 社会救济
五、转型期农村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
(一) 应遵循的原则
(二) 具体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转型期乡镇调处矛盾纠纷的制约与突破 [J]. 白呈明. 学习与探索. 2010(03)
[2]乡土社会背景下司法行为之规范——以基层法庭为视角的研究 [J]. 陈晓华. 法制与社会. 2010(09)
[3]乡土正义:鲁南周村的纠纷解决 [J]. 栗峥.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0(01)
[4]新农村建设条件下人民调解制度的重构 [J]. 王晓红.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5]转型中农村多元纠纷解决方式的重构 [J]. 汤唯,郭晓燕.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6]民间社会规范在基层司法中的应用 [J]. 范愉.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7]理性看待法院调解的强制性因素 [J]. 赵旭东. 法学家. 2007(06)
[8]民间调解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J]. 徐胜萍,孙迎娣. 思想战线. 2007(04)
[9]人民调解的两条道路——法治亦或强制 [J]. 康怀宇. 理论与改革. 2006(03)
[10]乡土社会中的特殊法律人——浅议我国乡土社会中的人民调解员 [J]. 顾敏,邓红蕾. 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 2005(06)
本文编号:3480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480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