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监狱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3 17:37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早在100多年前,就提出并在实践中证明了恰当的激励对组织效率提高具有巨大的作用,而我国目前对公务员的激励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成为导致政府行政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选取了临沂监狱这一特殊的国家机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临沂监狱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现行的“监企合一”的体制下,监狱一方面作为惩罚、改造罪犯、维护社会治安的国家机器而存在;另一方面,监狱要组织罪犯劳动,进行生产经营,获得利润以补贴财政经费的不足,因此,它又具有企业的属性。监狱系统的公务员作为一个特殊警种,一直处在被社会遗忘的角落,他们肩负的社会责任重大,但社会地位低、物质激励不足、工作环境差,导致部分干警的积极性受挫,工作效率不高,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监狱事业的发展,而且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文章从国家公务员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监狱体制的不合理性、与社会企业的对比分析三个方面对临沂监狱公务员激励问题存在的根源进行分析,提出了构建新型激励机制的思路和方案。目的是解决监狱公务员管理中“激励不足、约束乏力”等问题,为监狱造就一支高能、高...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洛克的目标与绩效关系图
临沂监狱现有干警职工918人,其中公务员638人,公勤人员280人。现有领导职务者(均为公务人员)共203人,其中处级5人,科级159人。临沂监狱的组织结构图见图3一1。()l人员总量和学历情况在临沂监狱现有的公务人员638人、工勤人员280人中,有初级以上职称者339人,硕士研究生2人,大学学历253人,专科学历319人,中专学历19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共有237人,具备高级职称者18人
临沂监狱现有干警职工918人,其中公务员638人,公勤人员280人。现有领导职务者(均为公务人员)共203人,其中处级5人,科级159人。临沂监狱的组织结构图见图3一1。()l人员总量和学历情况在临沂监狱现有的公务人员638人、工勤人员280人中,有初级以上职称者339人,硕士研究生2人,大学学历253人,专科学历319人,中专学历19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共有237人,具备高级职称者18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务员与企业员工激励比较及启示[J]. 李海娟,王瑞飞.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4(02)
[2]创新中国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的立法思想[J]. 宋世明. 中国行政管理. 2003(05)
[3]构建卓越的国家公务员激励机制[J]. 秦国民. 决策探索. 2003(03)
[4]公务员生涯管理[J]. 王新华. 人力资源. 2003(01)
[5]委托代理理论及其新的发展方向之一[J]. 胡涛,查元桑.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2(S3)
[6]委托代理理论与企业激励机制设计的重要性[J]. 张馨月,杨保建.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3)
[7]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创新[J]. 朱自忠.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08)
[8]“政府式”委托代理理论模型的构建[J]. 王金秀. 管理世界. 2002(01)
[9]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理论前提:人性假设[J]. 张强. 行政论坛. 2001(04)
[10]论企业组织的激励机制及其设计[J]. 刘正周. 当代财经. 2000(06)
本文编号:3493426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洛克的目标与绩效关系图
临沂监狱现有干警职工918人,其中公务员638人,公勤人员280人。现有领导职务者(均为公务人员)共203人,其中处级5人,科级159人。临沂监狱的组织结构图见图3一1。()l人员总量和学历情况在临沂监狱现有的公务人员638人、工勤人员280人中,有初级以上职称者339人,硕士研究生2人,大学学历253人,专科学历319人,中专学历19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共有237人,具备高级职称者18人
临沂监狱现有干警职工918人,其中公务员638人,公勤人员280人。现有领导职务者(均为公务人员)共203人,其中处级5人,科级159人。临沂监狱的组织结构图见图3一1。()l人员总量和学历情况在临沂监狱现有的公务人员638人、工勤人员280人中,有初级以上职称者339人,硕士研究生2人,大学学历253人,专科学历319人,中专学历19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共有237人,具备高级职称者18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务员与企业员工激励比较及启示[J]. 李海娟,王瑞飞.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4(02)
[2]创新中国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的立法思想[J]. 宋世明. 中国行政管理. 2003(05)
[3]构建卓越的国家公务员激励机制[J]. 秦国民. 决策探索. 2003(03)
[4]公务员生涯管理[J]. 王新华. 人力资源. 2003(01)
[5]委托代理理论及其新的发展方向之一[J]. 胡涛,查元桑.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2(S3)
[6]委托代理理论与企业激励机制设计的重要性[J]. 张馨月,杨保建.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3)
[7]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创新[J]. 朱自忠.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08)
[8]“政府式”委托代理理论模型的构建[J]. 王金秀. 管理世界. 2002(01)
[9]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理论前提:人性假设[J]. 张强. 行政论坛. 2001(04)
[10]论企业组织的激励机制及其设计[J]. 刘正周. 当代财经. 2000(06)
本文编号:34934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493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