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法院立案公开
发布时间:2017-05-11 18:01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法院立案公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司法公正是司法审判的生命线,然而公正不仅需要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推动司法公正必须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动司法权力运行公开、规范,让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没有立案就没有司法,立案公开是司法公开的源头。当前我国立案公开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实践中存在一定的阻碍因素导致立案公开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从我国立案公开基本理论问题入手,在明确立案公开实际意义的基础上探讨当前立案公开法律制度的不足,运用实证分析对当前立案公开的内容、基本途径、程序不足、域外法院立案公开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严格按照“三个至上”指导思想的要求,完善立案公开相关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以公众网络信息为平台的立案公开法律信息查询,确定立案公开的内容、例外、方式和程序。 希望通过研究推动立案公开为源头的司法公开改革的深入,提升司法效率,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透明指数,提升司法公信力,进而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效统一。
【关键词】:立案公开 司法公正 司法透明指数 公众网络信息平台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6.2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绪论9-13
- 1.1 选题背景9-11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2
- 1.3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12
- 1.4 研究思路和论文基本框架12-13
- 2 立案公开在司法公开中的定位及现实意义13-21
- 2.1 立案公开是司法公开的首要环节13-16
- 2.2 立案公开的现实意义16-21
- 3 我国法院立案公开的流程及途径21-25
- 4 我国法院立案公开存在的问题25-35
- 4.1 “立案难”25-28
- 4.2 立案公开监管不到位28-29
- 4.3 立案公开中存在“暗箱操作”29-31
- 4.4 立案公开信息查询滞后31-32
- 4.5 立案公开相关法律规范不健全32-35
- 5 域外法院立案公开的经验35-39
- 5.1 香港法院的立案“独立编码制度”35-36
- 5.2 美国法院的“诉讼指南中心”36-37
- 5.3 新西兰法院的“多板块”模式37-39
- 6 我国立案公开法律制度的完善39-44
- 6.1 无论立案与否必须出具书面证明39
- 6.2 实行网络预约并推行公众信息平台39-41
- 6.3 建立诉调对接机制41-42
- 6.4 完善立案公开监督与救济机制42-44
- 6.4.1 立案公开监督机制42-43
- 6.4.2 立案公开救济机制43-44
- 7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 作者简历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晓琴;;公民监督司法权问题探析[J];当代法学;2010年06期
2 姚国章;;美国电子政务战略规划解析[J];电子政务;2009年12期
3 徐骏;杨文;;看得见的正义:司法公开的理想、现实和未来[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4 尹西明;裁判公开制度研究[J];河北法学;2003年05期
5 路小红;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实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年05期
6 朱江;;关于全面深化司法公开工作的思考[J];前线;2014年01期
7 林爱s
本文编号:357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57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