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我国司法亲和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11 07:38
  司法亲和力是现代司法理念的应有之义,是司法改革的更高目标。本文首先从司法亲和力的内涵着手,将司法亲和力的性质归纳为内敛性、服务性、世俗性、公共性。接着从现代司法观、司法理念、司法改革的角度出发,论证了司法亲和力的正当性及其法律意义。文章第二部分介绍了我国司法亲和力的现状与问题,结合案例在实证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法院亲和力和法官亲和力的构成因素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一番整合。接着本文将视角转向了国外,梳理了分别隶属于英美法系的英国、美国和大陆法系的德国、日本这四个国家在促进司法的“平民化”进程中,所采取的值得我国借鉴的基本举措。最后,本文结合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增强司法亲和力的办法和我国学者值得推广的建议,从提升法院亲和力和法官亲和力两条进路来探索增强我国司法亲和力的基本路径和基本措施,抛弃司法管理制度中为方便管理而不方便当事人的价值取向的司法本位主义,建构便利民众利用的多元化的司法资源,方便群众诉讼,减轻涉诉主体的诉讼负担,加强司法服务理念确立并维护当事人的主导地位,增强司法的亲和力。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司法亲和力概述
    (一) 司法亲和力的定义
    (二) 司法亲和力的性质
        1. 内敛性
        2. 服务性
        3. 世俗性
        4. 公共性
    (三) 司法亲和力的法律基础
        1. 司法亲和力与回应型法
        2. 司法亲和力与现代司法理念
        3. 司法亲和力与司法改革
二、我国司法亲和力的现状与问题
    (一) 法院亲和力的现状与问题
        1. 起诉条件较为严格
        2. 未确立司法主体性理念
        3. 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单一
    (二) 法官亲和力的现状与问题
        1. 服务意识不足
        2. 重逻辑、轻经验
        3. 缺乏智慧
        4. 责任心不足
三、比较法视野中的司法亲和力
    (一) 英国
    (二) 美国
    (三) 德国
    (四) 日本
四、提升司法亲和力的途径
    (一) 增强法院的亲和力
        1. 改善法院的硬件设施
        2. 解决“立案难”、“打不起官司、得不到救助”的问题
        3. 以当事人为中心
        4. 建构可供当事人选择的多种纠纷解决机制
    (二) 增强法官的亲和力
        1. 认真履行法官释明义务
        2. 注重司法经验的积累
        3. 提高法官智慧
        4. 加强法官责任心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969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969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3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