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在监狱执法工作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5-01-11 03:35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改革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积极推行社区矫正。”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确定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久后的2007年3月27日司法部部长吴爱英在全国监狱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认真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要结合监管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并正确适用刑罚执行措施,促进罪犯积极改造。要坚持正确导向,严格依法办事,统一执法尺度,规范监狱执法,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监狱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刑罚执行情况,直接影响着刑事司法活动的最终效果,进而影响到刑事司法政策目的的实现。因此,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监狱机关当前的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拟从当前监狱执法的现状出发,在现行法律框架下,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如何在监狱执法中得到合理运用提出建议,力求为我国现行的监狱执法制度提供新思维、新思路。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引言
一、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概述
    (一)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历史渊源
    (二)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时代背景
    (三)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内涵
二、监狱机关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 有利于更新执法理念,提高监狱行刑能力
    (二) 有利于创新教育改造的手段,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三) 有利于推进监狱法制化建设,提高民警执法水平
    (四) 有利于优化行刑资源的配置,降低行刑成本
三、监狱机关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应遵循的四项原则
    (一) 依法实施原则
    (二) 区别对待原则
    (三) 规范执法原则
    (四) 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的原则
四、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监狱执法中的体现
    (一) 从监狱立法层面解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
    (二) 从监狱实践层面解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
五、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监狱执法中的实现
    (一) 合理划分监狱的关押等级
    (二) 采取就近关押服刑罪犯的政策
    (三) 科学地对罪犯实行分类管理和分级处遇
    (四) 落实好罪犯的劳动报酬和劳动保护,建立罪犯社会保障机制
    (五) 充分运用好对罪犯的法律奖励手段
    (六) 积极扩大社会帮教面
    (七) 搞好罪犯的出监教育,对接好帮教安置工作
    (八) 发挥监狱职能作用,加大刑罚的执行力度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后记
导师及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4025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4025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5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