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的角色 ——行政诉讼视角的考察
发布时间:2025-03-14 23:54
1989年我国颁布《行政诉讼法》,它确立了一种新的民众与国家、司法权与行政权关系。在该法实施过程中,司法的重要性在上升,但是其在制度设计的角色、实际扮演的角色、期望的角色之间,则一直存在着紧张关系。在社会政治经济转型或变革的背景下,更需要对司法角色进行仔细审视和考察。 文章立足于中国当下的行政诉讼,既追溯于发生的起点,又展望未来;既分析作为行动基础的规范与制度,又考察司法活动的实际状况;既研究行政诉讼领域中的司法,又把握在政治系统中的司法。此外,本文进一步探寻行政诉讼中司法角色的机理,挖掘表象背后的思想基础,试图借助于文献分析、结构功能分析、话语分析等方法对中国行政诉讼中的司法角色进行了全方位、深入地研究。 导论对选题的缘起、研究的内容、立场与方法、基本术语的使用等进行了扼要介绍。 第一章行政诉讼中司法角色的发生本章首先从发生的角度分析行政诉讼在中国的出现,把它归纳为条件与动因的结合。条件系普世性的,为建立行政诉讼(司法审查)诸国所分享,一是行政与司法分离,由此造就独立的司法;二是权利保障观念的树立。清末、民国、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陆均满足了这两个条件,并在特定的原因促使...
【文章页数】:22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对几个相关问题的澄清
三、研究的内容与线索
四、研究立场与方法
第一章 行政诉讼中司法角色的发生
第一节 行政诉讼在中国的出现
一、行政诉讼产生的条件
二、中国行政诉讼的出现——条件与动因的结合
第二节 司法角色的定位——行政诉讼立法思想的解读
一、立法思想的解读
二、立法思想对司法角色的影响
三、权益保护一元论的挑战
第二章 行政诉讼运作过程中的司法角色形态
第一节 监督者
一、统计数据揭示的问题
二、司法审查态度与监督方式的变化
三、规章审查
四、判决执行
第二节 权益保护者
一、司法所保护的权益种类
二、权益惠及者——从相对人到关系人
三、权益保护手段——从规则到原则
四、司法者的权益观
五、权益保护的入口——起诉资格
小结:通过司法扩大权利
第三节 协调者
一、出现的背景——不允许调解
二、协调的出现
三、对协调的分析
第四节 协助者
一、非诉行政执行中监督与协助的变化
二、非诉行政执行情况
第五节 教育者
一、司法建议
二、宣传
三、其他措施
小结
第三章 政治体系中的司法角色
第一节 谁在影响司法角色——以行政诉讼管辖为例
一、问题的引出
二、一部管辖的历史:从便利原则到公正原则
三、变革的背后:司法环境
四、从管辖变革看司法的角色:改革者
五、学界的反映——共同的忧虑
六、问题尚未解决
第二节 司法的政治属性
一、行政诉讼对权力架构的改变
二、行政诉讼与合法性
三、行政审判与国家政策的契合
四、司法与公共政策
第三节 司法的能动性
一、司法能动性内含的几个问题
二、中国行政审判中的司法能动性分析
三、行政诉讼内的能动性因素
第四节 政治系统中司法强度的原因分析
一、总体趋势:司法增强
二、司法角色强弱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司法角色的机理
第一节 功能主义导向的司法
一、司法的规范主义导向与功能主义导向
二、功能主义导向的中国司法审查
三、中国功能主义司法的源流——从清末到当下
第二节 司法的功利主义特征
一、根源:功利主义的权利观
二、功利主义与行政法理论
三、功利主义司法的表现与影响
第三节 司法的公共利益至上
一、公共利益至上的原因
二、司法裁判中公共利益居于个人之上
三、司法需要广泛地考虑公共利益吗?
第四节 司法与行政的双向推进
一、行政推进的措施
二、双向推进——政府推进型法治
第五节 司法中央化与地方化的二律背反
一、作为中央权力的司法与行政诉讼中的司法地方化
二、行政诉讼中的司法中央化措施——两种路径
三、中央化与地方化的二律背反
第五章 面向未来的司法角色
第一节 司法角色在行政诉讼内的改造
一、从司法角色的现状反观《行政诉讼法》
二、未来司法角色内部必需解决的几重问题
第二节 司法角色在行政法内部的重新定位
一、行政法的两种学派与司法角色的定位
二、在功能主义和规范主义理论图标下找寻中国司法的位置
第三节 政治共同体的需要——强化司法角色
一、行政诉讼与民主
二、行政诉讼与宪政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34815
【文章页数】:22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对几个相关问题的澄清
三、研究的内容与线索
四、研究立场与方法
第一章 行政诉讼中司法角色的发生
第一节 行政诉讼在中国的出现
一、行政诉讼产生的条件
二、中国行政诉讼的出现——条件与动因的结合
第二节 司法角色的定位——行政诉讼立法思想的解读
一、立法思想的解读
二、立法思想对司法角色的影响
三、权益保护一元论的挑战
第二章 行政诉讼运作过程中的司法角色形态
第一节 监督者
一、统计数据揭示的问题
二、司法审查态度与监督方式的变化
三、规章审查
四、判决执行
第二节 权益保护者
一、司法所保护的权益种类
二、权益惠及者——从相对人到关系人
三、权益保护手段——从规则到原则
四、司法者的权益观
五、权益保护的入口——起诉资格
小结:通过司法扩大权利
第三节 协调者
一、出现的背景——不允许调解
二、协调的出现
三、对协调的分析
第四节 协助者
一、非诉行政执行中监督与协助的变化
二、非诉行政执行情况
第五节 教育者
一、司法建议
二、宣传
三、其他措施
小结
第三章 政治体系中的司法角色
第一节 谁在影响司法角色——以行政诉讼管辖为例
一、问题的引出
二、一部管辖的历史:从便利原则到公正原则
三、变革的背后:司法环境
四、从管辖变革看司法的角色:改革者
五、学界的反映——共同的忧虑
六、问题尚未解决
第二节 司法的政治属性
一、行政诉讼对权力架构的改变
二、行政诉讼与合法性
三、行政审判与国家政策的契合
四、司法与公共政策
第三节 司法的能动性
一、司法能动性内含的几个问题
二、中国行政审判中的司法能动性分析
三、行政诉讼内的能动性因素
第四节 政治系统中司法强度的原因分析
一、总体趋势:司法增强
二、司法角色强弱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司法角色的机理
第一节 功能主义导向的司法
一、司法的规范主义导向与功能主义导向
二、功能主义导向的中国司法审查
三、中国功能主义司法的源流——从清末到当下
第二节 司法的功利主义特征
一、根源:功利主义的权利观
二、功利主义与行政法理论
三、功利主义司法的表现与影响
第三节 司法的公共利益至上
一、公共利益至上的原因
二、司法裁判中公共利益居于个人之上
三、司法需要广泛地考虑公共利益吗?
第四节 司法与行政的双向推进
一、行政推进的措施
二、双向推进——政府推进型法治
第五节 司法中央化与地方化的二律背反
一、作为中央权力的司法与行政诉讼中的司法地方化
二、行政诉讼中的司法中央化措施——两种路径
三、中央化与地方化的二律背反
第五章 面向未来的司法角色
第一节 司法角色在行政诉讼内的改造
一、从司法角色的现状反观《行政诉讼法》
二、未来司法角色内部必需解决的几重问题
第二节 司法角色在行政法内部的重新定位
一、行政法的两种学派与司法角色的定位
二、在功能主义和规范主义理论图标下找寻中国司法的位置
第三节 政治共同体的需要——强化司法角色
一、行政诉讼与民主
二、行政诉讼与宪政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34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4034815.html
上一篇:中国律师业产业化发展及其立法完善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