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民司法救济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5 19:14
本文关键词:我国公民司法救济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公民的司法救济权是基本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宪法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了一些重要的公民基本权利,比如,平等权、政治权利、经济权利、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等。但对这些基本权利一旦受到了损害和侵犯等如何救济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说,现行宪法还没有关于司法救济权的直接规定。无救济既无权利,是古老的法律格言,更是亘古不变的法律基本原则。当我国公民的宪法性权利遭到侵害时却无从救济,这也就说明了我国公民也就根本没有享受到这些宪法性权利。在世界文明和法治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我国宪法却没有公民司法救济权的直接规定,这显然是与世界的发展不相协调的。因此,加强司法救济权的研究对我国宪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司法救济权作为一项宪法性权利,已被写入很多宪政国家的宪法当中,有些国家即使没有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但也在其他宪法性文件当中做了明确的规定,为公民司法救济权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司法救济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已被国际人权性公约,比如《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充分的保障。但是,对于这样一项那么重要的带有普适性的基本权利,却没有得到我国宪法和法治实践应有的确认。这与我国当前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极为不符。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必须从宪法的高度把公民应享有的司法救济权纳入公民的宪法权利体系之内,并要从构建宪法诉讼制度和改革现行的普通诉讼制度等方面来对司法救济权进行保障。 本文共分三部分,从司法救济权的基本理论分析到我国现行法律体制现状分析再到完善公民司法救济权的建议的初探几方面来进行了论证。首先通过对公民司法救济权的涵义和性质进行分析,还有和相关概念的对比分析来对公民司法救济权做一合理的界定。其次从我国宪法层面和普通诉讼层面对公民司法救济权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我国现行法律体制的缺陷,为构建合理的制度来保障公民司法救济权打下基础。最后在前几部分论证的基础上以及借鉴国外宪法诉讼的模式提出了我国公民的宪法救济权入宪、完善我国宪法诉讼制度和普通诉讼制度的初步想法,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司法救济权的行使,并为之进行了制度的设计和充分的论证。
【关键词】:司法救济权 宪法权利 体制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一、 司法救济权的基本理论11-21
- (一) 司法救济权的涵义11-12
- 1. 司法救济权的概念11
- 2. 司法救济权的特征11-12
- (二) 司法救济权的性质12-14
- 1. 司法救济权是公民应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12-13
- 2. 司法救济权是一项宪法权利13
- 3. 司法救济权是一项程序性权利13-14
- (三) 司法救济权与相关概念的辨析14-15
- 1. 司法救济权与诉权14
- 2. 司法救济权与请愿权14-15
- 3. 司法救济权与诉讼权15
- (四) 司法救济权的理论基础15-21
- 1. 人性尊严理论15-17
- 2. 人民主权学说17-18
- 3. 有权利必有救济理论18-21
- 二、 我国公民司法救济权的现状分析21-25
- (一) 宪法层面上的分析21-22
- (二) 普通诉讼制度层面上的分析22-25
- 三、 我国公民司法救济权的完善建议25-37
- (一) 公民的司法救济权入宪25-26
- (二) 完善适合我国的宪法诉讼制度26-31
- 1. 国外宪法诉讼模式的借鉴26-30
- 2. 我国宪法诉讼模式的选择30-31
- (三) 完善普通诉讼制度,保障公民司法救济权的实现31-37
- 1. 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与公民司法救济权的实现31-33
- 2. 行政诉讼制度改革与公民司法救济权的实现33-34
- 3. 民事诉讼制度改革与公民司法救济权的实现34-37
- 结语37-39
- 参考文献39-43
- 后记43-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晨;;论宪政与人权保障[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魏健馨;宪政生态主义评说[J];当代法学;2005年03期
3 谭红;李川;;公民救济权的宪法思考[J];法律适用;2007年12期
4 莫纪宏;论人权的司法救济[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5 孙世彦;论国际人权法下国家的义务[J];法学评论;2001年02期
6 赵钢;王杏飞;;民事司法改革的几个前沿问题——以《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2004-2008)》为分析对象[J];法学评论;2006年06期
7 左卫民,朱桐辉;公民诉讼权:宪法与司法保障研究[J];法学;2001年04期
8 包万超;设立宪法委员会和最高法院违宪审查庭并行的复合审查制——完善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另一种思路[J];法学;1998年04期
9 丛淼;;“人权入宪"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郑琼现;论中国宪法司法适用的出路[J];江汉论坛;2002年07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公民司法救济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3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453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