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事务所的公司化管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律师事务所的公司化管理研究
【摘要】:在我国,律师必须通过执业机构进行执业行为,这个执业机构就是律师事务所,在我国律师业的发展过程中,律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有国资所、合作所、合伙所和个人所。合作所,这种组织形式在2008年修订《律师法》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现在我国律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国资所、合作所和个人所,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数量都得到了迅速的增加,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不管是哪种组织形式,我国律师事务所的发展似乎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分工更加细化和专业化的法律服务市场,目前我国律师事务所的管理暴露出了许多问题,采取公司化的管理模式成为律师事务所管理者的共识,但是怎样构建公司化的管理模式成为了一个难点,笔者在从事律师工作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律师事务所管理存在的问题,在系统的学习了管理学理论后发现,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管理学来解决,本文就是笔者针对如何在律师事务所建立公司化的管理模式的探索。 笔者运用演绎的分析方法,分五个章节进行探讨。在第一章中从回顾了外国及我国律师业及律师事务所的发展历程入手,列举了我国律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及特点,,分析了我国律师事务所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弊端;在第二章中分析了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模式产生的背景、内涵,列举了公司化管理模式在外国的发展情况和成功经验;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从DS律师事务所的治理结构、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构建了一个适合DS律师事务所的公司化管理模式;第四章补充了构建DS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模式所要处理的几个细节问题;第五章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论文运用了现代管理学理论、营销理论和组织行为学理论,结合我国律师事务所的实际管理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和操作指导,以促进我国律师事务所实现公司化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律师事务所 管理弊端 公司化管理模式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6.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8
- 1.1 律师事务所发展历程9-11
- 1.1.1 国外律师事务所的产生和发展9
- 1.1.2 我国律师事务所的产生和发展9-11
- 1.2 我国律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及特点11-14
- 1.2.1 国资所11-12
- 1.2.2 合作所12-13
- 1.2.3 合伙所13-14
- 1.2.4 个人所14
- 1.3 我国律师事务所管理模式及弊端14-18
- 1.3.1 我国律师事务所的管理模式14-15
- 1.3.2 目前我国律师事务管理中的弊端15-18
- 第二章 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模式产生的背景、内涵及国外先进经验18-23
- 2.1 公司化管理模式产生的背景18-19
- 2.1.1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18-19
- 2.1.2 法律服务的商业化程度加大19
- 2.1.3 管理科学的发展19
- 2.2 国外的先进经验19-23
- 2.2.1 美国的情况20
- 2.2.2 英国的情况和典型案例20-23
- 第三章 案例分析:DS 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模式的构建23-46
- 3.1 DS 律师事务所简介23-24
- 3.2 合理性分析24-25
- 3.3 DS 律师事务所治理结构重组对策25-28
- 3.3.1 引进“三会”制度25-27
- 3.3.2 投资者与股份制27
- 3.3.3 分配方式27-28
- 3.4 DS 律师事务所的市场营销策略28-35
- 3.4.1 市场营销的必要性29
- 3.4.2 营销规划29-32
- 3.4.3 市场营销的基本战略32-35
- 3.5 人力资源管理对策35-39
- 3.5.1 合理的分配制度35
- 3.5.2 绩效评定要公正35
- 3.5.3 有效的激励机制35-37
- 3.5.4 人才培训37-39
- 3.6 财务管理对策39-40
- 3.6.1 财务管理的目标39-40
- 3.6.2 财务管理的内容和基本方法40
- 3.7 业务管理对策40-46
- 3.7.1 服务质量管理40-41
- 3.7.2 律师事务所的风险控制41-46
- 第四章 DS 律师事务所构建公司化管理模式要处理的细节46-48
- 4.1 薪金制度方面46
- 4.2 注意律师的职业特殊性46-47
- 4.3 绩效考评方面47-48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48-49
- 5.1 研究结论48
- 5.2 研究展望48-49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省司法厅公告[J];中国律师;2001年12期
2 ;司法部关于同一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不宜担任同一案件原被告代理人的批复[J];司法业务文选;2001年30期
3 周序芳;责任感和使命感——上海市山峰律师事务所二、三事[J];人才开发;2001年10期
4 鲁衡;直挂云帆济沧海——部级文明所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J];中国司法;2002年01期
5 肖慧娟 ,贺卫青 ,王琼;简论构建合伙律师事务所文化之意义和内容[J];中国司法;2002年03期
6 ;首批个人律师事务所在京开业[J];中国司法;2002年12期
7 ;“湖北省首届十佳律师事务所”[J];律师世界;2002年03期
8 陶景洲;现代律师事务所的扩展、合并及中外律师事务所的合作[J];中国律师;2002年01期
9 孙赓;《律师法》修改中律师及律师事务所执业准入与准出[J];中国律师;2002年05期
10 ;中豪律师事务所诚聘[J];中国律师;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映辉;;浅论律师事务所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吴伯庆;;中国形成真正的著名律师事务所需要几代律师的努力[A];第2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C];2002年
3 郭小东;;论律师事务所的品牌战略[A];第2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C];2002年
4 刘立新;;现代律师事务所组织构造功能论[A];第2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C];2002年
5 苏德钊;;律师事务所文化和核心竞争力[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6 丛伟华;;浅谈律师事务所的规模经济[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李小海;;构建和谐律师事务所的三层功夫[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丛伟华;;浅谈律师事务所的资本[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9 彭良华;;创办个人律师事务所的几点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4辑)[C];2011年
10 金鹤;;浅谈律师事务所的团队化运作模式[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湖北省第二届“十佳律师事务所”、“十佳律师”简介[N];湖北日报;2004年
2 贺可;会计业“前车之鉴” 律师事务所合并潮开幕[N];经济观察报;2004年
3 陆慧 沈凡想;全市合伙律师事务所将“套”7道“紧箍咒”[N];江阴日报;2005年
4 陈科;规范合伙律师事务所[N];四川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李明伟;香港律师事务所:“一所两法”[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6 杨晓帆;首位天津律师加盟加拿大所[N];北方经济时报;2007年
7 王凌;广州12家律师事务所因偷逃税被查处[N];中国税务报;2006年
8 记者 卢海龙;我区评定律师事务所诚信等级[N];华兴时报;2007年
9 经济视点报记者 桑燕;个人律师事务所河南开禁首批试点针对县域[N];经济视点报;2006年
10 记者 郭振宇 吴晓峰;乌市首次对口帮扶我州律师事务所[N];克孜勒苏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齐金勃;律师事务所税务筹划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成云;论我国律师事务所税收征管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周菡;小型律师事务所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邱加化;我国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探索[D];复旦大学;2009年
4 芮秋华;合伙律师事务所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刘立新;现代律师事务所组织构造论[D];湘潭大学;2002年
6 傅强;论律师事务所资本与公司制治理[D];湘潭大学;2003年
7 罗沛;律师事务所长效治理的探讨[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8 徐笑天;律师与律师事务所的关系探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王钦;律师事务所绩效指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唐轶清;T律师事务所发展战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56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556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