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法上请愿免责的标准变迁
本文关键词:美国法上请愿免责的标准变迁
更多相关文章: 请愿 免责 诺尔—本灵顿规则 伪装例外 司法哲学
【摘要】:请愿可能损及其他公民的利益,原则上可免于侵权法上的责任。但以请愿为名,利用请愿程序本身侵犯其他公民权利的,或者在请愿程序中伴有行贿等严重违法行为的,不能免责。美国法上的请愿免责标准发端于反垄断案件,后扩展到其他侵权领域。请愿免责的始作俑者是联邦最高法院,但在随后的标准变迁中,下级法院走的步子比联邦最高法院更快,甚至呈现出倒逼联邦最高法院之态;联邦最高法院不时扮演制动者的角色,以免请愿免责走得太远太远。请愿免责标准变迁的背后暗藏着不同的司法哲学,司法能动主义、司法保守主义、司法联邦主义都轮番登场。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请愿 免责 诺尔—本灵顿规则 伪装例外 司法哲学
【基金】: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美国法上作为征收理由的公用判断标准”(14SFB2009)
【分类号】:D971.2;DD916
【正文快照】: 请愿权作为关系概念,要处理的是公民个人和国家的关系,除了具有一般意义上的权利救济权特质外,还有直接参与的内涵。然而,政治参与在某些情形下,不过是“一场化妆为原则之争的利益之争,一场为了私利的公共行动。”[1]156公民通过行使请愿权的方式来表达诉求时,往往与自己的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屠振宇;;人权司法保障:美国新司法联邦主义的演进与启示[J];比较法研究;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光宁;;基本权利的论证策略及其运用——以布朗案为例[J];法学方法论论丛;2014年00期
2 邵六益;;在政治性与法律性之间:“司法为民”的再解读[J];西部法学评论;2014年06期
3 陈运生;;论法律解释的社会功能[J];法律方法;2014年02期
4 吴宏耀;;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当代命运[J];比较法研究;2015年01期
5 王彬;;法官职业化视角下的法律方法教学[J];法律方法;2015年01期
6 达理纳嘉;;再论民事诉讼标的理论——兼对我国现行民诉法相关条文予以评析[J];法律方法;2015年01期
7 杨建军;;重访司法能动主义[J];比较法研究;2015年02期
8 郭巧华;;约翰·马歇尔和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建构[J];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04期
9 邓矜婷;;美国判例体系的构建经验——以居间合同为例[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10 达理纳嘉;;沃伦法院对程序正义的追求——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为视角[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腾飞;;以美国堕胎权为视角探析公法与私法的交融[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公法与私法的互动[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郝丽芳;美国联邦司法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2 左迪;美国联邦法院对反性别就业歧视案件的裁判[D];厦门大学;2014年
3 王媛;美国宪法上的正当法律程序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4 江振春;持枪权与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的解释和吸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倩;我国死刑适用失衡问题实证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2 詹婧;论美国媒体诽谤诉讼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历史变迁[D];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
3 王勇;在政治与司法之间:香港的政治问题司法化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
4 罗梓芸;论霍姆斯的现实主义法学思想[D];西南大学;2014年
5 杨雅淇;法律与政治的平衡[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6 蒋颖之;论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支文滔;论房屋冒名抵押[D];浙江大学;2014年
8 许雯;我国同案异判的成因分析及司法应对[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9 周玉琦;政党与宪政模式的关系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10 宫晓雁;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权威[D];烟台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国荣;州在美国联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世界历史;1999年06期
2 刘海波;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司法调节[J];法学研究;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昌道;美国平权措施的宪法争议——析联邦最高法院的两项判决[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丁广宇;;职场歧视 公务员更难胜诉[J];法制资讯;2008年06期
3 郑冲;;德国联邦最高法院翻译稿酬判例[J];比较法研究;2010年04期
4 黄超;;论联邦最高法院在美国联邦制发展中的作用[J];理论界;2014年05期
5 李莉;;总统说话也不管用[J];大科技(百科探索);2007年11期
6 邢益精;;联邦最高法院在财产征收中的公共利益标准——对美国司法实践的一个实证考察[J];法治研究;2009年01期
7 王忠;美国司法审查制度评析[J];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8 邵建东;曾见;;情谊行为还是法律行为——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女方停服避孕药”案评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9 何继业;罗文禄;;对抗与妥协: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形成机制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李涯;;美利坚合众国联邦最高法院[J];科学大观园;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蔡东丽;;司法能动与司法自制之间——罗斯福新政与联邦最高法院司法理念的变迁[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英美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8年
2 金冠军;付永春;;电影审查与内容管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博斯汀诉威尔逊案(1952)研究[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3 赵迎辉;;程序正义的错位及回归[A];东方行政论坛(第二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加拿大皇家银行风险管理部资深顾问 陈思进;联邦最高法院的政治地位[N];新金融观察;2013年
2 胡德维;考大学是靠肤色还是靠成绩[N];光明日报;2013年
3 特约撰稿 成启宏;微妙的权利和精巧的制衡[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4年
4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林杰;平权法案:临时性的补偿还是永久的法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曹东;联邦最高司法殿堂:历史、建筑以及法律文化[N];检察日报;2013年
6 青海省人民检察院 王水明;沃伦法院对美国社会的历史印记[N];人民法院报;2010年
7 周少青;矫正措施:助力于反歧视的实践[N];中国民族报;2013年
8 柳建龙;美最高法院:权利与权力的两难[N];法制日报;2006年
9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徐爱国;美国的法官与政党[N];人民法院报;2011年
10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 郭敬波;美国“占领法院运动”引发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东丽;罗斯福新政时期的联邦最高法院(1933-1939)[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s,
本文编号:5637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563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