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官职业化管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法官职业化管理研究
【摘要】:在中国历史上,法官和行政官员一直没有区分,近代的法院是大致按照三权分立的理念人为地从“衙门”中分离出来的,很容易被视为另一个解决纠纷的行政机构,而不是司法审判机构,因此行政化管理模式是中国法院管理的传统模式。行政化管理模式把法院当作行政机关,把法官当作一般行政管理对象,从而造成了行政权凌驾于审判权之上的权力错位现象。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法官职业化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也比以往更让人深思。法官职业化管理之实现目的就是促进法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各个层面上实现法官管理制度的创新,以解决已有问题推进司法改革的继续发展,实现司法公正与全社会的公平正义。在这一点上法官职业化管理与法官职业化有着其本质目标的一致性,从具体建设方面看,可以说法官职业化管理亦是实现法官职业化乃至司法改革的必要路径。本文主要围绕法官职业化管理展开研究。首先,从法官职业化的含义出发,研究法官职业化管理的内涵,并分析法官职业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必要性突出研究的意义、以可行性例证实践中推行法官职业化管理的存在基础;其次,从我国法官管理制度发展的历程出发,以历史分析方法探寻我国法官管理的历史,重点突出中国关于法官职业化管理的现状,并结合实际探讨现行的地区的实践探索例证当下法官职业化管理取得的不可忽视的成就;再次,结合现状分析我国法官职业化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如行政化、地方化、官僚化等问题,深入分析造成这些问题存在的历史、经济、政治等因素,从源头上理解我国法官职业化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原因,以在法官职业化管理建设中总结经验与教训;然后,考察域外法官职业化建设的相关制度,并论述其给以中国在构建法官职业化管理方面关于法官任职资格、选任方式、职业教育培训、法官惩戒和职业保障等方面的启示与借鉴;最后在上述的论述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法官职业化管理的构想,从规范法院与党、人大的关系、改革上下级法院关系方面重构法官职业化管理的外部司法环境,通过重构法院人员分类管理体系、创新审判管理制度、建设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等方面以创新法院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法官选任、法官考核、法官惩戒和法官职业保障等法官职业化管理相关的具体制度,从不同角度与层面予以论证分析完善中国法官职业化管理建设的构想。
【关键词】:法官职业化 法官管理 司法改革 法官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6.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22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12-14
- 1.1.1 选题的背景12-13
- 1.1.2 选题意义13-14
- 1.2 文献综述14-19
-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19-20
- 1.3.1 研究方法19
- 1.3.2 研究的基本思路19-20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20-22
- 1.4.1 文章的创新点20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20-22
- 第2章 法官职业化管理概述22-34
- 2.1 法官职业化管理的内涵22-28
- 2.1.1 法官职业化的含义23-26
- 2.1.2 法官职业化管理的内涵26-28
- 2.2 实行法官职业化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8-34
- 2.2.1 实行法官职业化管理的必要性28-30
- 2.2.2 推行法官职业化管理的可行性30-34
- 第3章 中国法官职业化管理现状分析34-44
- 3.1 中国法官管理制度的历史发展简况34-36
- 3.1.1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法官管理34-35
- 3.1.2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法官管理35-36
- 3.2 中国法官职业化管理的现状36-39
- 3.2.1 法官职业化管理起步阶段(1995 年-2001 年)37-38
- 3.2.2 法官职业化管理的探索发展阶段(2001 年至今)38-39
- 3.3 我国法官职业化管理的实践经验——以上海司法改革实践为例39-44
- 3.3.1 法官职业化建设已成为共识39-40
- 3.3.2 初步形成了法官队伍素质的同质化40-41
- 3.3.3 法官职业化管理的相关制度逐步完善41-44
- 第4章 我国法官职业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44-58
- 4.1 我国法官职业化管理存在的问题44-51
- 4.1.1 法院运作行政化44-46
- 4.1.2 司法权力地方化46-48
- 4.1.3 法官体制官僚化48-50
- 4.1.4 法官职业大众化50-51
- 4.2 法官职业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51-58
- 4.2.1 历史与传统观念的影响51-53
- 4.2.2 经济因素53-55
- 4.2.3 政治体制因素55-58
- 第5章 域外法官职业化管理的借鉴58-68
- 5.1 严格的法官任职资格58-60
- 5.1.1 大陆法系国家法官的任职资格58-59
- 5.1.2 英美法系国家法官的任职资格59-60
- 5.2 缜密的法官选任方式60-62
- 5.2.1 任命制60-61
- 5.2.2 选举制61-62
- 5.3 健全的法官职业保障制度62-64
- 5.3.1 身份保障制度62-63
- 5.3.2 经济保障制度63-64
- 5.3.3 特权保障制度64
- 5.4 科学的法官惩戒制度64-65
- 5.5 完善的法官教育培训制度65-68
- 第6章 完善我国法官职业化管理的构想68-88
- 6.1 重构法官职业化管理的司法环境68-74
- 6.1.1 正确处理法院与党的关系68-70
- 6.1.2 正确处理法院和人大的关系70-72
- 6.1.3 改革上下级法院的关系72-74
- 6.2 创新法官职业化管理的法院管理体制74-80
- 6.2.1 重构法院人员分类管理制度74-76
- 6.2.2 创新法官职业教育培训制度76-78
- 6.2.3 创新审判管理制度78-80
- 6.3 完善法官职业化管理具体制度80-88
- 6.3.1 完善法官选任制度80-83
- 6.3.2 完善法官考核和惩戒制度83-85
- 6.3.3 建立有效的法官保障机制85-88
- 结论88-89
- 参考文献89-95
- 致谢95-9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丽,李德升;对我国发回重审制度的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梁三利;;论法院的组织属性[J];边缘法学论坛;2007年02期
3 霍宪丹;关于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徐军华;我国法官职业化的现实障碍及其改革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8期
5 万鄂湘;法官职业化建设是通往法治的必经途径[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12期
6 赖德贵;彭文城;;构建法官教育培训保障机制的思考[J];法律适用;2006年12期
7 赖德贵;彭文城;;司法能力建设视野下的法院人员分类管理[J];法律适用;2006年Z1期
8 张卫平;论我国法院体制的非行政化——法院体制改革的一种基本思路[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9 张泽涛;法院向人大汇报工作与司法权的行政化[J];法学评论;2002年06期
10 李立新;;法院人员分类管理改革探析——以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为背景[J];法律适用;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张先明;[N];人民法院报;2014年
2 本报评论员;[N];人民法院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立新;中外法官管理制度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双近;中国法官职业化管理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76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576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