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的限度:媒体监督与司法之间
发布时间:2017-07-26 16:19
本文关键词:公开的限度:媒体监督与司法之间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司法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的法治意识也越来越强,民众对案件的关注程度不仅只局限于案件的审判结果,对案件审判过程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媒体在此时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媒体是信息的载体,通过对信息的报道可以让人们了解事件的情况,媒体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司法活动应向媒体公开,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这是司法公开的要求,也是符合依法治国,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的。人们通过媒体的报道了解案件的情况,能更好的了解案件事实,实现对司法的监督。但是,媒体与司法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我国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去规范媒体的监督行为,对媒体从业人员的监督权没有规定,并且我国的司法还不够成熟,不能完全不受外界的干扰,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不能保持独立的判断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会产生媒体与司法的矛盾,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司法审判是中立的,应站在中立的立场上,而媒体报道是掺杂着个人感情,是有倾向性的。这是由于司法机关与媒体的职责决定的,司法机关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司法机关在审判案件过程就是要保持中立,法官要不偏不倚的对案件进行公正的审判。媒体在报道案件中往往会有自己的看法,会容易表露出调动公众情绪的社会责任、人文关怀和同情弱势群体的倾向。在发表评论时往往用道德的标准来衡量法律问题,容易发表片面性的评论。第二、司法过程是相对封闭的,媒体信息是公开的。司法活动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的专业活动,除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宣判是公开的,其他的司法活动都是不对外公开的,以此来保护当事人的利益,保证案件的独立审判。媒体主要是通过公开司法活动的过程,对案件进行评论、建议,使司法机关的活动受到公众的监督。媒体的报道是为了吸引广大公众的关注,使得公众对案件产生想法与评论从而引起社会大众的共鸣。第三,媒体在报道案件过程中对法官的个人行为会有多方面的报道,甚至为了达到目的会对法官行为做些不真实的报道,这会对法官个人及案件的审理带来不利影响。由此可以看出,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会导致司法公开与媒体监督之间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应当通过制定相关的措施使得媒体与司法达到一种协调与平衡。我国还没有新闻法,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媒体的监督行为,对媒体监督的范围作出严格的限定。规范媒体的监督行为,提高媒体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规范媒体的报道行为。扩大司法公开的程度,加强司法机关信息公开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媒体的功能,也有助于司法活动免受媒体的干扰,才能真正的实现法律正义。
【关键词】:媒体监督 司法公开 矛盾 协调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6.34;G206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10
- 1 引言10-13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10
- 1.1.1 选题的目的10
- 1.1.2 选题的意义10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0-11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1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1-13
- 1.3.1 研究方法11-12
- 1.3.2 本文创新点12-13
- 2 公开的价值:媒体监督司法13-19
- 2.1 媒体监督司法的基本问题13-14
- 2.1.1 媒体监督司法的含义13
- 2.1.2 媒体监督司法的范围13-14
- 2.2 对司法机关的价值14-17
- 2.2.1 有利于审判公开的实现14-15
- 2.2.2 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15
- 2.2.3 有利于提高审判人员的素质15-16
- 2.2.4 有利于提高司法公信力16-17
- 2.3 对社会的价值17-19
- 2.3.1 有利于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实现17
- 2.3.2 有利于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17-19
- 3 司法与媒体监督的紧张关系19-24
- 3.1 紧张关系的表现19-20
- 3.1.1 媒体的倾向性报道妨碍司法审判19
- 3.1.2 媒体报道超越了司法公开的范围19-20
- 3.1.3 媒体的偏激报道背离司法公开的初衷20
- 3.1.4 司法透明指数体系的设计仍有局限性20
- 3.2 紧张关系的原因20-24
- 3.2.1 自身性质不同20-21
- 3.2.2 媒体监督的不规范21-22
- 3.2.3 司法信息公开不足22
- 3.2.4 司法机关的应对能力不足22-24
- 4 合理性限度:媒体监督与司法关系的协调24-31
- 4.1 协调的原则24-25
- 4.1.1 坚持公正的原则24
- 4.1.2 坚持客观的原则24-25
- 4.1.3 在合理的限度内监督的原则25
- 4.2 协调的具体措施25-31
- 4.2.1 完善相关法律25-26
- 4.2.2 完善对媒体工作的规制26-27
- 4.2.3 司法机关加大公开力度27-28
- 4.2.4 健全庭审直播机制28-31
- 结语31-32
- 参考文献32-34
- 后记34-35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3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中相;;媒体监督对司法活动的影响[J];天津法学;2013年04期
2 郝香;;新媒体监督司法的现实思考[J];今传媒;2013年06期
3 公丕祥;;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保证[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07期
4 张莉;;中国司法公开制度的发展[J];中国司法;2011年09期
5 朱红月;;司法公正离不开媒体监督[J];中国检察官;2010年11期
6 周功满;;论司法公开之度[J];理论观察;2010年02期
7 马红娟;;论构建媒体监督与独立审判的和谐关系[J];新闻知识;2009年05期
8 卞建林;李晶;;媒体监督与审判公开[J];法制资讯;2008年04期
9 方胜新;;传媒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冲突与平衡[J];法制与社会;2007年03期
10 郑成良,张英霞;论司法公信力[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倪寿明;司法公开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兴华;论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之间的关系[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2 赵增田;传媒与审判公开[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周莹;公开报道与公开审判的冲突及其法律调整[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冯柯;论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77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577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