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研究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医患信息不对称,加之医疗行为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一定的风险性,医患纠纷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并且由于医闹因素的干扰,使得医患纠纷发生不仅涉及到刑事案件和社会稳定,而且造成极为恶劣的负面影响和重大损失。如何依法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利?如何平稳妥善解决医患纠纷?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医患纠纷的第三方调解机制即人民调解机制,是基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以相对和平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为医患双方建立起一片“缓冲带”,从而为解决纠纷创造更多的转机。本论文遵循一般社会科学的研究步骤,按照“理论分析→实践调查→实证分析→结果的因果分析→经验借鉴→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昆明模式的运行规制”的研究路径,在充分研究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基础上,调查研究国内外医患纠纷调解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昆明市医患纠纷发生的特点及具体情况,针对现有模式存在的问题,运用博弈论的公共管理学理论分析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中各方的权利、义务及其关系,结合公共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与实际应用,对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的机制与模式提出改进对策,探讨构建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的“昆明模式”并对其探索运行和效果进行了评价,从而达到以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本文从当前昆明市医患纠纷发生和处理的现状出发,对现有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的运行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在充分讨论现有模式的缺陷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医疗责任保险机制、医学鉴定与人民调解制度相结合,不断完善第三方服务,有效加强《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执行力的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的“昆明模式”,并通过探索运行和效果评价,总结了新模式的工作机制和具体步骤、措施和关注点,为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出了一些理论与实践上的参考对策。
【关键词】:医患纠纷 第三方调解 昆明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导论8-27
- (一)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8-9
- (二) 文献回顾9-17
- 1. 国外医患纠纷调解现状9-13
- 2. 国内医患纠纷调解现状13-15
- 3. 国内外研究进展15-17
- (三)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7-19
- 1. 研究目的17
- 2. 研究意义17-19
- (四) 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思路与研究框架19-24
- 1. 研究的基本理论19-20
- 2. 研究方法20-21
- 3. 研究思路21-22
- 4. 研究框架22-24
- (五) 基本概念24-27
- 1. 医疗纠纷及医患纠纷24-26
- 2. 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26-27
- 一 我国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现状27-30
- (一) 第三方调解作为医患纠纷处置方法的积极作用27-28
- (二) 我国部分第三方调解机制运行情况28-30
- 二 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困境及原因分析30-35
- (一) 我国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存在的问题——困境30-32
- (二) 我国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困境的原因分析32-35
- 三 化解我国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困境的实践——“昆明模式”的探索运行35-42
- (一) 医患纠纷基本情况35-36
- (二) 取得的初步成效36
- (三) “昆明模式”的主要做法36-42
- 1. “三二一零”工作机制37-39
- 2. 三个步骤39
- 3. 四个结合39-42
- 四 化解我国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困境的思考42-53
- (一) 医患纠纷中各方的博弈关系42-45
- 1. 医疗机构42-43
- 2. 患者及家属43
- 3. 第三方调解机构43-44
- 4. 其他44
- 5. 博弈理论关于第三方调解的模型44-45
- (二) 医疗责任保险机制与人民调解制度相结合45-50
- 1. 在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中引入医疗责任保险的必要性45-46
- 2. 医疗责任保险面临的困境46-48
- 3. 对策与措施48-50
- (三) 人民调解制度与医学鉴定相结合50-51
- (四) 完善第三方调解机构提供的服务51
- (五) 加强《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执行力51-53
- 五 结语53-55
- (一) 结论53-54
- (二)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54-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5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丽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需求与供给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2 李现桥,王巍,吕志晖,张宪梅;乳腺专科开展乳腺癌防治工作初探[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6期
3 杨传兰;;医疗纠纷ADR解决机制的构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邢艳平;;社区卫生服务与慢性病综合防治[J];医药论坛杂志;2007年16期
5 张自力;;现代医患关系中的信息博弈分析[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6 伍勇;吴晓球;杨福炎;;构建现代和谐医患关系的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年08期
7 赵子周;李岚;王嵇;华小兰;戈欣;许建荣;;浅谈医患沟通技巧[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年01期
8 王志芳;;医患关系的博弈分析对医疗改革的影响[J];经济师;2010年01期
9 李文中;;医疗服务市场的逆向选择与信号传递[J];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03期
10 吴颖;童彭丽;;我国医疗损害赔偿纠纷解决机制比较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1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铭深;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的激励性规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林婕;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保障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叶旭春;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感知及理论框架的扎根理论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4 李文中;我国健康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5 吴昊;我国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构建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许红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筹资比例测算与费用支付管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7 孙有强;股权公示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吴俐;群体诉讼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王塑峰;医疗服务领域供给方诱导需求及其治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刘兴兵;中国医患门诊会话的语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780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578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