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判决的可预测性与司法公信力

发布时间:2017-07-26 20:03

  本文关键词:判决的可预测性与司法公信力


  更多相关文章: 判决的可预测性 司法公信力 司法权威


【摘要】:任何社会中司法权威的确立,总是要以良好的司法公信力为前提。司法公信力是民众对公正司法的一种内心确信和普遍感知,判决的可预测性是树立司法公信力的社会基础。在现代开放社会中,司法尤其是法院在应对充满太多不确定性的社会情境当中,努力通过增强判决的可预测性来提升司法的公信力,无疑是从社会的"可感知"层面来建构司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在判决可预测性要求的背后,意味着社会在"可感知"层面对公正司法的信任,以及社会在"行为可预测"层面对法治秩序的信仰。
【作者单位】: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
【关键词】判决的可预测性 司法公信力 司法权威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能动司法时代的法律方法论问题研究——基于中国法律学研究立场的展开”,项目编号:11YJC820114
【分类号】:D916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近些年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度转型,司法日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和法律职业化初步成型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通过公正司法来追求个案正义和社会平等的期待日益高涨。一方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关玫;司法公信力初论——概念、类型与特征[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04期

2 Ralf Poscher;隋愿;;裁判理论的普遍谬误:为法教义学辩护[J];清华法学;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玉浪;;劳动报酬优先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王远胜;吴兴国;;企业投资法律风险与防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3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鲁忠江;吴向阳;;论保险合同中不利解释原则的适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吕明;;现代律师制度功能新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郭剑平;;论我国法律秩序的法律文化匹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聂小明;;高职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龚怀林;;道德视域中的法律运行[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龚怀林;;法律运行伦理追问的依据和向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唐萍萍;李蓉;张硕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政府法律责任[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兆波;;包容特征的法治基础与法治保障[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寿平;刘毅;;构建诚信制度与践行厚德精神[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单民;上官春光;;多重视角中的检察官职业伦理[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许均秀;;法治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7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8 朱富强;;不完全契约、法律协调失败与自我约束机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黄云明;;论法律与道德差异性认知的误区[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鹏;疑难案件中法律裁判的规范性来源[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智敏;论我国现行立法下动产附合制度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蒋文瑾;合同解除法律效果的若干问题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娄永;论违约金的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红良;论债权让与的效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士东;论抛掷物或坠落物致人损害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尚晓璐;缺陷服务行为致第三人损害的民事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程鹏;对加害给付制度的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肖丽;论网络舆论监督权与司法正的良性互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晨超;论我国刑事司法判例模式的建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卢曼;韩旭;;法律的自我复制及其限制[J];北大法律评论;1999年02期

2 张星久;论合法性研究的依据、学术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J];法学评论;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李明;;试论我国司法权威的建立[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郑成良,张英霞;论司法公信力[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郭鲁生;;关于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问题的若干思考[J];中国司法;2008年09期

4 本刊编辑部;;如何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J];中国审判;2008年09期

5 徐文星;;判决制度与司法公信力之研究——以行政诉讼为中心[J];法学杂志;2010年09期

6 曾哲;;简论和谐社会的司法公信力基础[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柴建;;论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博弈困境——以涉诉信访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1年18期

8 武建敏;;司法公信力的判例法立场[J];河北法学;2011年03期

9 刘治斌;;论司法公信之建构——以法官为中心[J];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10 隋明善;;坚持“公信立院” 全面提升法院司法公信力[J];山东审判;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有西;;司法公信力与社会和谐[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2 张新茂;;浅议加强司法公信力的建设——以董必武法学思想为角度[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3 刘庆华;田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维护司法权威的关系[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庄汉;周雅菲;;树立司法权威,铸就和谐社会——从董必武司法权威思想谈起[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5 魏俊哲;;强化司法权威:正当性基础与制度建构[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6 李青春;;建立司法权威与推进地方法治化建设——从董老的法治思想观切入[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7 王振清;胡浩立;;维护司法权威 构铸和谐社会——从董必武的司法权威思想对促进审判工作的启示谈起[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8 魏新璋;冯一文;;当前我国司法权威流失成因及其消解——基于董必武“司法因强制而权威”思想的分析[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9 路红青;;论董必武的司法权威观及其现实意义[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10 张泽兵;;董必武司法权威法治思想初探[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 黄尔梅;运用科学发展观 提高司法公信力 增强司法权威[N];人民法院报;2008年

2 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院长 姚奎彦;维护司法权威 提高司法公信力[N];人民法院报;2010年

3 曾鼎新;提高司法公信力 维护司法权威[N];人民法院报;2011年

4 钱晓华;以清廉公正树立司法权威[N];黄山日报;2008年

5 张芹;让“五个严禁”成为人民法官座右铭[N];盘锦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韩元恒 丁力辛 本报通讯员 王卫;用自身形象提升司法公信力[N];人民法院报;2008年

7 河南省济源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王卫民;不断加强司法公信力建设[N];人民法院报;2009年

8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田成有;司法公信力的文化反思与现实矛盾[N];人民法院报;2011年

9 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朱江;提升司法公信力[N];北京日报;2011年

10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朱江;提升司法公信力的辩证视角[N];人民法院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发;司法权威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杨喜平;社会资本视野下的司法公信力[D];复旦大学;2008年

3 刘玉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司法公信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唐世齐;刑事判决说理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刘李明;社会舆论的司法意蕴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6 孙长春;司法权威的制度建构[D];吉林大学;2008年

7 谢阿桑;论当庭宣判[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 李微;涉诉信访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王作洲;既判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张述元;论刑事审判监督二重性及制度创新[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素;当代中国司法公信力问题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2 刘进;司法公信力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董海珠;论司法公信力[D];郑州大学;2012年

4 刘凤;司法公信力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5 申媛;当代我国司法公信力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秦川;论司法公信力[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7 郭振芳;和谐社会视阈下司法公信力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

8 齐云图;司法公信力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明;司法公信力的缺失与重塑[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王璐;论我国司法公信力的建设[D];湖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780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5780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3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