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法官能动性概念的引出与诠释

发布时间:2017-07-27 07:10

  本文关键词:法官能动性概念的引出与诠释


  更多相关文章: 法官能动性 人的主体性 诠释


【摘要】:认识和实践法官裁量权以及理解和践行能动司法遭遇多重困境,客观上需要从法官办理案件行为及其过程的本质属性出发,认识法官在司法过程中所具有的能动性。能动的革命反映论、法律规则的知识性与非自足性理论以及诉讼认识的历史性与诉讼过程的动态性理论,是认识和发展法官能动性的理论依据。法官能动性在本质上是作为"主体"的法官对作为"客体"的案件,应当具有的有差别的能动行为及认识活动过程。相对于法官裁量权和能动司法而言,法官能动性在根本上属于认知范畴,其内容更为丰富,产生和发展以及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都具有特殊性。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法官能动性 人的主体性 诠释
【基金】:国家基金项目《法官决策机制》(09BFX08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16.2
【正文快照】: 司法改革进入攻坚期,如何认识和发挥法官在司法过程中的作用成为现阶段攻克诸多难题的关键。为满足实践需要,学界努力探讨法官在司法过程中有效发挥作用的路径,通过研究法官裁量权,借鉴司法能动主义理论成果,阐释当代中国法官在司法过程中的作用。但是,法官裁量权固有的权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军;;“司法能动”在中国的展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李辉;;对能动司法实践的反思——从陇县“能动主义八四司法模式”谈起[J];东岳论丛;2009年11期

3 庞凌;法院如何寻求司法能动主义与克制主义的平衡[J];法律适用;2004年01期

4 罗东川;丁广宇;;我国能动司法的理论与实践评述[J];法律适用;2010年Z1期

5 姚莉;;当代中国语境下的“能动司法”界说[J];法商研究;2011年01期

6 姚莉;显森;;论能动司法的程序规制[J];法商研究;2012年02期

7 胡云腾;;法院要践行能动司法理念[J];法制资讯;2010年05期

8 王建国;;司法能动的正当性分析[J];河北法学;2009年05期

9 陈金钊;;“能动司法”及法治论者的焦虑[J];清华法学;2011年03期

10 张卫平;;回归“马锡五”的思考[J];现代法学;200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庄晓华;法官自由裁量权及其限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述红,黄仕红;应对WTO挑战的司法审查制度改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冯露;吴亚楠;;略论人数不确定代表人诉讼的可行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3 杨勇兵;;科学发展观——科学的执政哲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4 王亚明;;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纠纷解决机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6 徐学鹿;梁鹏;;商法风险分配机制刍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7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8 张娟;;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9 程乃胜;;何谓法理学——读庞德的《法理学》(第一卷)[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10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梁晓淮;张洪得;;独立化 公开化 法制化——检察机关侦查权内部制约机制的检讨与重构[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王祺国;;论和谐司法[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李培龙;;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根基及其实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王学成;;我国检察权制约行政权的制度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李研;论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权[D];河北大学;2009年

6 耿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8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仉义品;量能课税原则视域下的《企业所得税法》[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金钊;;法律解释:克制抑或能动[J];北方法学;2010年01期

2 宋征,胡明;从王海打假案看知假买假者是否消费者——法解释学意义上的分析[J];当代法学;2003年01期

3 陆幸福;;莱蒙检验(Lemon Test)——美国司法处理政教分离案件的一个标准[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4 约安娜·库苏拉迪,艾彦;处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争论框架之中的“合理性”和“多种合理性”[J];第欧根尼;2005年01期

5 李娟;;马锡五审判方式产生的背景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杨建军;;“司法能动”在中国的展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7 李辉;;对能动司法实践的反思——从陇县“能动主义八四司法模式”谈起[J];东岳论丛;2009年11期

8 陈金钊;;法官司法的克制主义姿态及其范围[J];法律方法;2008年00期

9 范愉;;诉前调解与法院的社会责任 从司法社会化到司法能动主义[J];法律适用;2007年11期

10 傅海鑫;;权利在能动司法中衡平 论非机动车过错责任之认定[J];法律适用;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梁慧星(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N];人民法院报;2001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信春鹰;[N];人民法院报;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培养人的主体性[J];理论与改革;2003年04期

2 杨蔚;关于人的主体性与主体性教育的思考[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3年04期

3 王颖;主体性视野中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发展[J];求实;2005年05期

4 王振亚;铁锴;;人的主体性建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人本规定[J];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04期

5 韩燕,郑支农;略论交往与人的主体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6 郝丽;论文化建设中人的主体性[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4期

7 王传玲;;从人的主体性内涵看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真实意义[J];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02期

8 刘敏;;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9 许小主;从“经济特区”模式看邓小平关于人的主体性的思想[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01期

10 黄明娣;高扬人的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共同出发点[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贤君;张雪强;;杜威“教育即生活”新释[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孟闫燕;李友林;王伟;晁恩祥;胡立胜;;《黄帝内经》关于“形神”理论的诠释[A];全国第七届中医药继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文集[C];2008年

3 樊志辉;;马克思哲学的诠释视域及其误区[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周学奉;;创新与“现代人”的契合点是高扬人的主体性[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王曙光;王宝峰;;中国传统哲学的浪漫诠释——谈平度一中校园规划及设计[A];山东建筑学会成立5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3年

6 朱玲;赵京生;;《内经》针灸概念术语的文化诠释[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季伟苹;陈沛沛;;略谈“海派中医”特征及形成的历史动因[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吉敏;温新苗;佟健华;;中国古代数学教育的珍贵文献——两个对话的诠释[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9 戴茂堂;;论信仰的本质[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姚站军;;科学发展观中的人的主体性意义张扬论纲[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学安;诠释“中产”生活[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2 解燕喃;索尼诠释未来[N];中国电子报;2000年

3 ;世佳物流 诠释现代物流概念[N];中国经营报;2001年

4 本报通讯员 邱景辉;用公式诠释预防[N];检察日报;2002年

5 江苏记者站 吴剑;盘门:诠释苏州旅游成功转型[N];中国旅游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常斐;两个30%诠释了什么[N];中国石油报;2002年

7 吴文;速达对合作伙伴的另类诠释[N];中国经营报;2001年

8 北京证券 康静;北京诠释新概念[N];财经时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张新国;诠释创新[N];中国审计报;2000年

10 ;诠释并购[N];中国电子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海玲;制度下的教师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兵;《洪范》诠释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张鑫;中医伏邪理论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朱福勇;论民事法官能动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魏冬;诠释与重建:成玄英《庄子疏》的哲学意蕴[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马燕冬;近代以前中医肝气理论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刘向哲;禀赋概念的现代诠释及与中风发病相关性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

8 耿振东;《管子》接受史(宋以前)[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晚林;徐复观艺术诠释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冯淑静;《文选》诠释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顺利;论中国语境中的法官能动性[D];烟台大学;2011年

2 杨伟敏;管理中人的主体性[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杨向东;人的主体性与人的全面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徐春娇;人的主体性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翁晓玲;试论存在主义美学在中国当代的接受与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施金烨;林声翕及其艺术歌曲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7 宋国晶;马克思哲学视域中人的主体性思想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启迪[D];兰州大学;2009年

8 贺更粹;以主体性教育理论指导高校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9 杨乐平;贺绿汀及其抗战救亡歌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马鹤丹;旅游业发展中的注意力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580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580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7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