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对“通过重塑司法权威化解民意审判”之批判

发布时间:2017-08-02 06:02

  本文关键词:对“通过重塑司法权威化解民意审判”之批判


  更多相关文章: 司法权威 民意审判 司法独立


【摘要】:面对民意对司法的影响,学界有观点认为需要通过司法权威化解舆情审判,但这种观点在事实认知上模糊了影响案件判决的因素和影响司法权威的因素;在经验依据上高估了美国司法对民意的抵御能力,并且忽视了程序对民意的吸收;在理论证成上片面的理解了权威并错置了司法权威与民意认可的因果关系。化解民意对司法的干预不应该沿着司法权威的道路,相反,司法权威应的树立应当探寻民意认可的路径。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司法权威 民意审判 司法独立
【分类号】:D926.2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民意审判”与“司法审判”的关系是在维护司法公信力方面争议最大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只要司法权威足够强大,就可以抵挡民意审判的风险。司法权威是一种承担舆情风险的体制性能力,树立它的权威是化解舆情风险的根本出路。①本文对此持否定的观点。诚然,司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季卫东;程序比较论[J];比较法研究;1993年01期

2 曾宏伟;;司法功能与中央权威[J];法律适用;2006年05期

3 王启梁;;法律世界观紊乱时代的司法、民意和政治——以李昌奎案为中心[J];法学家;2012年03期

4 高一飞;;媒体与司法关系规则的三种模式[J];时代法学;2010年01期

5 江国华;余建;;人民陪审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以河南“人民陪审团”改革为线索[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朱峰;;论法律实证主义的权威理论[J];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03期

7 易延友;陪审团在衰退吗——当代英美陪审团的发展趋势解读[J];现代法学;2004年03期

8 孙笑侠,熊静波;判决与民意——兼比较考察中美法官如何对待民意[J];政法论坛;2005年05期

9 徐阳;;“舆情再审”:司法决策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法学;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明;;房产新政案件裁判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施正文;;论税收程序[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钟娟;论刑事侦查中的律师在场权[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4 胡小红;;公益诉讼与行政执法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5 陈传胜;刑事再审理由的重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田佳灵;;民意对司法裁判过程的影响[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刘小牛;谈纳税人及其权利[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洪超兰;於恒强;;完善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构想[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孙爱华;;论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程序控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彭小龙;;陪审团审理微观制衡机制考察——一个以美国为对象的分析实证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明钱;;浅论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调解[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2 杨翔;谷国艳;;民事再审发回重审制度的正当性考察与改革——基于某省法院的运行现状分析[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孙启福;张建平;;行政滥用职权司法审查的检讨与重构——以法官的规避倾向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健;;务实与超越——审判权对程序外力量的回应表达[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袁国生;;民事发回重审制度改造论——以当事人审级利益的保护为分析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罗洪洋;;程序正义与中国——从文化的视局观察[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7 傅贤国;;司法裁判吸纳民意机制之建构[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8 罗洪洋;;程序正义与中国——从文化的视局观察[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9 葛洪义;;司法活动的性质与法治——司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刘平;;《行政复议法》的制度和程序研究[A];2000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许颖;清代文官行政处分程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杨瑞;民事审级制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周国兴;寻求现实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11年

5 朱孟才;中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优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宋广奇;当代中国反腐模式转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莹莹;刑事检察监督的程序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阮友利;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江涛;民事诉讼效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潘俊强;论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的法理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谢华;关于构建中国体育仲裁制度及相关理论问题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卢淑珍;论行政调查的法律救济[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傅小兵;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硕;论我国陪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袁永红;我国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韩晓明;我国司法活动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黄薇;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诉讼制度之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邓武强;交警行政检查正当程序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健;传媒与司法的冲突及其调整──美国有关法律实践评述[J];比较法研究;2001年01期

2 林林;;邓玉娇案的法文化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9年06期

3 王启梁;张熙娴;;法官如何调解?——对云南省E县法院民庭的考察[J];当代法学;2010年05期

4 "中国陪审制度研究"课题组;;中国陪审制度研究——以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陪审工作为对象[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5 于秀艳;美国的法庭之友[J];法律适用;2005年04期

6 江国华;;我国公民非典型参与及其文化隐喻——以个案为研究视角[J];法商研究;2010年02期

7 夏菁;;完善陪审制度,实现司法民主[J];法学家;2005年04期

8 方乐;;中国法需要什么样的世界观?[J];法学家;2011年03期

9 陈柏峰;;传媒监督权行使如何法治——从“宜黄事件”切入[J];法学家;2012年01期

10 雷磊;;融贯性与法律体系的建构——兼论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融贯化[J];法学家;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武威 实习生 谢欣阳;[N];广州日报;2011年

2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 江国华;[N];人民法院报;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娜;;以许霆案为视角探讨当下中国法官职业化的必要性[J];消费导刊;2009年07期

2 李莉;;宪政架构下司法权威的重塑[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汪建成,孙远;论司法的权威与权威的司法[J];法学评论;2001年04期

4 蔡国芹,蔡宪能;论中国司法权威的弱化与加强[J];嘉应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5 罗小兰;;论司法独立[J];甘肃农业;2006年05期

6 罗小兰;;论司法独立[J];甘肃农业;2006年06期

7 秦玉彬;庞敏英;;从独立到权威——对司法独立的一种反思[J];河北法学;2007年01期

8 叶俊青;李鹏;;论司法权威的生长[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崔双平;;论司法权威流失的成因及消解[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10 张元鹏;刘文峰;;和谐社会与司法权威关系再探[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华;田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维护司法权威的关系[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庄汉;周雅菲;;树立司法权威,铸就和谐社会——从董必武司法权威思想谈起[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3 魏俊哲;;强化司法权威:正当性基础与制度建构[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4 李青春;;建立司法权威与推进地方法治化建设——从董老的法治思想观切入[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5 王振清;胡浩立;;维护司法权威 构铸和谐社会——从董必武的司法权威思想对促进审判工作的启示谈起[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6 魏新璋;冯一文;;当前我国司法权威流失成因及其消解——基于董必武“司法因强制而权威”思想的分析[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7 路红青;;论董必武的司法权威观及其现实意义[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8 张泽兵;;董必武司法权威法治思想初探[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9 吴道敏;;继承和发展董必武法律权威论在审判工作中增进司法权威[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10 刘蜜;;涉法信访与司法权威的确立[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明安;司法权威不立,,法治焉存[N];法制日报;2000年

2 记者王世心 张志华;支持公正司法 维护司法权威[N];人民法院报;2004年

3 记者 龙岳;维护司法权威 解决法院“执行难”[N];孝感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刘岚;市场经济要强化司法权威[N];人民法院报;2001年

5 记者 赵翔 陈忠仪;促进司法公正 维护司法权威[N];人民法院报;2004年

6 王文武 潘其 宕子 杨海东;司法权威与舆论监督不该人为对立[N];中国改革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李忠好  本报通讯员  周瑞平;旗帜鲜明地维护司法权威[N];人民法院报;2006年

8 滕兑宪;健全执行威慑机制 切实树立司法权威[N];铜川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张宽明;维护司法权威 推进依法治市[N];人民法院报;2004年

10 本报专稿 王俊民;维护司法权威要面对三大关系[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发;司法权威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孙长春;司法权威的制度建构[D];吉林大学;2008年

3 刘李明;社会舆论的司法意蕴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4 谢阿桑;论当庭宣判[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唐世齐;刑事判决说理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李微;涉诉信访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杨喜平;社会资本视野下的司法公信力[D];复旦大学;2008年

8 刘玉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司法公信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张述元;论刑事审判监督二重性及制度创新[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10 王作洲;既判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云云;司法权威提升的路径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君斌;我国弱势司法权威的表现与改善途径[D];浙江大学;2011年

3 陈慧慧;中国语境下传媒对于司法权威的克制与参与重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娄雪梅;论司法权威的建立[D];山东大学;2011年

5 刘瑞芳;论司法权威的弱化[D];内蒙古大学;2012年

6 刘丽君;论我国司法权威的建构[D];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

7 姜桢祥;论司法权威的维护与提升[D];山东大学;2012年

8 姜灵芝;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复兴”与司法权威[D];苏州大学;2012年

9 鞠艳;论民事诉讼中的抗诉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郭鑫;初论司法权威[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078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6078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6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