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律监督”的概括性意指
本文关键词:论“法律监督”的概括性意指
【摘要】:学界关于检察权与法律监督权的关系存有诸多争议。这里其实涉及一个尚未为学界所充分注意的"法律监督的意指"问题。本文认为,"法律监督"的基本含义为"监督法律的统一实施",其系职权概念,"法律监督"意指检察权。但检察权作为整体具有结构性:即由依据法律监督对象划分所形成的"基本检察权"以及作为基本检察权之构成内容与实现手段的诸多"具体检察权"所构成。"法律监督"仅意指"基本检察权"以及由其所构成的检察权之整体,而并不意指"具体检察权",故系概括性意指。这意味着"具体检察权"的构造相对分离于"法律监督"的定位而具有较大的自为空间,亦即法律监督的具体程序与方式可以充分考虑诉讼规律及其内生要求而妥当设置。
【作者单位】: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法律监督 检察权 意指 概括性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之江青年课题”研究成果之一,课题名称:《民事检察的性质定位与职能创新——基于公法解释的视角》;编号:11ZJQN070YB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地方法治研究中心基金资助
【分类号】:D926
【正文快照】: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但是,学界关于“法律监督权与检察权的关系”、“法律监督机关的定位是否合理”等问题产生了诸多争议和质疑。笔者认为,这些论争实际上都牵涉到一个基本问题:如何正确理解“法律监督”的意指?该问题目前尚未被学界所充分注意,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闵钐;;新中国第一本检察著作 《检察制度纲要》述评[J];中国检察官;2008年05期
2 陈卫东;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以公诉权为核心的分析[J];法学研究;2002年02期
3 朱孝清;;检察的内涵及其启示[J];法学研究;2010年02期
4 张智辉;“法律监督”辨析[J];人民检察;2000年05期
5 万毅;;法律监督的内涵[J];人民检察;2008年11期
6 王松苗;厉行法治:法律监督应如何定位——“依法治国与法律监督研讨会”综述[J];人民检察;1998年09期
7 万春;论我国检察机关的性质──兼评当前理论和实践中的几种观点[J];政法论坛;1994年01期
8 张智辉;法律监督三辨析[J];中国法学;2003年05期
9 张智辉;;公诉权论[J];中国法学;2006年06期
10 张智辉;;论检察权的构造[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燕昭乐;;检察权性质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占善刚;王登辉;;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正当性基础与制度建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王文华,张平;关于检察权性质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向宽宇;黄纯丽;;检察机关量刑监督制度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李成福;;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思考[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王振生;;论我国司法权独立的障碍及克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杨亚非;我国检察机关是合格的法律监督主体[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郑卜训;;检察权在多维视角下的定位与角色转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徐苏林;;构建和谐社会与当代中国检察官的职业定位[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吴北战,李晓辉;检察权的法理分析[J];长白学刊;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新潮;;中国检察权及其权力配置[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刘祥福;;论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权对检察权的制衡——完善检察权外部制约机制的一个视角[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郭立新;张红梅;;论检察权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王江静;温鸿沛;;论检察权的内部制约机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尹晋华;;试析影响法律监督的现实问题[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张河洁;刘国媛;;我国检察权的监督制约机制现状及问题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金波;;论“谁来监督检察院”——一个概念不明晰的命题[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王祺国;;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实行垂直管理体制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石少侠;;检察理论研究应当正确认识五个关系[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张国轩;;检察机关监督死刑复核的客观依据[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吕涛;检察建议法制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陈莹莹;刑事检察监督的程序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李健;论法官的主体性[D];复旦大学;2011年
6 印仕柏;民事诉讼中检察权配置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8 聂施恒;美国检察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吴锋;刑事立案监督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天林;侦查行为侵权司法救济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桂祥;论检察建议的适用范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军;侦查权下沉之检察监督制约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徐剑;检察机关自侦权监督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邱月娥;浅议地方人大对监督司法工作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王妙玲;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廷楮;不起诉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蔡施敏;论反渎职侵权检察权的完善[D];暨南大学;2010年
8 杨书泉;论刑事诉讼中的检警关系[D];安徽大学;2010年
9 刘慧慧;论民事行政裁判执行的检察监督[D];山东大学;2010年
10 程晓亮;论我国反贪污贿赂局的性质及地位[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宗智;论检察权的性质与检察机关的改革[J];法学;1999年10期
2 谢鹏程;论检察权的性质[J];法学;2000年02期
3 贺卫方;异哉所谓检察官起立问题者——与龙宗智先生商榷[J];法学;1997年05期
4 张宏思;人民检察院基本诉讼角色定位论[J];法学;1997年09期
5 陈卫东;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以公诉权为核心的分析[J];法学研究;2002年02期
6 孙谦;中国的检察改革[J];法学研究;2003年06期
7 ;依法治国与廉政建设研讨会纪要[J];法学研究;1998年04期
8 沈丙友;公诉职能与法律监督职能关系之检讨[J];人民检察;2000年02期
9 王琰;为检察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全国首届检察理论研究年会综述[J];人民检察;2000年02期
10 倪培兴;论司法权的概念与检察机关的定位——兼评侦检一体化模式(上)[J];人民检察;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鹏程;[N];法制日报;2004年
2 郝银钟;[N];法制日报;2006年
3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龙宗智;[N];检察日报;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俊勇;;中国检察权的性质定位[J];警官教育论坛;2005年01期
2 王俊民;;论检察法律监督权的本质[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3 余海敏;王乐;;司法规律中的检察权配置[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张志平;;中国检察权的宪法审视[J];中国检察官;2007年04期
5 金涛;;检察权的科学配置与法律监督效能的提升[J];魅力中国;2009年27期
6 陈云生;;检察权与法律监督机关“疏离”的宪法安排及其寓意解析[J];法治研究;2010年11期
7 蒋德海;;论我国检察机关的双重国家权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林如鹏;魏启柏;沈素琴;;论检察权的科学配置[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11期
9 廖荣辉;;论检察权的合理和优化配置[J];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10 周龙俊;陈倩倩;罗悦来;;从检察权配置论审判监督的难点及对策[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河洁;刘国媛;;我国检察权的监督制约机制现状及问题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熊皓;勾香华;;我国检察权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完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3 钟长鸣;;建立检察权配置之差序结构模式初探[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徐荣生;;中国检察权及其权力配置[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孙学文;;依法正确行使检察权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曾伊山;庄丹丹;;论和谐社会视野下检察权的行使[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贾志鸿;李梦林;;和谐社会视野下我国检察权的权力结构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刘莉芬;;试论我国检察权配置的现状与优化构想[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9 陈宪华;;检察权能与职能机构改革[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10 王江静;温鸿沛;;论检察权的内部制约机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邓川;做好自身监督,确保检察权正确行使[N];检察日报;2009年
2 记者 张立;强化内部监督 夯实发展之基[N];检察日报;2010年
3 冯仁强;理解检察权之关键:法律监督概念分广狭[N];检察日报;2004年
4 海南省人民检察院课题组;乡镇检察室设置的理论支撑与时代使命[N];海南日报;2009年
5 记者 张楠;全市检察长座谈会召开[N];安阳日报;2009年
6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邢宝玉;注重“四个结合”在狠抓预防上下功夫[N];检察日报;2009年
7 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于世平;贯彻《廉政准则》 保证检察权正确行使[N];天津政法报;2010年
8 辽宁省大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赵建伟;加强内部监督关键是把握好三个环节[N];检察日报;2010年
9 青海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王晓勇;从三个层面完善内部监督制度建设[N];检察日报;2009年
10 红旗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张郁;检察机关要在服务工作大局中有更大作为[N];新乡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文彤;中国检察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徐静磊;论检察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连峻峰;我国检察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邱飞;侦查程序中的司法审查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学武;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马明生;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刘清生;近代中国检察权配置与实践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8 刘昌强;检察委员会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9 吴锋;刑事立案监督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徐军;检察监督与公诉职能关系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德平;检察权的属性与制约[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2 刘智威;论检察权的属性—中国法治进程中的观察与思考[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3 赵永红;检察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闻红钰;行政检察权的基本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5 乔亦丹;对中国检察权的定位[D];郑州大学;2004年
6 龙小素;论检察权的定位与行使[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邱景辉;检察权的功能更新[D];厦门大学;2002年
8 姚国建;宪政背景下中国检察权的属性定位[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赤列晋美;论检察权的定位及检察机制的改革与完善[D];四川大学;2004年
10 练达;论检务公开制度的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32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732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