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对涉农低保腐败案件的规制
本文关键词:检察机关对涉农低保腐败案件的规制
【摘要】:农村低保制度自建立以来,对我国农村基层的贫困群众救助和扶贫工作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该制度的不断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农村低保申请和审核、低保金的发放等环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腐败案件。本文的第一部分是从检察法治的基本研究出发,探求检察法治的来源,通过对检察法治基本内涵的概括,得出检察法治是指依法享有司法职权的主体在法律的实施、适用和监督过程中,严格按照宪法、法律规定进行的具有法治思维,以实现检察功能为目的的司法活动,并且认为检察法治的基本特征应当具备检察法治的全面性、系统性、平等性、正义性和开放性等五个基本特征。通过对检察法治概念的基本探讨,明晰了检察法治的基本价值有是检察法治可以进一步推动中国法制的“本土化”发展;可以进一步推动基层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的提升;可以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质内涵的完善化;可以进一步完善司法体制改革的系统化。另外,检察法治对农村法治的发展建设还有以下几个功能,主要包括:检察法治对农村腐败案件的规制价值;检察法治对农村社会秩序的构建价值;检察法治对农村法治思维养成的价值;检察法治对农村法治价值的发展作用等四个方面。值得指出的是,检察法治的提出是为了引出检察机关在查办涉农低保腐败中应当树立的基本办案理念和办案指导思想。另外,对我国的农村低保制度的基本演进,法治发展进程沿革。另外,农村低保制度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农村低保社会救助功能体现充分,为社会治理提供有力保障;在新常态下,农村低保的扶贫功能凸显。同时,在农村的低保的发展过程中还呈现出了低保对象界定困难,界定标准实施困难;基层干部工作不到位引发相关争议:存在不健康的低保评定分配模式:用低保政策解决遗留问题;低保对象易进难出;将低保当成残疾保、老年保实施;未严格落实按户施保等突出问题。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涉农低保常见的腐败案件,主要内容为因情节不构成犯罪的涉农低保腐败案件分析,其中主要包括:第一,因行为数额较低,不构成犯罪;第二,因行为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第三,纪检监察部门在上述案件当中的作用常见的涉农低保腐败案件类型。另外涉农低保腐败案件的常见类型为贪污受贿类和渎职侵权类两个大的类型,其中贪污受贿类的案件罪名主要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行贿罪、介绍贿赂罪等罪名类型,渎职侵权类的罪名主要包括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两个主要罪名。本文的第三部分主要深刻探究涉农腐败案件产生的原因,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制度管理的缺陷来看,具体原因为:低保管理程序的缺陷;低保资金管理的漏洞;责任划分不明,政策难以统一整体。第二,从监管制度体系的缺失来看,具体原因为:监管有效性不高;书面监管行使效力有限;财政和审计监督效果不理想;社会监督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村委会干部的监督制约机制缺失等。第三,村级低保事项管理不规范,村级组织职权过大。第四,部分基层干部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薄。第五,案件定性与管辖存在分歧,具体原因为:村干部协助乡镇政府或基层民政部门从事低保申请审核的行为性质难以界定;主体身份性质难区分;案件管辖权区分困难。本文的第四部分主要论述检察机关对涉农腐败案件的规制方法。第一,检察机关对涉农腐败案件的规则原则,其中具体表现为坚持检察法治思维为引领原则,和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查办此类案件原则(这个原则当中包括要综合运用开放式的案件侦破手段和要综合协调检察机关的不同职能部门集中查办)。第二,是检察机关的直接规制行为,其中包括控申部门对涉农低保信访举报案件的作为;明确案件分类,积极侦查办理涉农低保职务型犯罪(这个规制方式主要包括反贪污贿赂部门的作为和反渎职侵权部门的作为);专门性地集中整治行为。第三,为检察机关间接规制行为,其中具体包括职务犯罪预防部门的作为;检察信访机制的作用;法制宣传背景下检察机关的作为;驻乡镇检察室的行为价值等内容。
【关键词】:检察法治 涉农低保腐败 检察机关 法律规制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6.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
- 一、检察法治及涉农低保基本研究10-17
- (一) 检察法治的基本概念及特征10-13
- 1. 检察法治的基本内涵10-11
- 2. 检察法治的基本特征11-13
- (二) 检察法治的作用13-15
- 1. 检察法治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13-14
- 2. 检察法治对中国农村发展的作用14-15
- 3. 检察法治对农村法治思维养成的价值15
- 4. 检察法治对农村法治价值的发展作用15
- (三) 涉农低保的基本研究15-17
- 1. 农村低保制度的基本发展15-16
- 2. 农村低保的功能16-17
- 二、涉农低保常见的腐败案件概述17-24
- (一) 因情节不构成犯罪的涉农低保腐败案件分析17-18
- 1. 因行为数额较低,不构成犯罪17
- 2. 因行为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17
- 3. 纪检监察部门在上述案件当中的作用17-18
- (二)常见的涉农低保腐败犯罪案件类型18-24
- 1. 贪污受贿类涉农腐败犯罪案件18-21
- 2. 渎职侵权类涉农腐败犯罪案件21-24
- 三、涉农腐败案件产生的原因24-30
- (一) 制度管理的缺陷24-25
- 1. 低保管理程序的缺陷24
- 2. 低保资金管理的漏洞24-25
- 3. 责任划分不明,政策难以统一整体25
- (二) 监管制度体系的缺失25-27
- 1. 有权机关监管重视度不高25
- 2. 监管有效性不高25-26
- 3. 书面监管行使效力有限26
- 4. 财政和审计监督效果不理想26
- 5. 社会监督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26
- 6. 对村委会干部的监督制约机制缺失26-27
- (三) 村级低保事项管理不规范,村级组织职权过大27
- (四) 部分基层干部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薄27-28
- (五) 案件定性与管辖存在分歧28-30
- 1. 村干部协助乡镇政府或基层民政部门从事低保申请审核的行为性质难以界定28
- 2. 主体身份性质难区分28
- 3. 案件管辖权区分困难28-30
- 三、检察机关对涉农腐败案件的规制途径30-38
- (一) 基本原则30-33
- 1. 坚持检察法治思维为引领原则30-32
- 2.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查办此类案件原则32-33
- (二) 检察机关的直接规制行为33-35
- 1. 控申部门对涉农低保信访举报案件的作为33
- 2. 明确案件分类,积极侦查办理涉农低保职务型犯罪33-35
- 3. 专门性地集中整治行为35
- (三) 检察机关的间接规制行为35-38
- 1. 职务犯罪预防部门的作为36
- 2. 检察信访机制的作用36
- 3. 法制宣传背景下检察机关的作为36-37
- 4. 驻乡镇检察室的价值37-38
- 五、结语38-39
- 注释39-40
- 参考文献40-41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41-42
- 致谢42-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思文;律师担任检察机关咨询员[J];中国司法;2000年04期
2 曹参;为了人民的嘱托 全国检察机关争创“五好”“两满意”先进代表受到表彰[J];检察风云(法制新闻月刊);2000年03期
3 刘剑,郝锁维;检察机关应自觉接受人大的个案监督[J];法学杂志;2001年02期
4 杨剑川;加强检察机关队伍建设的思考[J];检察实践;2001年04期
5 钱宏献;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的策略研究[J];检察实践;2001年06期
6 杨学军;浅谈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依据[J];人民检察;2002年08期
7 王金耀;公安、检察机关不应插手经济纠纷[J];中国监察;2002年17期
8 骆俊超;浅论新形势下检察机关的作风建设[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2年S1期
9 陈有谋;浅谈检察机关的先进文化建设[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2年S1期
10 蒲勤之;检察机关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浅析[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润华;文明;;网络时代检察机关党建工作的新思路[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平;;论建设和谐社会背景下实现检察机关之和谐监督[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张晓力;;试论检察机关如何增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4 李朝阳;;试论检察机关领导体制及其完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5 任海新;;论检察机关内设业务机构名称统一——兼谈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二十条的修改[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6 曾腾;;检察机关的专门活动原则探究——以检察院组织法的修改为契入点[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7 卜贵荣;;检察机关在西部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8 张阿众;;浅谈司法鉴定体制改革中检察机关法医工作重点及其要求[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一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付朝贵;马维娜;;高校与检察机关携手预防职务犯罪机制的探索[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许海峰;殷健;贾瑞生;钟达先;吕丹;;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仁平 林海涵;受贿是犯罪 行贿同样抓[N];福建日报;2000年
2 新华社记者 倪四义、本报记者 刘晓林;中国检察机关大力开展反贪工作[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3 张仁平 黄少鹤;我省检察机关作风建设突出领导表率[N];福建日报;2007年
4 李郁军;我省检察机关细研法治理念精髓[N];甘肃法制报;2007年
5 记者 梅华峰、通讯员 周泽春、孙劲松;检察机关“三项治理”见成效[N];湖北日报;2006年
6 石勇;检察机关也要提高公信力[N];黄石日报;2007年
7 省俭轩 董安庆;检察机关要学习贯彻好《监督法》[N];江苏法制报;2007年
8 通讯员 孙延杰;我市检察机关办理案件全部实现网上运作[N];四平日报;2007年
9 渭南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刘伟发;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检察机关[N];西部法制报;2007年
10 施坚轩邋本报记者 张仲超;上海市检察机关开展“举报宣传周”活动[N];中国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永茂;检察机关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江苏大学;2014年
2 潘度文;我国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角色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王建国;列宁司法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昕;俄罗斯民事检察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进;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2 何君姬;甘肃省检察机关民事督促起诉情况的调研报告[D];兰州大学;2011年
3 任留存;检察机关介入突发公共事件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李立功;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5 李京涛;分权视野中的检察权性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6 张亚宁;检察机关案件管理机制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7 董建英;省统管模式下检察机关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8 张佳宁;检察机关人员职位分类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9 郭亚男;论检察权的法治功能[D];郑州大学;2015年
10 金一柯;职务犯罪初查人权保障的实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58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758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