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新刑事诉讼法背景下检察工作与社会矛盾化解

发布时间:2017-09-04 06:21

  本文关键词:新刑事诉讼法背景下检察工作与社会矛盾化解


  更多相关文章: 刑事诉讼法 检察工作 社会矛盾


【摘要】: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承担着化解社会矛盾的重任。检察人员应当将化解社会矛盾作为办案的必备环节,将"案结事了"作为衡量办案质量的标准。检察工作中化解社会矛盾的标杆在于实现"两个效果"统一,核心在于合理行使不起诉权,重点在于推行不起诉答疑说理,关键在于促进达成刑事和解,根本在于保障被害人合法权益。
【作者单位】: 江西省人民检察院;江西省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中国政法大学;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 检察工作 社会矛盾
【分类号】:D925.2;D926.3
【正文快照】: 新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诉法)在强化当事人权益保障、强化程序公正保障等方面作了全面深入的修订,进一步规范了检察机关不起诉程序,同时赋予检察机关附条件不起诉权,将刑事和解正式入法,这些都对检察机关积极参与社会矛盾的化解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每位检察人员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外国;;创新检察工作 化解社会矛盾[J];法制与社会;2014年06期

2 田永;;论公诉检察官的诉讼合理理念[J];中国检察官;2008年05期

3 卜向敏;范慧媛;;起诉工作中的社会矛盾化解——以王某伪造印章犯罪为例[J];中国检察官;2014年1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晶;;浅析公诉人的司法理念[J];法制与社会;2007年05期

2 方海明;董秀忠;;庭前证据展示制度构建[J];法制与社会;2008年06期

3 魏海岩;;浅论刑事案件中的赔偿损失与责任减免[J];法制与社会;2015年24期

4 徐琦;;冲突与弥合: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实践[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5 苏云;黄建文;韩雪;;新时期检察工作的人民性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6 刘卉;;刑事公诉和解中当事人主体地位之考量[J];河南社会科学;2014年10期

7 李功田;;刑事政策对检察权的影响[J];前沿;2011年19期

8 姜伟,张寒玉;论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的公诉政策[J];人民检察;2004年12期

9 孙宏皋;周光富;;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诉观[J];人民检察;2007年11期

10 刘炽;王建荣;;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选择性起诉研究[J];人民检察;2008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乔青;;检察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思维视角[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法治思维与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锋;刑事立案监督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秦策;刑事诉讼比例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李利君;刑事公诉行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刘邦明;罪刑相适应原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南娟;审查起诉阶段被害人诉讼权利行使保障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廷楮;不起诉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程晓亮;论我国反贪污贿赂局的性质及地位[D];山东大学;2010年

4 郁宏辉;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艾超;论暂缓起诉制度及其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应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董忠文;公诉裁量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易腾;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张慧民;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监督制约机制探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汪云波;论自侦案件法律监督机制之完善[D];安徽大学;2011年

10 李永义;起诉便宜主义与我国酌定不起诉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泽勇;从程序本位到程序自治——以卢曼的法律自治理论为基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杨会新;;“被害人保护”与“刑罚轻缓化”:刑事和解不能承受之重[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3 韦临,流銮;论报应、报应的制约与一般预防──兼论一般预防不应是刑罚目的[J];法律适用;1997年05期

4 周长军;;刑事和解与量刑平衡[J];法律适用;2010年04期

5 邱兴隆;穿行于报应与功利之间——刑罚“一体论”的解构[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6 王娜;;修复正义的理论之争[J];法学评论;2007年03期

7 陈卫东,郝银钟;实然与应然:关于侦检权是否属于司法权的随想——兼答王天国先生[J];法学;1999年06期

8 屈耀伦;于文斌;;刑事和解与正义之恢复[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周泽之;;历史合力论与科学发展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02期

10 俞荣根;魏顺光;;中国传统“调处”的非诉讼经验[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共绘新蓝图——高检院部分厅、局、室负责人畅谈2000年检察工作[J];人民检察;2000年01期

2 甘伟淑;信息技术在检察工作中的运用[J];人民检察;2000年06期

3 苑晓华;略论“三个代表”思想在检察工作中的实践[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类);2000年05期

4 李宝金;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职务犯罪——检察工作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2000年检察工作的总体要求[J];检察实践;2000年01期

6 肖宏;锐意进取,把控审检察工作全面推向新世纪——访最高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厅何晔晖厅长[J];检察实践;2000年01期

7 孙忠华;;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推动检察工作健康发展[J];山东人大工作;2000年06期

8 李德奎;西部检察工作的几个实践问题[J];人民检察;2002年08期

9 冯士磊;信息技术与检察工作的结合[J];人民检察;2002年11期

10 孙孺声;实践“三个代表” 推进检察工作上水平[J];发展论坛;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红秋;韩新华;;浅谈推进基层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赵相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检察工作[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调研组;;检察工作在“入世”后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应对措施[A];加入WTO与新时期政法工作前瞻——加入世贸组织与维护社会稳定法律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杜松岩;;坚定不移地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新时期检察工作[A];时代·创新·先锋队——黑龙江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1年

5 郭彦;;检察工作与和谐社会的构建[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韩起祥;;公平正义法治理念的生成及在检察工作中的体现[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梁田;;以“平民执法”理念指导基层检察工作——试论基层检察长的执法理念[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潘昆;;略论检察工作中的人权保障[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南明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推动检察工作改革创新[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张宏;李崇智;;浅谈法制思维与基层检察工作[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检察官的法治思维及其养成[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清君 周泽春;按照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推进检察工作[N];检察日报;2006年

2 ;“检察工作进社区”拓展法律监督渠道[N];检察日报;2006年

3 周以明;抓住黄金发展期进一步推动检察工作[N];检察日报;2006年

4 崔洁 肖水金;南京:对检察有亲切感[N];检察日报;2007年

5 罗欣;推动检察工作又好又快发展[N];检察日报;2007年

6 吴贻伙;检察工作新进步代表委员都称许[N];检察日报;2007年

7 周福民;法治理念教育要做到四个结合[N];检察日报;2007年

8 郑勋邋张仁平;以作风建设推动检察工作[N];检察日报;2007年

9 渭南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刘伟发;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N];今日信息报;2006年

10 沈检 晓正;解读2006年全省检察工作任务[N];江苏法制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睿;社会工作介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2 刘强;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孔维俊;试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检察工作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08年

4 冯伟丽;影响检察官队伍职业满意感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898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7898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0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