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义式法律思维与司法形式主义的谋合
本文关键词:论教义式法律思维与司法形式主义的谋合
更多相关文章: 教义式法律思维 司法形式主义 规范性技术 司法元理念
【摘要】: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建设法治国家",并明确要求要善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考虑问题。这不仅说明了法律思维的重要性,而且也必然关涉法律和司法的理念定位与技术选择。在司法向度内,司法形式主义与教义式法律思维作为一种经过长期累积而形成的稳固的知识体系,表征着司法的基本规律,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本源性、基础性和优越性;它们也因共享形式性、逻辑性和程序性而高度谋合,并一起合理而高效地维护着法律安定和司法正义。不过,它们也有层次之别:司法形式主义是抽象层面的司法理念,是实现实质正义的前提和基础,因而应成为我国当下司法的元理念;教义式法律思维属于具体层面的司法技术,其安全又极易操作,理应成为我国当下司法的首要方法。因此,坚守司法形式主义理念与教义式法律思维方法应是我国当前司法的理想选择。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关键词】: 教义式法律思维 司法形式主义 规范性技术 司法元理念
【分类号】:D90;D916
【正文快照】: 引言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不仅提出了法治国家建设的宏观工作布局,也指明了一系列微观制度改革的方向,而且更为显眼的是再次强调了法治国家建设要惯用法治思维。虽然,人们对何为法治思维尚有争论,但在司法向度内尊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卫东;;法律程序的形式性与实质性——以对程序理论的批判和批判理论的程序化为线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柯岚;;法律方法中的形式主义与反形式主义[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冯象;正义的蒙眼布 政法笔记Ⅱ[J];读书;2002年07期
4 李训虎;;“案结事了”的司法观与裁判事实的可接受性[J];证据科学;2009年06期
5 魏治勋;解永照;;法律解释合法性的逻辑结构[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魏胜强;;司法公正何以看得见——关于我国审判方式的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7 王云清;;法律解释的去理论化与立场转换——认知心理学的启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8 苏力;;法律人思维?[J];北大法律评论;2013年02期
9 李晟;;实践视角下的社科法学:以法教义学为对照[J];法商研究;2014年05期
10 扬·夏普;冯威;;方法论、一般法律教义学与案件的解决[J];法学方法论论丛;2012年0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春丽;;论中国法制发展的战略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王圣扬;孙世岗;;西方诉讼证明标准本土化的可行性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翟继光;;经济法责任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4 王超;;新世纪中国司法改革之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5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6 韩春晖;;论行政处分对象的范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7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8 王亚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法文化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9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10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刘恒;;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略论[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袁雪;;无需法律的秩序——当代社会中非国家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王鹏;;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法院判决正确性问题探析——从合同诈骗罪与合同违约竞合说起[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郑磊;;两个村庄的村民政治——以农民的选举权意识为契入点[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7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8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9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郑现U,
本文编号:9499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949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