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充分说理与刑事指导案例制度
本文关键词:判决充分说理与刑事指导案例制度
更多相关文章: 刑事指导案例 司法解释 刑法解释 刑事判决书
【摘要】:在选择刑事指导性案例方面,最高人民法院虽然千挑万选、极为用心,但许多案例缺乏对基层司法实务的指导作用,重申以往司法解释的案例占绝大多数,使得许多指导性案例难以真正发挥指导功能。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目前的刑事判决书"本院认为"部分说理明显不足,有的基层法官的创造性没有充分得到发挥,有的基层法官不能娴熟运用法律解释方法,使得难以形成有意义的判决,挑选指导性案例难乎其难,只能在重申公共政策、重申司法解释、抚慰被害人等方面下功夫。因此,较为紧迫和必要的改革出路是:培养一线法官的解释能力,大幅度改革刑事判决书制度,为刑事案例指导制度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当前中央大力推动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由最高人民法院主导,对1999年《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进行改革,强化刑事判决书的说理,大幅度增加"本院认为"部分的内容,就应该提上议事日程。这一项改革,应该和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正在推行的裁判文书公开一道,成为倒逼司法公正的重要"技术手段"。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事指导案例 司法解释 刑法解释 刑事判决书
【分类号】:D926.21;D924
【正文快照】: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年11月26日发布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对指导性案例的遴选标准、程序、效力等加以明确。此后,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多个刑事指导性案例,这对于明确法律规范、使当事人获得公正感、减轻法官压力、统一解释和适用法律等有重大意义。但是,目前已经发布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蒋惠岭;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的几个具体问题[J];法律适用;2004年05期
2 舒洪水;;建立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困境和出路——以刑事案例为例[J];法学杂志;2012年01期
3 冯军;;论刑法解释的边界和路径——以扩张解释与类推适用的区分为中心[J];法学家;2012年01期
4 张建军;;案例指导制度对实现刑法明确性的作用[J];法学杂志;2013年09期
5 王晨光;;制度构建与技术创新——我国案例指导制度面临的挑战[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黄京平;;刑事指导性案例中的公共议题刍议[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四川大学联合课题组;陈明国;左卫民;;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的发展与完善[J];中国法学;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怀林;;法律运行伦理追问的依据和向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叶方兴;;道德法律化必然遭遇困境吗?——与戴茂堂教授商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3 于明;;法律规则、社会规范与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叔向使诒子产书》的法理学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4 刘爱龙;;法理学三十年之法的价值问题研究述评[J];北方法学;2009年01期
5 陈秀萍;;和谐社会语境中进取性社会利益及司法保护——“彭宇案”引发的思考[J];北方法学;2010年03期
6 韦志明;;民俗习惯对法官思维方式的影响及裁判路径——以民事案件的基层法官为视角[J];北方法学;2010年04期
7 常宝莲;;诉讼论证中的实践理性及其方法论要求[J];北方法学;2011年03期
8 朱力宇;熊侃;;过渡司法及其在原苏联、东欧国家的实践[J];北方法学;2011年05期
9 梁鹏;徐学鹿;;论和谐商法[J];北方法学;2012年03期
10 郭栋;;侵权法中的作为义务探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兆波;;包容特征的法治基础与法治保障[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寿平;刘毅;;构建诚信制度与践行厚德精神[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单民;上官春光;;多重视角中的检察官职业伦理[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5 朱富强;;不完全契约、法律协调失败与自我约束机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黄云明;;论法律与道德差异性认知的误区[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雷兴虎;刘斌;;强化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8 杨朝霞;;论动物福利立法的定位——道德法律化的视角[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树森;;调解率的功能回归与机制重构——由案件调解后申请执行情况引发的追问、慎思与求解[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石愚;;我国行政诉讼异地管辖制度疑与探[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樊安;英美法理学中的整体性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7 周国兴;寻求现实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11年
8 孙妍;当代中国物权法基本问题的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9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周玉芝;凯尔森法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闫立忠;公民体育权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姚鹏;论我国政府采购程序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委;法律秩序的生成[D];湘潭大学;2010年
5 毛忠华;程序正义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原黎黎;从“清官情结”看徒法不能以自行[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俊;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卫玮;国家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适用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童泽福;引咎辞职行为的道德性及其内部控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贾彬;律师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庆旭;“判例法”质疑[J];比较法研究;2002年04期
2 吴丙新;;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之界分——近代法治的一个美丽谎言[J];当代法学;2008年06期
3 苏泽林;李轩;;论司法统一与案例指导制度的完善[J];中国司法;2009年12期
4 秦旺;;论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和适用方法——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为分析样本[J];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07年00期
5 陈兴良;;我国案例指导制度功能之考察[J];法商研究;2012年02期
6 陈灿平;;案例指导制度中操作性难点问题探讨[J];法学杂志;2006年03期
7 刘明祥;;论刑法学中的类推解释[J];法学家;2008年02期
8 黎宏;;“禁止类推解释”之质疑[J];法学评论;2008年05期
9 李仕春;;案例指导制度的另一条思路——司法能动主义在中国的有限适用[J];法学;2009年06期
10 王利明;;我国案例指导制度若干问题研究[J];法学;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蒋安杰;[N];法制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张先明;[N];人民法院报;2011年
3 记者 廖文根;[N];人民日报;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晓慧;;论司法解释与指导性案例的关系[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李胜雄;顾德仁;;民事指导性案例适用程序初探[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年05期
3 张楠楠;;论“同案不同判”问题的解决方法[J];法制与社会;2009年31期
4 李瑰华;;指导性案例的概念之辨[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刘再辉;;指导性案例产生的根据、程序及障碍[J];政法学刊;2008年03期
6 胡云腾;于同志;;案例指导制度若干重大疑难争议问题研究[J];法学研究;2008年06期
7 刘风景;;“指导性案例”名称之辨正[J];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04期
8 金玉;;我国建立案例指导制度之必要性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8年03期
9 刘作翔;徐景和;;案例指导制度中的案例适用问题[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匡爱民;严杨;;论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亚凝;本土价值的回归:中国指导性案例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明霞;论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D];安徽大学;2007年
2 周蓉;论中国行政案例指导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富晓燕;论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建构[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4 范铁骊;案例指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袁建国;行政案例指导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张双英;我国案例指导制度可行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何燕飞;案例指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张蓓蓓;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9 吕芯叶;论我国环境司法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升成;比较法视野下我国案例指导制度解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502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950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