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境下司法解释问题初探
本文关键词:中国语境下司法解释问题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 法文化 法律解释共同体
【摘要】:从我国的制度设计上看,法官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适用法律;但事实上,“立法细则化”的司法解释却长期在我国司法实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两者的并行不悖昭示着现象背后独特的法律思维与实践考量。本文尝试以“中国语境下的司法解释”为切入点,以期对此管中窥豹。本文首先阐述了问题意识并尝试对司法解释作出界定。其次,文章分析了司法解释之流变演化,但对此的论述并非仅仅局限在历史的考据上。文章以“司法解释的发布主体变迁”、“司法解释之解释对象扩张”、“司法解释形式之规范化”、“法律及配套体系化司法解释之间的发布时间差缩短”这四方面为纲,试图纲举目张地将司法解释立法化现象还原到历史动态的脉络中。文章亦试图通过实证的方法来揭示司法解释发展演变背后的诸多考量与博弈。再次,本文试图回应上文所提及的西方语境下的司法解释(法官解释)制度移植到我国后所产生的“橘生淮北则为枳”现象,成为“立法的细则化”这一问题。文章从中国传统法文化入笔,以卡尔·施密特经典的“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为理论框架,详述传统的决断论思维方式使得中国的法律解释形成了“不可言说”、“无穷之辞”、“以吏为师”、“并无异说”四个相位和司法官吏的职权主义。这样的背景下,与西方学识法律家的职业主义解释不同,我国的法律秩序并没有发展出法律推理的演绎结构。随后,文章分析了司法解释的运作现状以寻找司法解释立法化背后的成因。虽然颇具中国特色的司法解释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有鉴于其在统一法律适用、强化最高法院的功能、促进司法独立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司法解释制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会存续。如何有效规范司法解释便成了辄需解决的命题。所以,本文就如何解构司法解释“立法化”问题以及如何反思性地建构司法解释体系提出刍荛之见。本文认为应当及时制定法律来体系性地建构规范合理的司法解释制度。必须明确司法解释法院一元主体地位;相应的,我国的司法解释体制可以类似我国立法体制,划分中央(最高法院)与地方(地方各级法院)司法解释的范畴——除最高人民法院外,应当允许地方高级人民法院制作在本地区普遍适用的司法解释,同时送最高人民法院备案。最后,文章呼吁建立法律解释共同体,通过对法律精神的理解和认同来发展并完善我国的司法解释制度。
【关键词】: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 法文化 法律解释共同体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6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7
- 一、前言7-10
- (一)问题的提出7-8
- (二)中国语境下司法解释的概念8-10
- 二、司法解释之流变考据:回顾与思考10-20
- (一)司法解释主体的变迁10-14
- 1.司法解释发布主体的规范化10-12
- 2.司法解释“一元主体”向“二元主体”模式的转变12
- 3.司法解释主体之表达与实践的背离12-14
- (二)司法解释对象的扩张14-16
- (三)司法解释形式的规范16-18
- (四)法律与配套司法解释之颁布时间差的缩短18-20
- 三、中国语境下司法解释的成因20-27
- (一)作为背景的决断论思维方式20-22
- 1.大一统的一元权力观20-21
- 2.法律秩序的变革:“以礼入法”解释运动21-22
- 3.法律解释共同体成长环境的匮乏22
- (二)当代实践运作的逻辑分析22-26
- 1.客观的立法工作现实22-24
- 2.法院系统对司法体制的回应24-25
- 3.司法解释承载的政策性功能25-26
- (三)小结26-27
- 四、中国语境下司法解释体制的完善之路27-35
- (一)司法解释“立法化”的解构性路径27-30
- 1.明确区分立法权与司法权28
- 2.清理“立法化”的司法解释28
- 3.将司法解释“立法化”转化为立法28-29
- 4.提高立法质量29
- 5.完善立法解释29-30
- (二)司法解释规范化的反思性建构30-31
- 1.司法解释主体一元化30
- 2.司法解释范畴的划分:中央(最高法院)与地方(地方各级法院)30
- 3.解释内容的加强30-31
- (三)法律解释共同体的建立31-35
- 1.法律解释共同体定义31
- 2.西方传统建构模式31-33
- 3.本土化的建构经验33-35
- 五、结语35-36
- 参考文献36-38
- 致谢38-41
- 附件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大有;;我国司法解释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2 心文;;高院出台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司法解释[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6年01期
3 刘丽君;黎大有;;我国司法解释领域存在的问题刍议[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4 庄广彦;;论司法解释的功能[J];科技信息;2008年31期
5 庄广彦;;浅析司法解释的特征[J];科技信息;2009年33期
6 周洁;;刑法司法解释机制初论[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7 伟民;;人大应担当起审查司法解释的使命[J];法治与社会;2013年07期
8 马韬;司法解释是过渡[J];新闻周刊;2003年07期
9 孙耀霖;我国司法解释的功能和意义[J];安阳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10 姚若贤;关于改革和完善我国司法解释工作的若干思考[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崇高;;关于学习贯彻“两高”司法解释(二) 应着力解决好几个问题的思考[A];依法打击和防范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三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李茂枝;胡雪辉;;对现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亟需修改[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刘光溪;;入世与我国法律同WTO协议的“调整适用”[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光溪;;入世与我国法律同WTO协议的“调整适用”[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5 张友苏;;从某个司法解释所联想到司法权的不当扩张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第二次立法”现象刍议[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范严生;张媛德;;简论方法发明的保护——兼析最高法司法解释第十七条[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顾长浩;;对《合同法》第286条司法解释的评析与思考[A];2002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2年
8 张勇;;实际施工人诉权保护的法律误区——兼析法释(2004)14号司法解释第26条[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9 方刚;;我看《婚姻法》新司法解释[A];性与性别研究(第4辑)——年度性与性别事件评点(2008-2010)[C];2011年
10 李梅;;从新专利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新司法解释解读现有技术抗辩的新规定[A];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能力-2011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睿轩;二元司法解释体制需要完善[N];江苏经济报;2007年
2 最高人民法院 周道鸾;司法解释工作规范化的回顾[N];人民法院报;2008年
3 ;关于废止1979年底以前发布的部分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第八批)的决定[N];人民法院报;2012年
4 证券时报记者 罗克关;“飞单”问题亟需司法解释[N];证券时报;2012年
5 记者 张先明;“两高”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N];人民法院报;2013年
6 ;关于废止1980年1月1日至1997年6月30日期间发布的部分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第九批)的决定[N];人民法院报;2013年
7 记者 张媛;两高共废止司法解释817件[N];法制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毛磊 彭波;两高废止755件司法解释[N];人民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王彬;司法解释“大扫除”[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10 记者 张先明;“两高”废止1997年7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期间制发的部分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N];人民法院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马莉莉;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理论逻辑论纲[D];吉林大学;2007年
2 季长龙;规范性司法解释的法源地位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3 李明和;司法解释认识论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纪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蒋涛;罪刑法定下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6 刘晓宏;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权力、程序、文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张能宝;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目标与方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剪相发;论我国刑法司法解释[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杨璐;司法推理中的法官司法解释[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周洁;中国刑法司法解释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祝存红;现行刑法司法解释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5 王文定;司法解释问题探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6 尹学敏;我国司法解释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7 杨卫国;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司法解释的基本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8 王晓菲;刑法司法解释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晓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范化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10 查献群;我国司法解释的理性之维[D];广西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520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952031.html